全国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风向 > 一周热点
7月份全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文章来源: 商务部网站 2016-08-18 13:12:33 分享到:

  2016年8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通报了1-7月以及7月当月我国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7月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当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1-7月累计同比增长10.3%,与上半年持平。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企业零售额增速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保持较高增长。1-7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1%,较上半年小幅放缓0.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与上半年持平。7月当月,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长24.8%,增速比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分别高22.7、17.9和17.2个百分点。

  二是居住、穿着和出行类商品增速较快。7月份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销售类值中,受房地产销售增长加快拉动,住房相关消费增长较快,建材、家具销售额分别增长15%和13.6%,较6月份分别加快0.8和0.2个百分点。服装类销售额增长9.4%,较6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汽车市场延续向好态势,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9.2%,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62%。

  三是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旺盛。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一级能耗空调和变频空调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9.4%和9%,比空调类销售增速分别高0.8和0.4个百分点;超高清4K电视销量同比增长8.7%,增速比电视类销量高6.6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价格基本平稳。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涨幅已连续3个月小幅回落。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2%,比上月缩小3.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25.3元/公斤,环比下降4.4%,同比上涨15.7%,涨幅比6月份回落16.1个百分点;受强降雨及高温天气影响,蔬菜价格有所上涨,7月末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3.51元/公斤,比6月末上涨3.8%。

  (摘自:2016年8月17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原文网址:http://www.mofcom.gov.cn/xwfbh/20160817.shtml)

相关阅读

  据监测企业数据显示,7月份全市监测企业实现销售额14773.82万元,同比上涨10.11%。从类别上看,销售额涨幅较大的是针纺织品类、服装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日用品类,同比分别上涨了61.73%、43%、31%、20.04%;降幅较大的是家具类、其他类、汽车类、鞋帽类,同比分别下降67.71%、19.76%、15.3%、9.86%。

  一、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   

  监测显示,生活必需品类32种商品价格上涨,占25.4%,其中,涨幅超过40%的有5种,占3.97%,涨幅在30%—40%之间的有3种,占2.38%,涨幅在20%-30%之间的有2种,占1.59%,涨幅在10%—20%之间的有4种,占3.17%,涨幅低于10%的有18种,占14.29%;12种商品价格持平,占9.52%;82种商品价格下跌,占65.08%,其中降幅超过40%的有1种,占0.79%,降幅30%—40%之间的有4种,占3.17%,降幅在20%—30%之间的有11种,占8.73%,降幅在10%—20%的有21种,占16.67%,降幅在10%以下的有45种,占35.71%。具体为:

  1.粮食类价格有涨有跌。面粉零售价5.67元/公斤,环比上涨0.35%,大米零售价7.34元/公斤,环比下降0.14%。本周全市粮食供应充足,价格以小幅波动为主,预测后期全市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

  2.食用油价格涨跌互现。食用油零售平均价格29.18元/升,其中,花生油零售价格为43.53元/升,环比上涨194.72%,豆油价格为20.05元/升,环比上涨105.01%,菜籽油零售价格为24.41元/升,环比下降0.93%。调和油零售价格为28.73元/升,环比下降1.2%。目前,全市食用油市场供应充足,随着天气日渐炎热,人们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油市场需求不旺,预测后期,本市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3.猪肉价格小幅上涨。鲜猪肉零售均价为33.99元/公斤,其中农贸市场精瘦肉的价格为37.65元/公斤,环比上涨3.21%,五花肉价格为30.33元/公斤,环比上涨2.43%。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对于油腻的食品需求量逐渐减少,猪肉消费进入淡季,预测后期本市猪肉价格趋于稳定。

  4.蛋类、禽类价格下降,食盐、食糖价格一涨一平。本月白条鸡价格25.59元/公斤,环比下降2.55%,鸡蛋价格10.6元/公斤,环比下降1.94%;禽蛋价格低位运行的原因:一是受持续高温影响,禽类市场需求转淡;二是由于本月气温攀升,鸡蛋产量降低、保存时间缩短。预测后期本市鸡蛋价格总体会稳中运行。食糖的价格8.73元/公斤,环比下降0.91%,食盐的价格4.01元/公斤,环比持平。预测后期食糖、食盐价格将会保持平稳态势。

  5.蔬菜价格普遍下降。在监测的30种蔬菜中,有2种蔬菜价格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蔬菜是菠菜价格为5.89元/公斤,环比上涨8.07%,莲藕价格为9.49元/公斤,环比上涨3.83%;28种蔬菜价格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蔬菜是土豆3.3元/公斤,环比下降30.53%,茄子价格为4.17元/公斤,环比下降25.27%,大葱价格为6.49元/公斤,环比下降21.14%,西红柿价格为4元/公斤,环比下降19.03%。进入七月雨水增加,入伏后气温继续上升,地菜上市品种量逐渐增多,预测后期本市蔬菜价格将稳中回落。

  二、生产资料市场运行情况

  1.汽柴油价格下降。0#柴油零售价格为每升5.46元,环比下降2.2%,93#/92#汽油零售价格为每升5.82元,环比下降2.2%, 97#/95#汽油零售价格为6.15元,环比下降2.1%。受国际油价影响,加上国家发改委没有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特别调整,本月全市成品油批零价格都呈震荡运行。预测后期,成品油价格将围绕国家现行价格机制运行。

  2.化肥价格下降。国产磷酸二铵价格为每吨2533.33元,环比下降2.2,国产尿素价格为每吨1500元,环比下降2.2%,国产氯化钾价格为2233.33元,环比下降2.9%;国产三元复合肥价格为2866.67元,环比下降1.1%。目前大部分品种化肥价格相对稳定,预测后期全市化肥价格将呈稳中走低的态势。

2016-08-1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绵阳市38户重点流通零售企业7月实现商品销售额77672.12万元,环比下跌7.98%,同比增长12.24%。15户重点餐饮企业实现经营收入6824.5万元,同比增长12.52%。

  一、重点零售企业销售情况及原因

  7月是流通行业的销售淡季,零售市场销售情况明显弱于6月,但我市重点商贸企业通过开展打折活动、与银行、通讯等多行业联合开展优惠活动、延长营业时间、增加便民服务等多种促消费措施,销售额同比仍保持较好增长,监测的18大类商品中,14类商品销售额上涨;4类商品销售额下降。

  (一)猪肉等价格上涨拉动粮油、食品类销售同比增长9.35%。绵阳猪肉价格从2015年4月下旬以来,开始步入上升通道,7月猪肉平均零售价同比上涨19.92%,猪肉销售额同比增长20.99%;由于猪肉价格上涨以及高温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蔬菜、禽、蛋、饮料等需求增多,鲜菜、禽、蛋、鲜果、饮料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65%、6.45%、7.93%、48.47%、35.06%。

  (二)7月,夏季服装、鞋帽已进入销售淡季,秋装未大量上市,市场销售以夏季服装、鞋帽打折优惠为主,销售明显放缓,监测显示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仅5.64%、5.94%,增速放缓。但由于暑假期间,我市市民自驾旅游增多,与之相关的针、纺织品、化妆品、户外用品仍保持较好的增长,监测显示针、纺织品、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同比分别增长13.81%、12.04%、23.61%。

  (三)我市今年商品房交易在各种政策利好刺激下交易量明显上升,拉动与房产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上涨27.4%。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满足人们对家用电器和通讯器材更新换代的需求,成为消费市场的热点,监测显示通讯器材、家用电器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23.73%、16.11%。

  (四)经济新常态下,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趋紧,高档消费需求不旺,且因国际金价连续波动上涨,带动黄金制品价格上涨,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减弱,监测显示同比下跌18.13%;7月我市公务用车改革正式启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人们外出办事更趋公共交通工具,成品油销售量下降,加之今年以来价格不断下跌,成品油销售额呈下跌趋势,监测显示本月石油及制品销售额环比下跌了4.53%。

  二、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及原因

  7月因天气炎热,人们在外休闲娱乐、就餐时间增多,餐饮业抓住盛夏市民需求,与啤酒经销商联合开展促销活动,同时推出特色餐饮、延长营业时间,冷淡杯、夜啤酒成为人们看欧洲杯、聚会消夏的主要方式,餐饮和酒水销售呈热点;我市北川、平武、江油、安县地处山区,风景秀丽,气温适宜,吸引大量省内外避暑游客,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尤其是农家乐生意兴隆;荷花盛开、葡萄丰收,我市各地加大商务和旅游合作,联合举办“荷花节”、“葡萄采摘节”,同时组织当地土特产品、美食小吃进行联展,在拉动餐饮消费的同时,也拉动了土特产品销售。监测显示,我市7月15户重点餐饮企业实现经营收入6824.5万元,同比增长12.52%。

  三、后期预测

  8月仍是炎热天气,啤酒、饮料类商品进入销售旺季,与之关联较大的餐饮业受益,加之我市高考成绩好,在新生入学之际,各种聚会增多,预计后期餐饮收入将上涨。

  8月节令活动少,“七夕”节对消费品市场提振作用较弱,整个消费品市场仍将弱势运行,金银珠宝等高端商品无热点刺激,消费不旺。但学校即将开学,与之相关的文化用品、书报杂志以及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将有所回升,但受电商销售的冲击,销售额不会大幅上涨,预计同比缓慢增长。

  目前我市猪肉虽小幅回落,但同比仍高位运行,蔬菜价格随着天气的变化将筑底回升,8月下旬本市大中院校开学,集团消费增多,拉动本期销售量环比大幅上升,在价格上涨的同时,销售额同比也将呈上涨趋势。预计粮油、食品类商品销售额将呈上涨趋势。

  8月是家装旺季,加之我市建材市场开展了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预计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同比呈上涨趋势。成品油价格的再次下跌,将使石油及制品销售额持续下滑趋势。

  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对促消费活动的认识,落实促消费措施,围绕服务、品质、绿色的消费重点,紧密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和风俗特色,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刺激本地消费,吸引外地消费。

2016-08-1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张家口市商务局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7月,我市流通企业运行平稳,商品供应充足,所监测的重点流通零售及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62924.15万元,同比增长1.11%。

  一、餐饮单位营业额持续下滑。

  7月,我市监测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1218.22万元,同比减少6.92%。

  上月,餐饮消费进入淡季,加之经济形势下行及肉类等原材料价格相对高位的影响,我市餐饮监测样本企业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预计下月,餐饮单位营业额仍呈下滑走势。

  二、粮食、食品类销售额整体下滑。

  7月,粮食、食品类共实现销售额4564.49万元,同比减少6.13%。其中,粮食实现销售额184.3万元,同比减少4.14%;食用油实现销售额251.97万元,同比增长30.16%;猪肉实现销售额23.69万元,同比增长70.92%;羊肉实现销售额4.8万元,同比增长71.43%;禽类实现销售额42.4万元,同比增长124.34%;蛋类实现销售额24.0万元,同比增长11.63%;鲜菜实现销售额41.75万元,同比减少18.5%;鲜果实现销售额66.13万元,同比增长19.78%;水产品实现销售额38.57万元,同比减少23.0%;奶及奶制品实现销售额37.52万元,同比减少7.2%。

  上月,粮食、食品类销售额持续减少,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市场需求量明显下降,预计后期呈稳定走势。

  三、烟酒、饮料销售额大幅增长

  烟酒销售额实现728.16万元,同比增长23.54%;饮料实现销售额1920.96万元,同比增长45.71%。

  烟酒、饮料销售额延续了之前的良好势头,预计后期仍呈增长走势。

  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额增长28个点。

  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额为3391.11万元,同比增长28.01%。其中,空调器实现销售额696.0万元,同比增长114.15%;电冰箱实现销售额662.85万元,同比增长20.61%;洗衣机实现销售额399.57万元,同比增长44.12%;电视机实现销售额759.69万元,同比增长9.73%。

  上月,高温天气频繁出现,空调等制冷电器需求量明显增加,加之家电商家纷纷加大力度举行促消费活动,销售数量有所增长,促使销售额增长28.01%。预计后期受天气炎热等因素影响,呈小幅增长走势。

  五、耐用品销售额有所减少。

  7月耐用品整体销售额为4605.04万元,同比下滑4.01%。其中,服装销售额为3093.13万元,同比增长1.39%;针、纺织品实现销售额514.81万元,同比增长3.43%;鞋帽销售额为997.1万元,同比减少20.19%。

  上月,服装等类耐用品市场需求量有所减少,销售额实现小幅下滑,预计下月有可能持续减少。

  六、文化娱乐用品销售额增长巨大。

  7月,文化办公用品实现销售额273.3万元,同比增长82.2%;体育、娱乐用品销售额达到639.7万元,同比增长146.7%;通讯器材销售额243.0万元,同比增长737.93%;书报杂志销售额10.04万元,同比减少22.11%。

  我市受“申冬奥”成功的带动,文化、体育、娱乐类销售额持续增长,近年来人们销售理念已发生根本转变,广大消费者对于休闲娱乐等方面追求已有很大提高,预计下月仍呈增长走势。

  七、化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金银珠宝、日用品明显减少。

  7月,化妆品实现销售额1043.47万元,同比增长33.68%;金银珠宝实现销售额1296.35万元,同比减少30.13%;日用品实现销售额639.8万元,同比减少13.72%。

  化妆品销售额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进入夏季,防晒类等用品需求增加,预计后期呈稳定走势。

  八、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石油及制品销售额不同程度增长,中西药品销售额有所下滑。

  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实现35165.7万元,同比增长0.24%;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126.91万,同比增长17.39%;汽车销售额214.26万元,同比增长8.76%;中西药品销售额5814.0万元,同比减少13.1%。
  
  在经济增速趋稳的大背景下,上月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再次出现微幅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类销售额出现小幅增长,但中西药品销售额明显下滑。预计下月, 这几类商品销售情况以增为主。

2016-08-1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423

往期专题

7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创2015年11月份以来新低。其中,粮油价格同比略涨,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较大,牛羊肉、禽蛋价格同比小幅回落。

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有:网络零售及部分实体业态保持较快增长,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增速领先,汽车市场销售出现明显回升,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生活必需品价格小幅回落。

据商务部监测,6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3%。其中,粮油价格稳中略涨,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较大;牛羊肉、蔬菜价格同比回落。

主办单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联系电话:010-53771400/5377124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