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预报显示,受产量高、需求弱、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连续下跌。上周(10月6日至12日)钢材价格较前一周下跌0.3%,其中工字钢、普通中板、冷轧普通薄板价格均下跌0.4%。9月末,钢协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跌至86.35点,为200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钢材产量持续增长,前8个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6%,9月上旬的粗钢日均产量仍较2013年平均水平高出4.8%;
二是下游需求偏弱,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都较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库存下降,但钢企库存有所增加,9月10日的钢企库存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0.2%;
四是原材料价格走低,前8个月铁矿石平均进口价格同比下降14.3%,其中8月份同比下降了23.6%。后期来看,钢材下游需求短时间内难有快速增长,预计钢材市场仍将维持低位运行。
上周(2014年10月8日至10月11日)是“十•一”长假之后的首个交易周,上海生资市场钢材交易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销售依然一般,价格以盘整为主,没有明显反弹的迹象,贸易商心态稳定,对“银十”行情,持谨慎心态,不敢贸然囤货,博行情。本周各主要钢材价格走势:螺纹钢、线材价格小幅回升;中厚板价格盘整下行;冷热板价格稳中有降;型钢价格震荡回落。
线材市场价格基本止跌,且略有回升,如上海一钢物贸有限公司经营的ø6.5mm高线报价2910元/吨,ø8mm高线报价287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10元/吨。在“金九”,沪上螺纹钢、线材、盘螺等建筑钢材市场并没有出现传递旺季的旺盛景气,交易平淡,价格下跌,且跌势强劲。对于“银十”的行情,经营者预测在下半月或下旬,建筑钢材市场或许会转好,价格有一波反弹行情。不过,一些不确定因素仍需关注:一是建筑钢材库存变化。二是钢厂产量增幅在减弱。三是价格处于近10年低位,目前的螺纹钢价格跌到2800元/吨,三、四类资源的价格仅2650元/吨左右,继续下跌空间有限。鉴于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沪上建筑钢材市场依然疲软,价格以盘整为主,或小幅波动。
中厚板市场价格继续下跌。如一些钢贸公司经营的马钢产8mm(Q235A/B)报价3210元/吨,马钢产10mm报价(Q235A/B)报价3140元/吨,均比上周下跌10元/吨。进入10月份,中厚板市场继续走软,交易依然一般,销量没有明显增加,价格继续盘整下行,没有反弹的迹。对于后期中厚板市场走势,经营者认为目前中厚板市场面临的运行状况:一是中厚板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依旧。二是下游终端需求尚难增多。三是价格连续下跌,已到底部区域。四是低价资源冲击现货市场价格。五是各地中厚板市场价格存在差异,北方地区价格跌幅或大于华东市场。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短期内沪上中厚板市场价格可能继续盘整下跌。
热轧卷板市场价格稳中有跌。如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经营的宝钢产1.8mm热轧卷板(SPHC,下同)报价3410元/吨,2.0mm热轧卷板报价3360元/吨,3.0mm热轧卷板为3180元/吨,均比上周下跌20元/吨。 “银十”伊始,上海冷热板市场总体趋于稳定,贸易商生意一般,销量不多,价格以盘整为主,没有上涨的迹象。目前冷热板市场面临的状况:一是贸易商拥有资源不充裕,而钢厂产量没有减少。在节前商家以出货为主,没有盲目备料,库存偏低。然而钢厂产量不减,8月份,冷轧产量为667万吨,同比增长8%,产量维持高位。二是钢厂销售压力增加,将加大销售力度,价格战仍将持续,近期华东部分市场北方钢厂冷轧板卷成交价跌破3900元/吨,其中上海地区鞍钢厚规格冷板低价成交在3870元/吨,对整个冷轧板市场价格冲击较大。三是下游终端用户资金紧缺,遏制需求的释放,在资金紧张以及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终端节前基本采取低库存操作,备货企业、备货量均比去年呈现明显下降。四是冷热板价格差异拉大。由于热轧跌幅较大,冷热轧价格差距超过1000元/吨,冷轧板卷市场价格仍有一轮补跌的过程。热卷市场价格以盘整为主,反弹的概率不大。
型钢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如上海东杭公司经营的马钢产5mm×50mm(Q235)等边角钢价格为2980元/吨,比上周下跌20元/吨。这一周型钢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贸易商销售尚可,一些资源较为充裕的公司,其销售量有所增加,节后一些下游终端用户入市采购。不过,从总体看,市场需求并没有明显释放,需求不足依然是时下型钢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此外,钢厂的出厂价格和补差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其中有的钢厂对H型钢大规格退补390元/吨,较上期多退60元/吨(税前);工、槽钢统一退差200元/吨。再有,钢厂的产量增幅有所下降。1-8月份,国内市场大中型材资源供应量为4263.3万吨,同比增长3.9%;8月份资源供应量为539.4万吨,同比下降0.5%。由此来看,后期大中型材市场价格将以小幅调整为主。
统计发布2014年9月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7.2,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显示钢铁需求继续放缓,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分指数显示,企业销售量下降,下游订单微减,企业看跌心理加重,采购意愿降低,总体判断10月钢铁流通市场需求景气偏弱。
一、九月钢铁需求景气偏弱
依据1:销售量减少 钢铁市场活跃度不高
从市场活跃度来看,9月销售量指数为44.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9月份钢贸企业销售量微减,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进入9月,随着钢铁原料铁矿石价格的震荡走低,钢材市场价格继续回落,市场成交偏弱。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销售量指数在50%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涨跌。其中,华北、东北、中南地区销售量指数有所下降,而华东、西南、西北地区销售量指数有所回升。
依据2:下游订单微减 钢铁需求继续放缓
从市场终端需求看,9月总订单指数为43.8%,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钢铁下游需求继续放缓。其中,国内订单指数43.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9月份钢贸企业来自国内用户的订单量略有下降,下游用户需求略减。出口订单指数47.3%,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显示国外需求有所好转。
依据3:钢贸企业看跌心理加重
从市场心态看,9月走势判断指数44.0%,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53.1%的企业看跌后市,该比重较上月增加22.4个百分点;41.7%的企业看平后市,该比重较上月下降20.5个百分点,显示大多数钢贸企业对后市缺乏信心;5.2%的企业看涨后市。从区域看,六大区域走势判断指数除西北地区有所上升外,其余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多数钢贸企业看淡后市。
依据4:钢贸企业采购意愿降低
从钢贸企业采购需求看,9月采购意愿指数46.6%,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31.5%的企业采购意愿下降,该比重较上月增加13.0个百分点;64.5%的企业采购意愿持平,该比重较上月下降9.8个百分点,显示多数钢贸企业采购需求未增。从区域看,六大区域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均在50%以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企业销售规模看,年销量100万吨以上的钢贸企业采购需求持平,而年销量100万吨以下的企业采购需求均有所下降。
进入10月,天气日渐转冷,北方地区下游用钢需求将逐渐减少,部分地区钢铁行业将迎来传统用钢需求淡季。且受下游订单减少、终端需求继续放缓、钢铁行业资金不断收缩、钢贸企业看跌心理加重影响,10月钢铁市场需求景气总体偏弱。
二、十月钢价难有起色 或震荡下行
依据5:十月粗钢日产量预计有所下降 供给压力将有所减缓
从供给方面看,2014年9月上、中两旬中钢协预估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约为179.08万吨,较8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粗钢平均日产量177.22万吨增加1.86万吨。据供给预测模型粗略估算,9月份粗钢产量预计在6900万吨左右,粗钢日产有所上升;且初步测算10月粗钢日产将有所下降,供给压力将有所减缓。
依据6:矿价大幅下滑 钢铁成本支撑力度进一步减弱
从钢铁成本支撑方面看,据统计,截止9月30日,进口矿价格大幅下滑,其中,58澳粉80美元/吨,较上月末下降6美元/吨;61.5澳粉91美元/吨,较上月末下降6美元/吨;62澳块111美元/吨,较上月末下降3美元/吨,受9月份钢铁原料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影响,钢铁成本支撑力度进一步减弱,加之国内各大主流钢厂普遍下调10月钢材出厂价格,预计10月钢价将继续下跌。
从宏观政策面看,依旧以微刺激为主的宏观政策,短期内难以对钢铁行业形成实质性利好。综合上述情况来看,10月份,钢材供给压力虽有所减缓,但在钢铁需求景气偏弱,钢铁成本支撑力度进一步减弱的情况下,总体判断10月钢价仍难有起色,或将震荡下行。
三、十月市场形势:长材、板材需求总体偏弱,长材需求将略好于板材
1.下游终端需求:长材略好于板材
9月份北京地区钢贸企业总订单指数为44.5%,较上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天津地区钢贸企业总订单指数为42.8%,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长材、板材终端需求均有所减少。因北京地区钢贸企业总订单指数稍高于天津地区,表明10月份钢贸企业下游终端需求状况长材将略好于板材。
2.采购需求:长材略好于板材
9月份北京地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为47.7%,较上月下降4.2个百分点;天津地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为46.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长材、板材采购需求均有所减弱。因北京地区钢贸企业采购意愿指数稍高于天津地区,故意味着10月份钢贸企业采购需求状况长材将略好于板材。
由于需求不畅,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厂处境日益艰难。山东及华北地区钢铁生产企业众多,是我国钢铁的主要产区之一,同时华北也是“北材南下”的主要力量,我们通过对山东和华北多家钢厂的调研得出结论,虽然今年钢企出口状况良好,但是在国内需求难以有效复苏的情况下,钢铁市场难有实质性改变,未来价格或进一步承压。
微利尚存 库存小幅下降
从订单情况来看,目前国内订单中建材订单普遍不理想,部分具备铁水调节能力的钢厂生产已经向卷板转移;而卷板类企业的接单情况虽比建材略好,但整体较往年已经明显不及。同时,从今年4月开始,我国汽车产量连续6个月环比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也有逐步缩小趋势。此外,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量下行压力依旧较大,汽车板后期需求必然会受影响;出口订单今年以来情况较好,很多钢厂目前采用降价保量的方式来加大出口,所以近期出口接单普遍不错。
从生产情况来看,目前钢厂除部分设备需要检修的企业外,基本保持满负荷生产的状态。生产企业以保本经营和微利经营居多,螺纹钢多已经盈亏持平或者略有几十元的微利,而卷板毛利还在100-200元/吨。往年正常情况下,钢厂要吨钢亏损200元/吨以上(即边际贡献降至零以下)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考虑减产,但今年却出现了部分吨钢利润为正,却因为银行抽贷导致现金流断链从而被动减产的情况。所以今年钢厂减产的成本底线和时间节点,更多取决于现金流状况,不能一概而论。
从库存情况来看,经过7、8月持续的库存上升,9月钢厂库存上升趋势暂缓,华东钢厂因为本地供给减少,库存普遍处于低位,这也造成了华东钢价的相对坚挺;而山东、河北等地库存仍在缓慢上升,部分钢厂通过加大出口接单来消化库存。
从原料情况来看,铁矿石库存基本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虽然目前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普氏指数已跌至80美元以下,但是钢厂对铁矿石补库意愿不强,主要是由于目前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资金面的压力,导致钢厂对于原料的采购较为谨慎。
北货南下形势不容乐观
一般情况下,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随着北方工程结束,订单萎缩,为了消化北方钢厂富余的生产能力,北方资源都会往南方发货,考虑到今年托盘和囤货需求萎缩,北方钢厂想要资源南下势必加大价格优惠力度,而可交割资源如敬业、新抚顺等钢厂可接受的南下价格,或直接决定了1501合约的价格顶部。不过,从目前需求状况来看,即使不考虑价格因素,仅从需求量考虑,南方需求量可能无法消耗掉北方钢厂南下的资源,形势较为严峻。
出口状况良好 缓解钢厂压力
我们最后结论是:首先,目前国内建材市场较为疲弱,建材价格持续下跌使钢厂利润空间微乎其微,部分有条件的钢厂已逐渐减少建材的生产,增产尚有一定利润空间的板材;其次,2014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持续上升,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683万吨,同比增长35.4%,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钢材大量出口缓解了国内供应压力。不过从价格来看,依旧没有什么优势,存在着“以价换量”的现象;第三,今年四季度北方过剩生产情况依旧存在,“北货南下”格局会照旧出现,考虑到今年全国范围内钢铁市场需求的乏力,北货南下形势不容乐观;最后,目前华北地区钢厂开工率普遍较高,基本保持满负荷生产,供给端压力依旧存在,需求若不能有效复苏,未来价格或将进一步承压。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423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稳定繁荣,商品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大众化消费成为节日市场突出亮点,节俭、健康、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对节日市场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加强商品集散地和供应点的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适时投放储备商品,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不出现断档、脱销现象。
新补栏蛋鸡尚未进入集中产蛋期,9月8日至14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鸡蛋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其中,深圳、西安、南昌鸡蛋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4%、4.2%和2.9%。
主办单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