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风向 > 一周热点
国务院促内贸流通新政亮点解读
文章来源: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 作者: 郭召芬 2014-11-28 09:27:00 分享到:

  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状态,投资增速回落,外部需求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大。消费需求作为最稳定、最持久、最基础的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从8月份开始小幅回升;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显现,前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资本形成总额高7个百分点左右。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是实现扩大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在此背景下,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国家再次出台的促进内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与以往不同,这次出台的政策有许多新亮点、新提法。

  一是政策聚焦点突出。针对当前内贸流通面临的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内贸流通业将着力点集中在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流通领域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改善四方面,并“重中选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选择重点突破,如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流通企业改革和市场环境建设,这也可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贸流通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二是时代新特征显著。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流通方式的转变,以电子商务为标志的新流通革命正在到来,流通渠道、流通半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将助推这一趋势。随着商品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人们对养老、家政、健康、休闲娱乐等服务需求增多,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关键。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和增加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投入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

  三是改革创新意识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内贸流通作为市场化较早的行业之一,在发挥市场机制和做好宏观调控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做法。但商贸企业运行机制、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意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出了公益性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内外贸融合发展等方向,拓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应用范围。

相关阅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在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内贸流通,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意见》从四个方面明确十三项政策措施。在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方面,一是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拓展网络消费领域,推进商务领域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电子发票应用。完善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管理。鼓励支付产品创新。二是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建设。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保障运送生鲜食品、主食制品、药品等车辆便利通行。允许符合标准的非机动快递车辆从事社区配送。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信息平台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发展直营连锁,规范发展特许连锁,引导发展自愿连锁。

  在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探索采取设立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基金等模式,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全国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城区商品批发市场异地搬迁改造,政府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安排商品批发市场用地。二是增加居民生活服务设施投入。鼓励建设大众化服务网点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培育一批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扩大家政服务供给。落实好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三是推进绿色循环消费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市场、商场和饭店。

  在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创新方面,一是支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售商、批发商、物流服务商,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兼并重组商贸企业综合授信额度,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二是增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融资环境。三是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试点范围,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辐射面广的内外贸结合市场。

  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一是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涉及内贸流通领域审批、备案等行政事项,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推进工商用电同价。二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落实跨地区经营企业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完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及相关制度。三是加大市场整治力度。集中开展重点商品、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惩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四是加快推进商务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内贸易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依法发布失信企业“黑名单”,推动建立健全覆盖线上网络和线下实体店消费的信用评价机制。

  此外,《意见》还就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出几项具体政策。鼓励超市、便利店、机场等相关场所依法依规发展便民餐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营改增改革步伐,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生活服务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取消刷卡手续费行业分类,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餐饮业刷卡手续费支出。

  《意见》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明确时限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形势需要和本地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014-11-2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11月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等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当前我国经济“三期叠加”,下行的压力加大。在投资和出口下行或者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内贸流通等服务业一直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较快增长区间,发挥了“稳定器”的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1号文),要求进一步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对当前进一步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非常有必要,因为无论对扩大消费还是引导生产,无论对改善民生还是拉动经济增长,内贸流通都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据商务部研究院等一些研究机构的测算,到2013年底,我国内贸流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4亿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其实所有服务业中吸纳就业的就是内贸流通领域。从税收贡献来看,2013年流通业创造的税收收入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16%。内贸流通的发展对保障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已经提高到50%,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些背景和原因,我们必须进一步促进内贸流通的发展。

2014-11-2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贸易流通像经济系统的血脉,一头牵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务院办公厅11月16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内贸流通环节对于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及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内贸流通牵连广泛,消费者既是它的服务对象,其中更有相当一部分以它作为生活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最大价值和终极意义,都蕴藏在这盘惠民生的“大棋”之中。

  《意见》从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加强组织领导五个方面提出了十四条具有鲜明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并以表格形式列出重点任务分工和落实进度安排。

  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成本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构成,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生产成本继续下降空间所剩无几时,削减交易成本就成了主要的竞争和价值创生手段。近几年来国内外涌现出的商业管理著名案例中,十之八九的成功秘诀即在于交易成本的削减。

  交易成本大致包括商品和交易对手搜寻成本、信息交换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和监督交易进行成本等。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意见》中提出的十四条建议几乎招招切中要害。

  这些建议的共同特点是明确具体、实操行强。例如,在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中,明确了“加快推进电子发票应用”等配套措施;在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的建议中,具体到“允许符合标准的非机动快递车辆从事社区配送”;而在减少行政审批、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建议中,细致到“允许商业用户选择执行行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

  除了着力降低交易成本、让普通百姓得实惠外,《意见》还在增加群众生活便利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例如要求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引导便利店等业态进社区、进农村,规范和拓展其代收费、代收货等便民服务;甚至重申了“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具体标准。

  《意见》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将扩大消费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相结合,要求新型商品批发市场要具备回收处理功能,一体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点,还要培育一批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市场、商场和饭店。

  《意见》对于促进我国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中长期指导意义显而易见,但所谓“知易行难”,贯彻落实过程中仍要拆掉某些固化格局和利益藩篱。消费者在享受实惠价格和便利服务的同时,更不能忘却理性、绿色消费的本分,上下同心,才能下好这一盘惠民生的“大棋”。

2014-11-28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423

往期专题

经过6年发展,双11网络购物节不断加入新元素,呈现出七大消费特点。

9月中旬以来,鸡蛋价格持续回落。由于鸡蛋消费不旺,市场供需依旧宽松,预计短期内价格仍以小跌为主。

在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带动下,10月份农村消费有了较快增长,乡村消费增长12.4%,高于城镇消费1个百分点。

主办单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联系电话:010-53771400/5377124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