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预报显示,上周(1月12至18日,下同)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4.32元,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3.3%。自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蔬菜平均价格已连续八周上涨,累计涨幅达18.7%。分品种看,瓜菜类和茄果类价格涨幅居前,冬瓜、苦瓜、辣椒和青椒价格比11月下旬分别上涨67.1%、66.6%、61.8%和59.9%。
近期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一是北方设施蔬菜上市量减少。近期北方连降大雪,多地降温明显。光照减弱,设施蔬菜成熟周期变长,产量下降。二是流通半径加大,成本上升。南方持续性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城市路面湿滑,交通不畅,“南菜北运”流通成本增加,瓜菜类和茄果类等主要南菜品种价格涨幅较大。三是节日效应带动需求增长。元旦、春节前后是传统消费旺季,蔬菜消费作为节日刚性需求,价格相对坚挺。
春节即将到来,蔬菜市场需求量将稳步增长。预计本月中旬至春节前,在季节性和节日性双重因素影响下,蔬菜价格将以涨为主。但综观今年冬种蔬菜整体形势,春节前后蔬菜供应将基本充足,据农业部统计,12月底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信息监测点在田蔬菜面积为106万亩,同比增长2.9%,后期菜价上涨空间有限。
一、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1月份第二周物流园总体蔬菜上市量环比增长3%,蔬菜均价微涨。外省“南菜北运”占市场主体,上市量持续增加;本省及地产菜减少。
外省菜交易情况:外省菜上市量环比增加5%,交易较为繁忙。本周上市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是海南红南瓜,增幅134%,价格上扬3%;其次是广东、海南的尖椒、圆椒,平均增幅31%,均价上扬18%,较为畅销,拉动茄果类指数走高;另外,广东、云南的豆类、湖北甘蓝、上海、福建的菜花也有不同程度增多。豆类品种芸豆、白豆、扁豆、豆王、油豆等增幅都在7%-27%之间,价格环比均有小幅回落。海南长豆角随着供应量的持续减少,价格上扬15%。菜花、甘蓝上市量平均增加15%,受需求不同影响价格各有涨跌;浙江西兰花、四川白萝卜上市量较为平稳。白萝卜价格环比基本持平,西兰花交易相对疲弱,价格下滑24%,影响甘蓝类价格走低。
本周冬储品种上市量增减不等,其中土豆、长南瓜平均增加17%,葱头、大冬瓜平均减少16%。长南瓜价格上扬14%,其它品种价格无明显波动;上市量小的品种如香菇、莲藕、娃娃菜、红椒等各有减少,价格均变化不大。本周各省天气以晴好为主,利于南方蔬菜的运输,菜价上涨空间有限。
本省菜交易情况:本周省内蔬菜上市量减少1%,主要交易品种有大葱、胡萝卜、菠菜、红南瓜、西葫芦、大白菜等。昌乐红南瓜随着外省品种增多,上市量减少32%,价格上扬3%。胡萝卜减少11%,客户需求不旺,价格下滑4%;大葱、芹菜、大白菜市场供应量平稳,大白菜价格持平,大葱、芹菜小幅回落;菠菜、西葫芦、青萝卜、香菜等品种明显增多。安丘香菜随季节消费影响上市量增加83%,价格上扬4%。菠菜、西葫芦、青萝卜平均增幅21%,价格平稳;地瓜、山药、生姜、佛手瓜、小冬瓜、辣椒等品种上市量不大,本周均有减少。其中辣椒、小冬瓜随季节因素减幅明显,价格分别上扬18%、27%,其它品种价格涨跌幅度不大;蒜苔、蒜黄、西红柿、大蒜等品种成交量小,价格涨跌不等。本周省内蔬菜价格上扬品种多于下滑品种,影响价格抬升。
地产菜交易情况:本周地产菜上市量持续减少,减幅6%。丝瓜、苦瓜减幅较大,平均减幅37%,均价上扬11%。黄瓜、小黄瓜平均减少8%,均价下滑2.5%;紫甘蓝、生菜、苦菊、樱桃西红柿仅有少量交易,价格普遍小幅回升;扁豆、五彩椒、辣椒等品种偶有交易。本周地产菜品种上市量普遍减少,菜价以回落为主。
本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品种价格环比同比变化明显的品种有:小冬瓜、圆椒、尖椒、豆角、丝瓜、长南瓜、樱桃西红柿、甘蓝、西芹、苦瓜、苦菊、大冬瓜,价格分别是:2.97元/公斤、4.71元/公斤、6.07元/公斤、8.47元/公斤、6.46元/公斤、0.91元/公斤、4.03元/公斤、1.18元/公斤、1.99元/公斤、11.11元/公斤、5.51元/公斤、2.33元/公斤,环比涨幅分别是:27%、20%、16%、15%、15%、14%、12%、11%、10%、8%、8%、6%,同比涨跌幅分别是:7%、2%、12%、-3%、11%、-64%、-37%、13%、36%、-26%、187%、45%。
二、价格变化的原因
本周各省份气候普遍温暖,雨雪天气较少,物流园整体菜价稳中略升;另外,京津冀等地雾霾天气的持续,仍给蔬菜的运输带来一定影响,菜价小幅上涨。受以上影响本周价格略有走高。
三、价格走势预测及建议
下周外省南方菜上市量持续增加,但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预计下周,蔬菜价格将呈平稳略高态势。建议菜农根据价格变化合理安排生产。
1月13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上周河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运行平稳,其中肉蛋价格走低,蔬菜水产品价格走高。重点监测的60种商品中,21种价格上涨占35%,16种价格持平占26.7%,23种价格下降占38.3%。分大类看,桶装食用油、猪肉、鸡蛋、水果、奶制品价格回落,白条鸡、食盐价格稳定,粮食、蔬菜、水产品、食糖价格走高。
上周我省粮食零售价较前一周上涨0.54%,其中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较前一周分别上涨0.5%、0.21%。目前我省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购销两旺,预计后期我省粮价仍将以稳为主,并伴随小幅走高的压力。桶装食用油零售价小幅走低。受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食用油供应充足的影响,预计后期我省食用油价格仍将低位弱势震荡。
进入新年后,猪肉市场仍旧延续旺季不旺的行情,受此影响上周我省猪肉零售价较前一周下降0.16%,白条鸡零售价保持稳定,鸡蛋零售价小幅走低。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处长梁荣华介绍,考虑到目前猪肉市场供应充足、需求乏力的因素,预计短期内我省猪肉价格仍将在低位弱势运行。
上周我省蔬菜批发价小幅走高,较前一周上涨2.01%,其中叶菜类蔬菜中的芹菜、圆白菜、油菜环比分别有所下降,生菜、大白菜环比分别上涨明显;瓜果类蔬菜中的冬瓜、辣椒、青椒、苦瓜、豆角、茄子环比分别上涨较多。郑州市商务局上周监测的18种蔬菜的综合批发均价为4.7元/公斤,周环比(下同)上升4.4%。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后期随着气温的下降,预计到春节前后该市蔬菜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
一、蔬菜市场情况
1月第2周,监测的19种蔬菜品种中,批发价中7种上涨,3种持平,6种下降。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为冬瓜、生菜、油菜、茄子、青椒等,价格分别为2.4元/公斤、5.6元/公斤、4元/公斤、5元/公斤、5.6元/公斤,分别上涨71.43%、55.56%、42.86%、25%、21.74%,其余涨幅均在20%以内;下降幅度较大的为圆白菜、芹菜、白萝卜、土豆、生姜,价格分别为1.3元/公斤、1.8元/公斤、1元/公斤、1.2元/公斤、6元/公斤、6.69元/公斤,分别下降35%、25%、16.67%、14.29%、14.29%。其余蔬菜的降幅均在10%之内;豆角、黄瓜、大白菜的价格分别为7.6元/公斤、4.6元/公斤、1元/公斤,均与上周持平。
零售价波动显得稍微温和,涨跌幅度均在10%之内。价格上涨的蔬菜有17种,占比,53.13%;持平的有14种,占比43.75%;下跌的有1种,占比为3.12%。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为圆白菜、生菜、山药、菜花、西红柿,价格分别为1.66元/公斤、5.99元/公斤、10.08元/公斤、4.05元/公斤、3.14元/公斤,分别上涨3.75%、1.41%、1.3%、1%、0.96%,其余涨幅均在1%以内;下降幅度较大的为韭菜、冬瓜、黄瓜、芹菜、油菜,价格分别为6.69元/公斤、2.09元/公斤、4.68元/公斤、1.98元/公斤、4.39元/公斤,分别下降9.59%、7.14%、3.32%、2.34%、2.1%。其余蔬菜的降幅均在2%之内;青椒、大白菜、莲藕、莴笋、洋葱的价格分别为4.98元/公斤、1.43元/公斤、6.46元/公斤、3.83元/公斤、1.97元/公斤,均与上周持平。价格上涨的蔬菜基本属于外地输入型蔬菜,本地产蔬菜价格普遍下降。
二、原因分析
导致蔬菜价格明显波动的原因主要有:
(一)季节的影响。天气变冷再加上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叶类蔬菜生长期变长,本地土长蔬菜供应量已经开始减少,主要依靠大棚蔬菜供应,保温成本上升,造成叶类蔬菜价格上涨幅度变大。同时进入冬季,火锅越来越受市民青睐,这也带动了蔬菜的需求量,部分蔬菜价格上涨并不意外。加上距离春节仅有1个月,市场进入“春节档期”,所以菜价进入上升通道。
(二)成本的增加。天气寒冷,很多叶类蔬菜容易受冻,较难存放,影响了市场供应量,有些季节性蔬菜生长周期已接近尾声,价格上涨的蔬菜基本属于外地输入型蔬菜,本地产蔬菜价格普遍下降。气温持续降低,本地应季蔬菜逐渐减少,供应量逐渐降低,外地蔬菜供应量的增加,会加大了蔬菜供应成本。
三、后期市场预测
近期我市阴霾、寒冷天气较多,大棚蔬菜光照不足,生长期延长,导致上市推迟,产量较低,市场供应减少,加之蔬菜种植、批发、运输和零售环节成本不断上涨及春节临近影响,蔬菜的市场价格整体上会稳中趋涨。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423
国内生鲜奶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地区现“卖奶难”。国际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奶粉库存量大是今年以来国内生鲜奶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建议从建立生鲜奶收购指导价格体系等方面稳定和保障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
2015年,全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市场规模再创新高,营销活动主题突出,刷卡消费、网络消费等热点消费,带动商贸企业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引领全民消费进入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消费新格局逐渐形成。
2014年,我国网络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绿色健康消费发展迅速,大众消费稳步回升。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2015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办单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