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风向 > 一周热点
4月份全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文章来源: 商务部网站 2016-05-20 12:39:06 分享到:

  2016年5月17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通报了2016年4月份我国商务运行的总体情况。市场运行情况方面,今年4月份,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较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3%。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3%。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4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1-4月同比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升至11.1%,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二是餐饮收入增长明显加快。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1.6%,增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收入增长8.0%,加快0.8个百分点。

  三是居住类、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普遍提速。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家具、建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1%、17.1%和17.3%,增速比3月份分别加快3.1、1.2和1.7个百分点。当月限额以上单位吃、穿和日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1%、7.3%和12.7%,分别加快0.4、2.9和0.5个百分点。

  四是升级类商品热销,时尚家电受欢迎。4月份,商务部监测重点零售企业4G手机、超高清4K电视、对开门电冰箱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4%、12.6%和9.5%,分别比手机类、电视类和电冰箱类销量增速高12.3、11.5和9.2个百分点。

  五是消费价格水平保持平稳,蔬菜价格明显回落。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上月持平,较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5%,涨幅比上月缩小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5%,其中,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3月份下降10.1%;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9%。

  (摘自:2016年5月17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网址:http://www.mofcom.gov.cn/xwfbh/20160517.shtml)

相关阅读

  一、零售额完成情况

  市场监测情况

  4月,北京市消费市场继续回暖。监测的450家重点流通样本企业实现零售额383.2亿元,同比增长5.4%,比3月提高1.8个百分点;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1581.3亿元,同比增长1.1%,比1-3月提高1.3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主要特点

  (一)网上商店增速提高,实体商业降幅收窄。4月份,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乐视等17家网上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81.7亿元,同比增长16.9%;累计实现零售额337.3亿元,同比增长6.2%,较1-3月提高3个百分点。监测的260家传统企业(百货店、奥特莱斯、超市、便利店、专业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增长2.2%;累计同比下降0.9%,降幅比1-3月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燕莎奥特莱斯、赛特奥特莱斯、首创奥特莱斯等3家奥特莱斯4月实现零售额5.4亿元,同比下降0.6%;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22.2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1-3月收窄1.1个百分点。

  (二)餐饮消费平稳增长。餐饮业营业额继续上升。4月份,监测的180家餐饮企业当月实现营业额32.9亿元,同比增长6.8%;1-4月累计实现营业额135.9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全聚德、东来顺、眉州东坡酒楼等10家重点正餐企业当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2.2%;麦当劳、肯德基等10家重点快餐企业当月营业额同比增长7.4%。

  (三)家电产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1-4月,21家节能减排补贴商品定点销售企业销售节能减排商品58.9万台,销售额20.2亿元。自2015年11月27日实施节能减排商品补贴政策至2016年4月底,全市累计销售节能减排商品71.3万台,实现销售额24.6亿元,补贴2.7亿元,其中苏宁、大中、京东、国美4家企业销售量合计67.8万台,占总销售量的95.1%。在节能减排商品销售带动下,国美、大中、苏宁3家家电企业(实体店)当月实现零售额23.5亿元,同比增长12.2%,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82.8亿元,同比增长11.5%。

  (四)家居建材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升温对住房相关商品销售的传导作用开始显现。监测的居然之家、宜家、集美家具等6家家居专业店当月实现零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39.5%,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五)金银饰品类商品消费升温。近期国内金价走势平稳,随着婚庆旺季及生育高峰的来临,刚需购买力持续释放,带动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长。监测的菜百、国华、中国黄金3家企业当月实现零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实现零售额46.4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比1-3月收窄3.9个百分点。

  (六)医疗保健类商品零售额小幅增长。医疗保健类商品范围扩大,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小幅增长。监测的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医药企业当月实现零售额44.5亿元,同比增长4.5%;累计零售额217.3亿元,同比增长23.5%,较1-3月下降了6.1个百分点。

  (七)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小幅下降。新能源汽车摇号、补贴政策进一步刺激刚需购买力,新能源汽车销售向好,但由于汽油车指标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拖累整体趋势,汽车类商品仍呈下降趋势。监测的70家汽车企业当月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同比下降8.2%;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101.9亿元,同比下降4.4%,比1-3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

  (八)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通讯器材市场缺少影响力较大的新品,加之去年同期销售额基数较高,致使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大幅下降。监测的苹果(中国)、小米科技等6家企业通讯器材类商品当月实现零售额46.7亿元,同比下降43.7%;1-4月累计实现零售额169.5亿元,同比下降34.4%。其中苹果公司4月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76.4%,是导致此类商品整体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趋势预测

  从4月监测情况看,北京市消费市场整体平稳,部分行业出现回暖迹象。支撑消费市场的向好因素较多,一是跨境电商税改的落实,进一步降低传统商业企业竞争压力;二是在“营改增”、“两证合一”等促消费政策的影响下,有效带动了餐饮企业营业额的提高;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促消费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上述因素,预计二季度本市消费市场会进一步好转,增速可望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2016-05-2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1-4月份,甘肃省实现社会消费品总额970.5亿元,同比增长8.2%。
  
  一、主要特点
  
  (一)从规模来看,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加快。1-4月份,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0.2亿元,同比增长14%,占社零比重为63.9%,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50.3亿元,同比下降0.8%,占社零比重为36.1%,较去年同期减少3.3个百分点。  

  (二)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乡村消费发展态势好于城镇。1-4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79亿元,同比增长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4.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快于城镇2个百分点。

 
  (三)从行业来看,住宿、餐饮业增速快于批发、零售业。1-4月份,住宿业营业额26.8亿元,同比增长14.1%;餐饮业营业额为177.2亿元,同比增长15.8%;批发业销售额1478.1亿元,同比增长4.6%;零售业销售额923.1亿元,同比增长10.7%。

 
  (四)从商品零售来看,粮油食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持续宽幅增长,石油及其制品类降幅收窄。1-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2%和22%;石油及其制品下降10.7%,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4.9个百分点,汽车增长3.3%。
  
  (五)从新兴业态来看,网络消费依然快速发展。1-4月份,甘肃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24.8%。

  二、原因分析

  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一季度,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4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元,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在物价走高、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下,居民消费需求未能充分释放,消费增长动力不足。二是限额以上单位销售下滑。1-4月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50.3亿元,同比下降0.8%,下拉甘肃省社零总额增速0.3个百分点。同时,外贸出口虽有好转迹象,但整体依然较去年宽幅下滑,对全省社零增长拉动作用有限。1-4月,甘肃省外贸出口108.7亿元,同比下降23.4%,其中4月份出口29亿元,同比增长1.6倍。三是石油及其制品类降幅收窄。成品油价格上调,以及4月份甘肃省成品油市场联合专项整治,对石油及其制品类销售起到正拉动作用。4月份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额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4.9个百分点。

 

2016-05-2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4月份,我市消费市场商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总体运行平稳。据匡算,4月份我市实现商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同比增长9.4%;1至4月全市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150亿元,同比增长9.2%。

  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市场消费稳定增长

  据统计,1-3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79.10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12.00亿元, 增长1.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27.20亿元,增长68.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3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8.01亿元,增长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09亿元,增长16.3 %。按消费形态分,1-3月,餐饮收入68.27亿元,同比增长9.4 %。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8.32亿元,增长0.8%。商品零售810.83亿元,增长8.9%,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493.68亿元,增长1.9%。

  2.餐饮业拉动消费作用增强

  餐饮业发展呈现强势回稳迹象。2015年,餐饮收入额258.9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社消总额的7.6%;2016年1季度餐饮收入68.27亿元,同比增长9.4%,占比上升至7.78%。餐饮收入增速分别高于2015年社消总额增速(10.1%)、2016年1季度社消总额增速(9.0%)的水平。

  3.煤炭购进、价格下降,销售增加

  4月份监测的4家煤炭经营市场,共购进煤炭17.6万吨,同比下降26%;销售17.5万吨,同比增长17.8%;购进价格比上月减少55.6元,销售价格减少38元。主要因为目前为煤炭行业淡季,价格下降。

  4.成品油购进、销售增长,库存下降

  4月份全市成品油总购进20.07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汽油12.49万吨,同比增长3.6%;柴油7.58万吨,同比下降2.3%。总销售34.2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汽油22.27万吨,同比增长6%;柴油12.01万吨,同比下降3.5%。库存3.78万吨,同比下降5.3%,其中,汽油2.03万吨,同比下降11.4%;柴油1.75万吨,同比增长3%。

  本月成品油购进、销售略有增长,但柴油的购进和销售依然下降,月底运输行业虽开始(如渣土车)营运,但建筑行业还不是特别景气,用油量不足。二季度将是市场需求旺季,预计5月份市场将有可能好转。

  5.二手车市场人气旺,交易活跃

  4月份,监测的西安市鱼化二手车交易市场等5家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企业交易二手车2100辆,实现交易额12869万元。与去年同比交易量增长15.3%、交易额增长89.4%。原因:二手车市场进入旺季,光顾市场消费者猛增,交易活跃。特点:成色新、高档车交易比例增大。从使用性质看,私家车占交易量的90.3%;从转移登记看,本地过户的车辆占交易量的96.3%;从使用年限看,3-10年的车辆占交易量的80.2%。

  6.废旧商品回收价格有企稳回升迹象

  废铜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废铝、废钢价格略有上涨。据监测,废铜回收价格33100元/吨,每吨同比下跌6920元;废铝10400元/吨,每吨同比上涨350元;废钢1390元/吨,每吨同比上升280元。原因: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阶段性宽松,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长,钢材需求量增长;下游铜厂需求不佳采购原料意愿依然较弱,铜价仍未回升。

  7.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

  49种商品价格上涨,占38.89%,72种商品价格下跌,占57.14%,5种商品价格持平,占3.97%。其中,涨幅超过40%的有1种,占0.79%,涨幅在30%-40%之间的有1种,占0.79%,涨幅在20%-30%之间的有3种,占2.38%,涨幅在10%-20%之间的有8种,占6.35%,涨幅低于10%的有36种,占28.57%。

  4月份,蔬菜价格呈总体下降趋势。预计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蔬菜供应充足,蔬菜价格趋势是量升价跌。

2016-05-2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打开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423

往期专题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商务主管部门加强调控,增加市场供应,近日猪肉价格涨势趋缓。预计后期猪肉价格将高位波动,上涨幅度可控,市场供应有保障。

一季度,消费市场开局平稳,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主要特点有:网络销售高速增长,服务消费继续领跑,出行类消费增速回升,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此次价格上涨也可以看作是生猪市场一种自身修复行为。随着养猪预期效益变好,养殖户扩栏补栏,后期生猪出栏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将趋于平衡。预计2016年全年生猪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主办单位: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5004093号

网站标识码bm22000001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联系电话:010-53771400/5377124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