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远市价格监测认定中心监测,2023年8月,我市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市场购销畅顺,“六大类”农产品零售价格有升有降,总体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与上月相比,成品粮价格维持稳定,食用油价格持续微降;生猪出场价格明显上涨,猪肉零售价格小幅上升;鸡蛋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止跌回升;蔬菜零售价格微降;水果零售均价连降四月。
一、成品粮价格维持稳定,食用油价格持续微降
监测的六种主要成品粮零售均价为6.2元/公斤,环比持平。其中,丝苗米、珍珠米、油粘米每公斤分别为6.38元、6.3元、6.66元,升0.31%、0.32%、0.3%;晚籼米维持5.74元。面粉零售均价为6.06元/公斤,环比持平。其中,标准粉、富强粉分别维持5.52元/公斤、6.6元/公斤。监测的9种食用油(5升桶装)平均零售价格为94.34元,环比降0.29%。其中,4种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2种调和油、玉米油分别为128.63元、73.4元、58.83元、65.51元、71.23元,降0.05%、0.15%、2.41%、0.23%、0.46%。
原因分析:当前基于面积和长势两方面研判,秋粮生产形势基本面良好,国内粮食供应充足,叠加今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到港量大幅增加、国内油料价格下跌,带动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普遍下跌。因此,在供应增加、需求稳定情况下,食用油价格呈现持续回落走势。展望后市,9月份,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消费有所提振,预计9月食用油价格有止跌企稳的可能。
二、生猪出场价格明显上涨,猪肉零售价格小幅上升
监测的生猪平均出场价18.6元/公斤,环比升18.86%。农贸市场监测的四种主要猪肉零售均价35.6元/公斤,环比降4.03%,其中,排骨、精瘦肉、有皮上肉、肋条肉每公斤分别为50.22元、35.14元、28.22元、28.82元,分别升3.98%、3.41%、4.75%、4.04%。
原因分析:一是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养殖端亏损近7个月,随着7月中旬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政策落地,完成收储数量2万吨,对猪肉价格产生了托底作用,养殖端盼涨情绪增强,散户普遍压栏惜售,生猪供应收紧。二是暑假期间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回升较为明显,下游需求有所提振。最后,受台风影响,华北、黄淮一带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市场猪源调运流通难度较大,屠企有挺价缩量的现象,支撑猪价短期快速上涨。
三、鸡蛋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止跌回升
监测的鸡蛋批发价格每公斤11.42元,环比升3.37%。农贸市场监测的鸡蛋零售均价每公斤14.34元,升3.76%;鸭蛋零售均价每公斤17.04元,降0.83%。开膛鸡肉每公斤零售均价41.68元,环比升0.19%;新鲜鸭肉35.58元,降1.77%。牛肉、牛腱子肉、牛腩每公斤零售均价分别为102.22元、102.12元、89.24元,环比降0.06%、0.21%、0.51%。新鲜带骨羊肉88.32元,降0.41%。
原因分析:一是市场鸡蛋供应短时偏紧,虽然目前鸡蛋产能整体充足,但由于高温天气蛋鸡产蛋率偏低,产蛋率和蛋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冲部分产能的增长,叠加8月份以来部分鸡蛋主产区和主销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影响鸡蛋生产和运输,造成局部地区出现鸡蛋短时供应偏紧现象;二是鸡蛋消费需求增加,暑期是旅游旺季期,旅游带动餐饮消费,餐饮行业对鸡蛋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加之随着中秋传统节日临近,月饼加工制作对鸡蛋需求也大量增加;三是饲料成本上涨,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带动鸡蛋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户饲养成本,养殖端挺价意愿增强。
四、蔬菜零售价格微降
我市蔬菜价格稳中微降。农贸市场监测的30种主要蔬菜“16升13降1平”,每公斤平均零售价7.68元,环比降0.26%。其中,叶菜类7.98元,升0.5%;非叶菜类7.46元,降0.8%。
原因分析:今年8月份以来,我市受台风天气影响相对较小,多以晴朗伴阵雨天气为主,利于本地蔬菜生长,市场蔬菜供应充足,蔬菜价格稳中有降。展望后市,随着秋季应季蔬菜陆续上市,蔬菜市场供应量进一步增加,预计9月我市蔬菜市场价格保持稳中偏弱运行。
五、水果零售均价连降四月
我市监测的6种国产水果每公斤零售均价为12.28元,环比降0.32%。其中,香蕉、国产红提、西瓜分别为6.4元、25.92元、3.82元,降0.31%、0.31%、10.75%;国产橙子、国产红富士为11.22元、13.64元,升1.63%、0.29%;国产鸭梨维持6.31元。
原因分析:目前,虽然夏季水果已处于收尾期,但市场水果供应总体仍然充足、品种丰富,水果零售均价维持下降走势。展望后市,随着夏季水果陆续退市,市场水果供应减少,叠加9月底节日消费拉动,水果消费需求增加,预计9月份水果价格或将止跌企稳,且不排除有小幅回升的可能,但后期随着柚子、橙子、橘子等冬季时令水果陆续上市,水果价格上升空间有限。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