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后,需求提升空间不及预期,猪价持续下滑,跌破养殖端心理防线。随着养殖端惜售情绪松动,生猪出栏节奏加快,猪源供应充足,拖累猪价跌至年内新低,肉价随之下滑。
一、猪肉价格运行情况
据我市重点监测企业数据显示,9月24日我市猪肉零售均价38.49元/公斤,较9月3日下跌6.53%。
二、猪肉价格变化的原因
9月上旬北方多地开工率提升,单日宰量增加明显,但生猪供应较为充裕,对猪价拉动作用十分有限。由于本月集团猪场整体出货量略增,销售压力较大,抗价情绪有所减弱,同时散户对后市亦存有看空心态,出栏积极性提升。在集团猪场领跌、散户跟随的情况下,猪价快速下滑。
临近中秋假期,屠宰企业宰量呈先升后降走势,个别企业节前增幅高达20%左右;节后终端市场消费转淡,屠企开工率迅速回落。由于集团猪场出栏量偏多,部分主产区养殖场对节后行情看悲,多选择节前走货,造成生猪供应量持续增加,猪价持续下跌。随着猪价跌至低点,引发养殖单位抗价惜售情绪,同时低价白条走货好转,屠企压价阻力增大,被迫采取提价保量操作,带动猪价触底微升。
原料价格不断下跌,肉价随之走低。上旬生猪供应较为充足,猪价缓慢下降,原料价格难有支撑,肉价随之下跌。但随着气温下降,终端消费略有恢复,同时因盈利欠佳,屠宰企业挺价销售意向增强,肉价降幅略有收窄。进入中下旬,中秋节利好支撑有限,终端需求略有好转,但难掩供应充足带来的压力。节后需求利好消失,屠宰企业走货压力较大,因此肉价整体下跌。
三、后市预测分析
进入10月份,随着气温继续下降,猪肉消费仍有提升空间,需求端或提供微弱支撑。但因目前部分养殖单位惜售,将出栏计划推迟至10月份,同时屠宰企业冻品库存偏高,后期供应或仍显充足,预计10月份生猪、猪肉价格或低位震荡,反弹空间有限。
四、政策建议
1.稳产保价:目前省内生猪价格已致养殖端全面亏损,业内悲观情绪浓厚,建议政府时刻监控市场价格,收储或提供养殖补贴,避免过多养殖户因亏损严重,资金流断裂而大量淘汰母猪。
2.开源节流: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成本高企,饲料成本占比在养殖成本中最高,政府可采取分地区统一批量购买,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饲料成本。
3.安全防护:在养殖出现亏损时,部分中小散户对生物安全防控有所放松,一旦发生疫情,损失或更加惨重,因此建议政府时刻提醒养殖端注重生物安全防控,防患于未然。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