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成为2020年一季度的主旋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各行各业措手不及,也让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一、重点流通板块
防疫期间,居民进出小区受到限制,作为零售行业主要销售渠道的大部分商超、传统终端被迫暂时关闭,本因假日因素带来的消费拉动受到影响,零售企业销售额总体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汽车销售情况。通过平时了解掌握的汽车销售市场情况综合来分析,从2014年年末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一场为时三年之久的小排量购置税减免政策,给中国车市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刺激,极大地释放了消费需求,购买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基本上已经购车完毕,存量市场逐渐进入饱和状态,加之受疫情影响,销售情况大幅下降。
中西药品销售情况。中西药品供货渠道稳定,下游经销商队伍稳定,许多经销商在节前提前备足货源,疫情带来物流不畅和居民出行受限的诸多因素,中西药品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化妆品类销售情况。在疫情期,化妆品类的销售大部分是靠线上销售的方式,但线下由于大部分商超暂停营业,对化妆品的销售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粮油食品类销售情况。我市粮油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受疫情影响,市场对粮油食品需求加大,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商场、超市)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为全市的保供稳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带动销售额上涨。
日用品销售额上涨。日用品是属于易耗品,市场供货充足,受疫情影响,市场对日用品需求加大,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商场、超市)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想主设法为市民提供居家生活的日用品提供保障,带动销售额上涨。
烟酒类商品销售额情况。烟酒供应充足,由于疫情影响,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餐饮行业大部分在二月都处于停业状态,对烟酒类销售额影响较大。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情况。受疫情影响,各大家电产品经销商开始停业,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降低,带动销售额下降。
体育、娱乐用品销售情况。疫情期间居民限行以后,很多居民不能再到健身房锻炼,只能居家锻炼,选择健身器材和服饰的多样化、人性化推陈出新,带动销售额大部分保持上涨态。
二、生活必需品板块
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受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厂,居民出行受限,物流不畅等因素,造成生活必需品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特别是2月大部分商品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
蔬菜价格走势。蔬菜整体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受限,本地蔬菜大部分由外地购进,批发货源略显紧张;二是天气转暖,大棚蔬菜换季,本地蔬菜处于种植期,蔬菜产量减少,价格上涨;三是由于前期居民出入受限,居民集中备货情况明显,大白菜、莲花白等易储存蔬菜需求增多,价格上涨明显。进入3月份,随着我市“新冠”病例已清零,天气逐渐转暖等因素,本地和外运蔬菜供应量增加,蔬菜等价格平稳回落。
肉类商品价格走势。我国生猪生产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出台,及国家投放冻猪肉储备等方式缓解猪肉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猪肉价格没有出现大幅上涨。
水果价格走势。水果市场货源稳定,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完全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但疫情期间,影响水果价格普遍上涨。
粮油价格走势。市场对粮油的需求加大,但粮油市场供应充足,完全能满足市民对粮油增加的需求,粮油价格基本稳定,没有出现上涨的趋势。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