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上周(2月10日-16日),江西省生活必需品价格以稳为主。分大类看,食用油价格上涨,饮用水和调味品2类价格保持稳定,粮食、肉类、禽类、蛋类、水果、水产品、蔬菜和奶制品等8类价格下跌。
粮食零售均价小幅下跌、食用油零售均价小幅上涨。上周全省粮食零售均价为5.82元/公斤,环比下跌0.2%。其中,大米零售价格为5.84元/公斤,环比保持稳定;小包装面粉零售价格为5.8元/公斤,环比下跌0.3%。桶装食用油零售均价为17.79元/升,环比上涨0.1%。其中,豆油的零售价格为13.59元/升,环比下跌0.2%;花生油的零售价格为25.95元/升,环比上涨0.4%;菜籽油的零售价格为16.51元/升,环比下跌0.1%;调和油的零售价格为15.1元/升,环比下跌0.3%。近期全省粮油库存充足,需求稳中有升,价格小幅震荡,预计后期全省粮油价格仍将以稳定为主。
肉类零售均价小幅下跌。上周全省肉类零售均价为60.59元/公斤,环比下跌0.8%。其中,猪后腿肉价格为28.65元/公斤,环比下跌1.8%;猪五花肉价格为29.42元/公斤,环比下跌1.8%;猪排骨价格为45.39元/公斤,环比下跌0.4%;牛腿肉价格为80.24元/公斤,环比下跌0.7%;羊腿肉价格为72.87元/公斤,环比下跌0.6%。随着生猪出栏量的增加,市场上肉类的供应量相对充足。前期养殖户压栏的生猪陆续出栏,使得猪肉及肉类整体供应增加,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春节过后,居民家庭需求转弱,肉类消费需求未能持续保持高位,导致肉类价格承压。预计后期肉类零售价格将呈小幅波动的态势运行。
禽蛋类零售均价小幅下跌。上周全省白条鸡零售价格为24.9元/公斤,环比下跌0.4%。鸡蛋零售价格为13.39元/公斤,环比下跌0.7%。春节期间,部分养殖户可能会选择集中出栏,以应对节日后的市场需求变化,这导致市场上禽类的供应量相对充足。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禽类的生长速度加快,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量。春节过后,居民家庭对禽类的消费需求逐渐减弱,同时,企业宴请、家庭聚餐等活动也相应减少,这使得禽类的整体消费需求下降。供需关系的失衡是导致禽类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预计短期内禽类零售价格将呈小幅波动的态势运行。上周产蛋鸡存栏量稳中有增,使得鸡蛋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新开产蛋鸡数量增加,而淘汰蛋鸡数量有限,进一步保障了市场的供应。春节后,居民家庭对蛋类的消费需求逐渐减弱。节日效应消退后,居民备货需求减少,市场以库存消耗为主。同时,学校、企业等团体消费需求也尚未完全恢复,整体需求相对低迷,导致蛋类价格回落。预计后期禽蛋类零售价格将呈小幅波动的态势运行。
蔬菜零售均价小幅下跌。上周全省蔬菜零售均价为7.62元/公斤,环比下跌2.2%。重点监测的30个蔬菜品种“5涨25跌”。其中,豆角、蒜头和土豆的零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1%和0.4%;油菜、菜花和白萝卜的零售价格分别环比下跌6.4%、6.3%和6.2%。上周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市场对蔬菜的需求量逐渐趋于稳定,不再像节日期间那样急剧增长。同时,蔬菜供应商在节后也开始恢复正常供应,市场供应量逐渐增加。供应量的增加和需求量的稳定导致蔬菜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推动了蔬菜价格的下跌。后期预计多数蔬菜价格将呈小幅波动的态势运行。
水果零售均价小幅下跌。上周全省水果零售均价为10.69元/公斤,环比下跌0.2%。重点监测的8种水果零售价格“2涨6跌”。其中,芒果、苹果和西瓜的零售价格分别环比下跌2.8%、1.2%和0.8%;葡萄和菠萝的零售价格环比上涨1.5%和1.3%。节后冬季应季水果的产量有所提升,市场供应量相应增加。随着春季的到来,一些季节性水果开始上市,水果品种更加多样,消费者对水果的选择也更为多样化。此外,随着节日的结束,市场需求逐渐趋于平稳,进而影响价格。后期预计多数果品价格将呈小幅上涨趋势。
水产品零售均价小幅下跌。上周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为26.99元/公斤,环比下跌0.2%。重点监测的8种水产品价格均“2涨1平5跌”。其中,草鱼和鲫鱼的零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1%和0.7%;河蟹、大黄鱼和对虾的零售价格分别环比下跌1.3%、1.1%和0.6%。春节期间,部分渔民或水产养殖企业可能会选择提前捕捞或出售水产品,以应对节日后的市场需求变化。这导致节后市场上水产品的供应量相对充足。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和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应量。春节过后,居民家庭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减弱。节日效应消退后,居民备货需求减少,市场以库存消耗为主,造成水产品价格小幅下降。预计后期水产品价格或呈现小幅震荡态势。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