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2024年1-11月,湖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场整体量足价稳,各品类价格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市场购销积极、平稳有序。
累计同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6跌5涨。其中,肉类、禽类、蛋类、蔬菜、水果和饮用水价格均下跌;粮食、食用油、奶制品、调味品和水产品价格均上涨。单月同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3跌8涨。其中,肉类、禽类和蛋类价格均下跌;粮食、食用油、奶制品、调味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饮用水价格均上涨。
单月环比看,湖南省重点监测的11大类生活必需品价格7跌3涨1持平。其中,粮食、肉类、禽类、蛋类、调味品、蔬菜和水果价格均下跌;食用油、奶制品和水产品价格均微涨;饮用水价格持平。
具体情况如下:
一、粮油类零售价环比波动甚微
11月份,全省各地加快秋粮收购工作。据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中晚稻176.9万吨,切实保障了市场机制有序运行。到11月中旬,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开幕,粮油争“香”、市民抢“鲜”,借势农博会深入推进粮油企业产销对接,进一步擦亮“湖南好粮油”品牌名片。为推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绿色生产种植,今年全省推广绿肥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各类粮油生产种植工作稳步运行,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从市场整体来看,11月份全省粮油类市场供需平稳有序,价格环比前一月波动甚微。监测显示,粮食零售均价6.09元/公斤,环比微跌0.2%。其中,大米零售价5.77元/公斤,环比微跌0.2%;面粉6.4元/公斤,环比微跌0.2%。食用油零售均价18.76元/升,环比微涨0.4%。其中,调和油零售价环比微跌0.2%,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零售价环比分别上涨1.9%、0.3%和0.1%。较2023年11月来看,全省粮、油零售均价同比分别上涨3.1%和2.8%;较2023年1-11月来看,全省粮、油零售价累计同比分别上涨2.52%和1.3%。
从国内情况来看,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粮食产能稳中有进,市场预期稳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月末全国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进度快于上年,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积极性,保障了农民售粮顺畅及市场平稳运行。从省内情况来看,各部门深入分析研判,制定系列稳产保供措施,持续巩固绿色、高效、规范的粮油市场机制,确保全省粮油市场总体平稳运行。眼下,全省粮油类市场总体以平稳为主,预计后期全省粮油类价格将维持平稳走势运行。
二、猪肉零售价环比稳中下跌
今年1-11月,国内生猪价格呈先涨后跌、再逐步走高、而后趋稳回落的走势运行。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3万头,环比增长0.3%,同比下降3.2%。近来,猪肉市场整体供应较为宽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下跌3.4%,较今年10月份进一步回落。
综合来看,猪价经历前期的下跌走势后,在市场调控和产能持续去化影响下,新一轮猪周期中,以劳动节、端午节为契机,今年5月-7月猪价持续呈涨;8月-9月,前期猪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下游市场供应相对偏紧,同时生猪养殖端持一定挺价心态,出栏节奏逐步放缓,部分屠企开工率偏低,猪价在一定程度上易涨难跌,而后,猪源集中出栏,市场供应相对宽裕,故猪价涨势迅速放缓;10月-11月,国庆小长假期间,全省各地猪肉市场购销积极,且随着气候转变及旅游消费市场的推升,猪肉市场消费得以改善。11月下旬,强冷空气降临,猪肉消费逐渐进入传统腌腊旺季,生猪养殖端认卖较为积极,但猪肉市场消费需求还未充分释放,在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的格局下,猪价持续走弱。
从省内情况来看,今年1-11月的48个周期中,第4周-第6周(即1月22日-2月18日)、第15周-第16周(即4月8日-4月21日)、第21周-第36周(即5月20日-9月8日)和第43周(即10月21日-10月27日)猪肉零售价均较其前一周呈涨;其余26个周期的猪肉零售价均有跌有平,且跌幅也均在1%以内。今年9月以来,猪肉零售价走势如下:
9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呈稳中上行走势运行,但鲜猪肉零售价较前一月涨幅收窄。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9.07元/公斤和猪后腿肉零售价28.85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2.2%和3.2%。而较2023年9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7.9%。
10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由涨转跌。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8.82元/公斤和猪后腿肉28.91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1.1%和1.5%。而较2023年10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8%。
到11月份,全省猪肉相关制品零售价保持稳中下行走势运行。监测显示,全省鲜猪肉零售价28.61元/公斤和猪后腿肉29.1元/公斤,环比分别下跌2.1%和1.3%。而较2023年11月来看,全省鲜猪肉零售价同比上涨7.8%。
主要原因是:今年8月份,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下,猪肉市场呈“近强远弱”局面,猪价易涨难跌,供应相对偏紧是推涨此轮猪价下降的最主要因素。9月份,猪肉市场供需格局有所改善,在开学季以及中秋节促销等活动的推动下,猪价呈涨,但涨幅较8月已明显放缓。10月份,随着猪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猪价波动不大,整体呈稳中偏弱走势运行。到11月份,随着气温走低,牛羊肉市场需求较为火热,而猪肉市场消费仍处于供强需弱局面,故猪价承压稳步回落。综上所述,猪价超预期下跌,而市场博弈依旧明显,预计后期全省猪价或有触底反弹的可能。
三、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跌明显
今年1-11月,全省蔬菜零售均价总体大致呈“M”型走势运行。分月来看,2024年1-2月蔬菜零售均价呈持续上行走势运行;3-4月蔬菜零售均价呈持续下行走势运行;5-6月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稳中微涨、再转跌走势运行;7-10月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持续上行走势运行;到11月份,蔬菜零售均价环比呈迅速下跌。
近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蔬菜零售均价除11月环比下跌外,8-10月均较前一月呈不同程度上涨。其中,8月蔬菜零售均价7.68元/公斤,环比上涨6.5%;9月蔬菜零售均价8.2元/公斤,环比上涨3.4%;10月蔬菜零售均价8.43元/公斤,环比上涨2.1%;11月蔬菜零售均价7.91元/公斤,环比下跌6.1%。
具体来看,8月份,菜价持续走高,主要原因是:受当时高温、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等因素综合影响,本地蔬菜产量缩减,夏令菜产量逐渐减少,而冬令菜还处于生长期,“青黄不接”致使部分菜品货源紧张,加之外调蔬菜进货产生的高运输成本及鲜菜存储环节等损耗,以至于蔬菜价格大面积持续上涨。9月份,蔬菜市场供应以北方冷凉菜为主,且各类秋菜陆续涌市,季节交替也是影响蔬菜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加之开学季、中秋节日等因素影响,蔬菜市场整体需求面较大,购销活跃,故全省菜价维持高位运行。
四季度来看,其中10月份,蔬菜市场整体需求渐趋平稳。随着气温下降,各地蔬菜市场产量有所回升,蔬菜的采摘、运输及存储等环节成本费用降低,但相比前期,蔬菜价格仍稳中偏强,不过随着气温及市场供需关系的情况变化,全省“菜篮子”价格已有趋稳回落的趋势。到11月份,据农情调度,今年秋冬蔬菜种植积极性高,大部分地区秋冬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蔬菜生产条件较为有利,前期推迟上市的菜品也逐步恢复,时令蔬菜供应量得以稳步增加,故菜价趋稳回落。
但从单月同比及较去年累计同比看,菜价走势呈现不同情况,具体如下:
今年11月份,全省蔬菜零售均价同比上涨6.5%。其中,涨幅在20%-29%之间的菜品有:胡萝卜、冬瓜、南瓜、西红柿、辣椒、青椒和大葱;而涨幅在10%-19%之间的有:菜花、莲藕、茄子和韭菜。价格同比跌幅明显的菜品有:生姜和山药,分别下跌12.5%和8.1%,其余下跌菜品跌幅均未超过5.3%。
较2023年1-11月来看,全省蔬菜零售均价累计同比下跌0.74%。其中,价格跌幅相对明显的菜品有:土豆、生姜和山药,累计同比分别下跌14.24%、6.86%和6.4%;涨幅相对明显的菜品有:莲藕、冬瓜、苦瓜和蒜头,累计同比分别上涨9.95%、6.24%、6.37%和20.19%。
随着气温下降,入冬寒意愈加明显,全省各地稳步提升冬季蔬菜市场生产供应能力,有效的保障了居民“菜篮子”市场需求。当前,全省蔬菜价格呈季节性下行走势运行,主要是大白菜和白萝卜等蔬菜批量上市,供应充足。综合分析,当前全省蔬菜价格虽稳步回落,但跌幅已逐步收窄,叠加蔬菜生长速度开始放缓,预计后期全省菜价下行空间有限。
四、水果零售均价环比稳中下跌
1-11月,全省水果单月价格呈震荡起伏走势运行。分月来看,今年2月、5月和9月果价环比均呈稳中微涨;1月、3月-4月、6月-7月和10月-11月果价环比均呈稳中微跌,而8月果价环比持平。
主要原因是:2月正值春节走亲访友时期,水果市场呈供销两旺、量价齐升态势运行;5月迎来劳动节假期,同时月末临近端午前夕,加之天气逐渐炎热,而部分夏季果品处在上市初期,故当月果价有所微涨。6月由于处在梅雨汛期时段,长江中下游多强降雨,今年多地出现汛涝灾害,因此对当月果蔬市场供应等环节及果价走势均有一定影响。
7月的4个周期内,果价呈连续微跌走势运行。主要是应季水果大量上市,西瓜价格“大跳水”、葡萄、菠萝等水果价格也呈跌势,加之应季鲜桃纷纷上市,水果市场总体供应充足、品类丰富,使得整体果价呈稳中下行走势运行。到8月份,水果市场供应平稳、需求渐旺,果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调整。再到金秋9月,百姓的“果盘子”在中秋来临之际日益丰富,石榴、猕猴桃等水果纷纷上市,中秋前后水果市场交易量稳中抬升,在月度周期内整体果价呈连续微涨走势运行。
10月份,天气转凉,国庆期间果市时令水果大面积上市,部分秋果开始进行降价促销,果价整体微跌。到10月后期,苹果、梨、柚、冬枣等应季水果不断上新,市场供需相对平衡,故整体果价稳中微跌。11月份,立冬过后,各地柑橘及特色水果硕果盈枝,砂糖橘、冰糖橙和甘蔗等水果颇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怀化、衡阳的本地冰糖橙和褚橙广受关注。整体来看,月度周期内市场时令水果品类丰富、供应充足,故整体果价继续维持稳中下行走势运行。
监测显示,11月全省水果零售均价10.64元/公斤,环比下跌1.2%。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6跌2涨”,其中,苹果、香蕉、葡萄、柑橘、梨和菠萝价格环比分别下跌1.7%、3.7%、0.6%、2.5%、1.9%和1.4%;西瓜和芒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7%和4.4%。
较2023年11月来看,整体果价同比上涨1.1%。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4跌4涨”,其中,苹果、香蕉、葡萄和梨价格同比分别下跌2.6%、0.3%、0.5%和8.1%;柑橘、西瓜、菠萝和芒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7%、15.7%、1.6%和4.6%。
较2023年1-11月累计情况看,全省果价累计同比下跌3.67%。重点监测的8类果品价格呈“6跌2涨”,其中,苹果、香蕉、柑橘、梨、菠萝和芒果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下跌1.95%、9.81%、3.62%、12.24%、3.46%和1.5%;葡萄和西瓜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上涨0.35%和6.25%。
11月以来,各地气温骤降,特色水果纷纷涌市,而水果市场供需趋于平衡。预计后期全省果价或将呈稳中震荡走势运行。
五、水产品零售均价环比稳中微涨
整体看,今年1-11月,全省水产品价格单月涨跌幅均在1%以内。其中,2月以来,水产品价格连续8个月稳中微涨,直到10月开始由涨转跌,而到11月又止跌回升,主要原因是:
二季度内,4月气温条件利好,来湘游客络绎不绝,加上湖南的“夜经济”持续火热,各地丰富多彩的夜宵多元文化势头带动各大餐企的河蟹、小龙虾等水产消费需求稳步上升。据洞庭虾市南县小龙虾交易中心销售数据,其日销售量可达20万公斤,以此拉动水产品整体价格稳中微涨。5月,天气逐渐炎热、降水充沛,叠加“五一”假期的到来及文旅消费的“火爆”,因此拉动全省餐饮消费稳步激升,水产品整体零售均价随之呈涨。6月,受强降雨及汛涝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各类水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前期减少,加之月末迎来暑期旅游旺季,水产需求提升明显,从而水产品整体零售均价呈涨。
三季度内,7月,暑期休闲旅游迎来“高峰期”,消费需求逐渐释放,而受高温三伏天及台风“格美”影响,水产品的生产、捕捞、运输等环节成本费用相对提高。综合分析,7月水产品整体零售价呈稳中微涨。8月,随着南海海域和东海部分海域为期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结束,多地渔船集中出海捕捞;加之月末大闸蟹“促销热”接踵而至,线上预订大闸蟹礼品卡成为当下“热潮”,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维持稳中微涨走势运行。9月,中秋至月末期间梭子蟹、大闸蟹集中上市,在节日促销的影响下,全省多地水产市场销量稳中呈增,水产品零售均价也随之稳中微涨。
10月-11月,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水产品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旺季。据悉,长沙水渡河市场日均交易量可达532.85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间,大闸蟹的热度依旧不减,其中湖南湘阴打造农旅融合,让食客们畅享了一年中最佳品蟹时节,今年当地“蟹”经济预计总产值超亿元。入冬以来,水产市场供需相比前期逐渐趋于平衡,各品类价格涨跌幅度较小,整体呈微幅震荡走势运行。
监测显示,11月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30.97元/公斤,环比微涨0.1%。重点监测的8种水产品价格呈“4跌3涨1持平”。其中,鲢鱼、草鱼、大黄鱼和河蟹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9%、0.7%、0.7%和2.2%;鲫鱼、大带鱼和对虾价格环比分别微涨0.5%、1.3%和0.7%,而鲤鱼价格较前一月持平。
较2023年11月来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同比上涨4.2%。其中,鲢鱼和对虾价格同比跌幅明显,分别达14.3%和10.5%;鲫鱼和河蟹价格同比涨幅明显,分别达8.4%和13.6%。
较2023年1-11月来看,全省水产品零售均价累计同比微涨0.8%。其中,大黄鱼价格累计同比涨幅明显,达9.49%;而鲢鱼和对虾价格累计同比跌幅明显,分别达12.64%和14.1%。
11月,小雪节气过后,气温虽渐寒,但市场上虾蟹、鲜鱼的货源供应仍较为稳定,居民购买有序,主要品种价格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月末下旬全省海鲜及水产市场各品类价格波动甚微,随着供需格局趋于平衡,预计短期内全省虾蟹及鲜鱼类水产品价格或维持微幅震荡走势运行。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