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扫描
玉溪市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09-26 14:22:28 文章来源: 玉溪市商务局 作者: 市场科

2021年以来,我市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供应充足,但猪肉价格一路下跌,且跌幅较大,目前生猪收购价、猪肉批发价和零售价均下跌至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的最低点。从我市近期猪肉价格运行情况来看,我市猪肉价格下跌势头减弱,近两周价格基本趋稳。

一、我市猪肉市场生产供应情况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20年我市肉猪出栏数约140万头,而我市居民每年猪肉消费约60-70万头,不到出栏数的一半,多生产出来的猪肉要靠销往市外来消化。2021年上半年,生猪存栏107.8万头,同比增长15.6%,肉猪出栏81.5万头,同比增长14.9%。从我市生猪生产数据来看,我市生猪产能充足,猪肉保供有余。

二、今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运行情况及下步预测

2021年初,我市生猪收购价37元/公斤,白条猪批发价46.00元/公斤,精瘦肉零售价59.80元/公斤,五花肉零售价51.98元/公斤。目前我市生猪收购价下跌到12.50元/公斤,相比年初下跌66.22%,白条猪批发价18.00元/公斤,相比年初下跌60.87%,精瘦肉零售价31.53元/公斤,相比年初下跌47.27%,五花肉零售价21.60元/公斤,相比年初下跌58.45%。虽然我市目前猪肉市场行情低迷,但猪肉价格基本企稳。随着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相继来临,加之秋、冬两季肉类需求相对增加,猪肉价格应该会回暖上涨,但受国内整体环境的影响,上涨幅度不会太大。

三、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原因分析

2021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国内产能恢复,市场供应充足。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全国大量捕杀生猪,养殖户不敢养殖,造成全国猪肉紧缺,价格一路高涨。2020年初出现全国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猪肉价格又一路上涨。猪肉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刺激着养殖户加大养殖投入,随着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猪肉价格开始回落。农业农村部9月1日发布会公布,我国生猪产能完全恢复,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副部长马有祥在发布会上还呼吁“近期(猪肉价格)下跌非常快,也希望大家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市场规律一直都是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而且是越紧缺越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而且是越过剩越下跌。

二是我市供大于求,外销难度增大。我市生猪产能一年肉猪出栏数约140万头,而我市居民每年消费猪肉约60-70万头,不到出栏数的一半,多数猪肉要靠外销。2019年国内多省出现猪肉短缺,我市猪肉大量外销,猪肉价格也水涨船高。随着国内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猪产能得到恢复,市场供应充足,猪肉价格下跌,猪肉外销难度增大。

三是消费需求变化,猪肉消费减小。因猪肉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运行,居民肉类消费转向其他肉类如鸡鸭鱼等,这些肉类价格还便宜较多。加之夏季天气炎热,脂肪较多的猪肉需求减少,一定程度上也造成猪肉价格下跌。还有一方面的原因,也源自消费市场,当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就不再满足于猪肉的消费,在饮食结构上出现了多层次的变化,在餐桌上的其它肉类如牛肉羊肉等的比例也逐步增加。

四是国内价格影响,难以独善其身。国内猪肉市场今年以来,价格也是一路下跌,国内持续两年的“猪坚强”现在终于趴下来,风光不再。受国内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我市猪肉市场难以独善其身,难保一枝独秀。

四、对策建议

一是正确引导企业,减少养殖投入。猪肉市场已经供大于求,价格一路下行,利润越来越薄,引导散养户加入合作组织,减少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淘汰小户,剩下大户”是市场的一个规律,对于生猪养殖行业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提升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水平,规模化企业将逐步增多,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行业管理将得到规范,生猪产业链将更加健全,养殖户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得以加强。

二是建立收储制度,增加肉类加工。我市猪肉储备还有提升空间,加大对代储企业和肉类深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猪肉价格的下挫虽然目前有所放缓,但这个趋势可能具有长期性,所以建立收储制度,增加猪肉深加工很有必要,以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大量收储来应对市场现状,然后等待机会,等价格回暖后,再将猪肉投入市场,既缓解了产能,又确保了价格。通过猪肉深加工,既解决了猪肉产能过剩问题,又提高了猪肉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开拓市外市场,加大外销力度。我市生猪产能远远高于本地市场需求,但目前猪肉外销情况乐观,要解决本地产能过剩问题,必须要将过剩的猪肉卖出去。我市农产品外销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蔬菜和水果远销国内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大猪肉的外销力度,减轻我市猪肉市场压力。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将本地猪肉销出去。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