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扫描
上周北京市蔬菜价格走势分析(2021.10.16-10.22日)
2021-10-27 11:08:12 文章来源: 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 重点企业监测部

据监测的批发市场销售数据显示,上周,北京市场蔬菜价格继续上涨。

10月22日,北京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74元/公斤,比前一周同期(10月15日)的3.31元/公斤上涨12.99%;比去年同期的2.47元/公斤上涨51.42%。周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前一周末,价格同比上涨27.80%,上周末同比涨幅明显放大。

上周蔬菜价格继续上涨,上涨的原因仍然是前期连续降雨造成的后续影响。目前从产地反馈回来的消息表明,今年北方产区秋季蔬菜受到秋雨的影响,受损严重,减产明显。有的种植户反映,今年秋季蔬菜的种植面积是比较大的,前期的长势也是比较好的,因为秋季的连续降雨,降雨量达到历年同期的极值,使得北方产区秋季蔬菜受淹现象普遍,地里蔬菜存量大幅度地下降。

上周,鲜嫩蔬菜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一些小品种的叶类菜,如香菜、茴香、油麦菜、散叶生菜、苦菊、小菠菜、小白菜等,地头收购价达到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高价。这部分北方产区的蔬菜在新一茬新菜上市之前,供应短缺的现象难以扭转。

市场的商户最早启动南菜北运,西菜东进的。先是到甘肃、宁夏、陕西收购菜花、西兰花,到现在,把当地的菜花也收购殆尽;到云南收购团生菜、小油菜、油麦菜,到现在,多地的收购商也到那里收购,使得当地的这些蔬菜也供不应求。到本周,只有广西、福建的豇豆、广东的韭菜供应还能够有保障,但是多地的收购商也到那里收购,那里的这些蔬菜价格也被抬高。

上周,由于降雨减少,光照充足,北方大棚生产的黄瓜、圆茄、长茄的产量有所回升,价格也出现松动。但是由于降温,大棚西红柿成熟时间延长,比较通俗地讲就是秧上的西红柿不变红,采摘量下降,价格有些上调。

据市场的商户反映,秋季蔬菜短缺已成定局,冬季蔬菜一般需要到11月上中旬才能形成批量上市条件,蔬菜供应短缺的现象还要继续延续一段时间。北方大棚生产的冬季蔬菜由于定植时受到棚内积水的影响,定植时间有所推迟,上市期也会推迟一些。

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菜价居高不下的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扭转,11月中旬前后供应偏紧的局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商户们正在动员商户积极到产地收购蔬菜,扩大收购的范围,尽力增加收购的数量,努力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