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扫描
2019年桂林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2020年一季度稳消费措施
2020-03-18 09:17:40 文章来源: 桂林市商务局 作者: 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

2019年,桂林市商务局在自治区商务厅和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消费工作,奋力激发消费需求增长。1-3月、1-6月、1-9月、1-12月桂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5%、8.9%、9.1%、10.0%,增速在全区的排位由第5位前进到第2位再到第1位,桂林市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

一、2019年桂林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2019年桂林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2月,桂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5.2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0%,增速在全区排首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11.4%、7%、17.7%。

(二)分城镇、乡村消费情况。2019年1-12月,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34亿元,占全市的82.3%;比上年同期增长9.8%。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87亿元,占全市的17.7%;比上年增长11.1%,增速比城镇快1.3个百分点。

(三)分商品零售、餐饮收入情况。2019年1-12月,商品零售910.29亿元,占全市的83.1%;比上年同期增长9.2%。餐饮收入184.92亿元,占全市的16.9%;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增速比商品零售快5.1个百分点。

(四)分类商品零售增长情况。2019年1-12月,桂林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3类实现增长,占比约为60%,其中:中西药品类、其他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书报杂志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5%、21.8%、20.3%、15.7%、14.2%、11.5%、11.4%、9.9%。

二、当前稳消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

(一)原有困难。一是从宏观看,消费市场整体需求比较疲软,2019年全国、全区、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二是从桂林本地消费形势看,零售业、住宿业面临的挑战比较突出。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面临的新困难。2020年开年以来,尤其是2020年春节以来,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经营不同程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是批发业中的石油行业因自驾出行减少、客运减少、工地开工少等原因销售明显下滑;钢材、黄金等行业客源少、交易量低。二是零售业中的商场除超市外,百货区、家电区客流稀少,家电销售企业实体店客流少、线上下单少,汽车经销企业(4s店)2月中旬前基本处于停业状态且复工营业后客流少。三是住宿业复工营业企业少、客源少、订单退单多,现无大型会议会务接待。四是餐饮业春节期间客流量减少,春节后大多处于停业状态,目前复工企业少,且所有复工的企业现无法提供堂食,仅提供线上下单、外卖派送服务,堂食的恢复视疫情及相关部门规定执行。

三、2020年一季度稳消费工作措施

(一)2020年元旦至春节前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组织商场、超市、家电、汽车等龙头企业开展“子鼠迎新春贺新年联合大促销活动”,并在《桂林晚报》、桂林生活网刊登活动公告让广大消费者知晓。

(二)2020年春节以来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及桂林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及时成立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指导开展各项具体工作。二是为了保障供应,策划组建了“桂林应急销售网、货源网、配送网”,确保货源找得到、运得出、供得上。三是按照自治区商务厅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动态监测,并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了生活必需品底数和市场供应动态。四是积极为商贸企业争取疫情防控物资并分发到相关企业,努力寻找对接疫情防控物资货源,为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保持营业和其他行业复工复产提供基础。五是落实自治区及桂林市关于做好商贸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精神,加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等重要流通场所复工复产指导,督促落实商贸流通领域重点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十严格”具体要求。六是深入各县(市、区)大型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超市、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深入调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输、物流等困难和问题。七是起草印发了《桂林市应急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操作细则》和组织修订了《桂林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并组织了演练。

(三)落实自治区及桂林市关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政策措施。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6号)文件精神,按照《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市政规〔2020〕3号)文件要求,加强企业服务,做好商贸领域相关工作。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