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2年1-11月全省重要生产资料销售均价环比跌多涨少。监测样本大类呈现3涨4跌的态势,其中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上涨;钢材、成品油、化肥、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具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钢材市场价格先涨后跌,刷新全年最低纪录
(一)2022年1-11月全省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年初,在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供应缺口加大、重大项目靠前发力集中开工带动需求预期增强以及俄乌冲突引发海外钢价大幅上涨的影响下,全省钢材市场预期普遍较乐观,一季度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涨。
进入4月份,因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上海疫情管控后,钢材需求下降明显,一季度市场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复存在,钢材库存去化缓慢,自4月底开始钢材库存已开始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5月钢材价格基本跌回今年2月水平。随着疫情明显好转以及稳经济政策密集出台和细化落地实施,政策释放出强烈的稳经济信号,影响下游需求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解除,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政策效果显现尚需时日。
进入6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下游需求疲软,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环比继续下降,钢材库存累库明显,高炉、电炉开工率双双回落,钢价下跌。
7月在需求疲弱以及原燃料价格成本下降的影响下,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快速下跌,跌幅加大。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窄幅震荡,市场库存连续下降,高炉、电炉开工率继续双双回落,钢价回落至全年最低水平。
8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先扬后抑,总体下跌,跌幅明显趋缓。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连续三周回落后上升,市场库存连续下降,降至近四年来同期最低水平,钢厂厂内库存连续两周增长。
9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稳中有跌,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环比均明显好转,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高炉、电炉集中复产导致市场供应呈增长态势。
10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回落至全年最低点。国庆长假期间以放假休市为主,成交零星。节后终端需求释放不及预期,成交量持续回落,呈现“旺季不旺、心态谨慎”的特征。需求回升力度不足依然是导致钢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因素。钢厂高炉、电炉开工率连续四周回落,市场订货不积极,钢材市场库存持续下降。
11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继续震荡走低。需求疲软和信心不足是制约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2022年1-11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最低点为11月13日4428.9元/吨,最高点为4月24日5485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056.1元/吨,跌幅19.25%。
(二)钢材市场价格下跌至全年最低点的原因分析
一是下游需求放量不明显,市场成交清淡。一方面,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压力加大,下游需求恢复不佳,且对资源运输造成一定抑制,对实际需求以及市场心态均产生影响,市场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与钢铁行业相关联的房地产投资表现依然较弱。诸多不确定因素对钢材市场需求预期影响较大,市场心态趋谨慎;
二是钢厂出厂价格下跌幅度扩大。由于钢厂减产力度加大,原材料供需边际走弱。原燃料价格承压震荡,铁矿石终端需求依旧疲软,库存继续累库,价格下行压力较大。钢坯、废钢价格震荡运行,焦炭价格稳中有跌。受此影响,11月涟钢对湖南地区螺纹钢出厂价格累计下调130元/吨,对冷轧板卷出厂价格累计下调150元/吨,对热轧板卷出厂价格累计下调170元/吨。湘钢对湖南地区螺纹钢出厂价格累计下调210元/吨,对高线出厂价格累计下调240元/吨,对中厚板出厂价格累计下调100元/吨。
(三)对后期全省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利好下游需求。疫情防控20条措施发布,有利于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市场需求恢复,提振市场信心;
二是实施适度降准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方面,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为市场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保交楼支持力度加大。据了解,工行等6家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为部分房地产企业提供超过1万亿的意向融资,总体宏观氛围偏乐观;
三是钢厂减产力度将加大,产能释放增速将放缓。受采暖季来临以及冬季环保安监趋严影响,钢厂按惯例将扩大减产范围。钢厂产能释放增速位于下降通道,今年1-10月粗钢产量同比降幅超10%,叠加钢材出口超预期,供需矛盾将有所缓和;
四是下游需求将保持一定韧性。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环比改善。进入11月份,经济回稳向好局面不断矾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增速环比上升,位于年内最高水平,反映到市场上表现为建筑钢材成交量明显恢复,处于较好水平。另一方面,制造业、汽车行业用钢增势明显。10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制造业增速改善。12月下游工地和项目为完成今年的实物工作量将存在赶工期可能,届时钢材需求将呈现翘尾行情可能性大;
五是原燃料价格将总体保持高位震荡。随着冬储窗口临近,钢厂或将增加原燃料储备,对原燃料价格形成支撑。
综上所述,当前全省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将趋于改善,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不具备持续性。年底前全省钢材市场需求存在较强韧性,在环保限产、检修增多以及行业利润下行的影响下,钢材产能释放增速高位回落。后期钢厂减产力度以及赶工期执行情况是影响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考虑到目前钢材市场库存低于往年同期,处于较低水平,钢材现货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下跌动能,预计12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将震荡上扬。
二、煤炭市场价格高位回落
(一)2022年1-11全省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1-11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高位回落。1月走势表现较平稳;2月呈现高位回落、大幅波动的态势;3月高位震荡,波动减小,创近四个月新高;4月单边下跌,价格中枢呈现已达阶段性顶部的迹象,煤炭需求淡季特征显现,市场供需紧平衡格局有所缓和;5月市场交投情况尚可;6月基本保持在今年最高水平附近徘徊,趋于稳定;7月小幅下跌,保供稳价政策下煤矿基本以兑现长协合同用户需求为主;8月继续下跌,需求攀升,电厂日耗高位,全省电厂日均耗煤较去年同期增长16%左右,煤炭市场供需高位紧平衡持续;9月小幅上涨,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煤价上涨主要受下游非电行业用煤需求量增强带动;10月继续上涨,基本面偏强,电厂库存下降较快;11月稳中小幅上涨,电厂存煤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已超去年同期水平。
2022年1-11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最低点为2月20日1132.78元/吨,最高点为10月30日1301.33元/吨,创1-10月新高,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68.55元/吨,涨幅14.88%。
(二)当前全省煤炭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从供应端看,全省煤炭储量在5亿吨以下,位于全国中等偏低水平,煤炭供应主要靠山西、陕西、新疆煤补充。自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增产增供政策逐步落实到位以来,全省煤炭供应趋紧的局面明显改善;
从需求端看,季节性旺季来临,煤炭需求持续旺盛。今年全省水力发电量同比大幅减少,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消费缺口进一步增大,对煤炭的需求同比增加。年底前稳经济稳增长预期逐步恢复以及全国全面进入供暖季,煤炭日耗将持续上升;
从库存端看,电厂存煤回升,可用天数约20天左右,保持在合理水平;
从运输端看,运输能力恢复,煤炭供应得到保障。10月煤矿检修增多、运力紧张,随着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利好运输业,煤矿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工率回升,运力恢复。
(三)对后期全省煤炭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煤炭供给释放保持平稳态势,电厂库存处于高位,为迎峰度冬进行储备;
二是电煤中长协合同签订更加广泛和细化,有利于煤炭价格进一步稳定。根据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工作方案,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量由26亿增至29亿。且规范价格,电煤和供热用煤要严格执行各省出台的限价要求,且由政府进行监管。这些措施有效弥补了煤炭旺季时长协煤无法覆盖生产用量,需增加市场煤采购量,从而导致煤炭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煤炭价格。2023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已提前展开,为电煤保供稳价和供需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全省工业用煤增速放缓。下游钢铁、建材、化工行业减产降负意愿增强、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等,对煤炭的需求减弱,导致对原燃料工业用煤采购节奏普遍放缓,对煤价的支撑力度减弱;
四是省内煤炭运力逐步恢复正常,煤炭供应趋紧局面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煤炭仍将是近几年最大的电力来源。根据国家发改委于10月31日印发的《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发电和供暖用煤企业才能得到中长协支持,同时允许部分煤炭经销商合法合规加价销售中长协煤炭。由此可见,在煤炭长协价格与市场价格价差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有可能导致中长协价格上调。预计12月全省煤炭市场价格将呈高位震荡偏强态势运行,上涨与下跌空间均有限。
三、成品油市场价格围绕年平均价震荡运行
(一)2022年1-11月全省成品油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1-11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新高后回落再围绕年平均价震荡运行。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截至11月,2022年成品油共经历了二十二次调整,呈现“十三涨八跌一搁浅”的格局。涨跌互抵后,汽油价格累计上调1470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上调1.15元/升。柴油价格累计上调1415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上调1.2元/升。市场购销平淡,汽柴油价格走势分化,表现为汽弱柴强的格局。
2022年1-11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最低点为1月2日8487.07元/吨,最高点为6月19日10922.82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2435.75元/吨,涨幅28.7%。
(二)成品油市场价格冲高回落、窄幅震荡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兑现的影响;
二是汽柴油需求走势分化。汽油供需面缺乏明显利好,疫情持续抑制汽油需求,物流运输受限,市场成交延续清淡态势。柴油出口环比增幅明显,市场现货供应偏紧,需求相对稳定;
三是成品油供应逐步回升。11月炼厂检修基本结束,产量缓慢回升,库存高位,资源供应呈增长趋势。11月中下旬以来,炼厂平均开工率保持在77%左右,较10月上升2.5%,且近期大部分炼厂无检修计划。
(三)对后期全省成品油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国际原油大幅减产计划进入执行期,原油供应将收紧,原油价格存在上涨预期,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支撑;
二是炼厂开工率平稳,库存保持在中等水平;
三是成品油需求向好预期增强。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颁布,有望拉动成品油需求逐步回升。汽油需求转好,基建工程、物流运输对柴油需求支撑力度增强。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基本面偏弱。成品油供应较充足,尽管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但民众出行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尚需时日,预计12月全省成品油市场价格将震荡下跌。
四、化肥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后高位回落,进入下行通道
(一)2022年1-11月全省化肥市场运行情况
受原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用肥需求旺盛、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带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省化肥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总体处于上升通道,呈现产量小幅增加、需求大幅增长、进出口量同比减少以及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特征。
进入7月,全省化肥价格呈下跌态势,化肥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化肥市场购销景气度不高,备肥意愿较低,下游以刚需成交为主。
8月全省化肥价格继续呈下跌态势,淡季市场需求减少,下游备肥积极性不高,以出货套现为主。
9月全省化肥价格继续呈下跌态势。市场保持刚需采购,以降库存为主,成交活跃度环比稍有回升。后半月因秋季肥市场主要以氮肥、磷肥为主,钾肥、复合肥需求相对减少,化肥各品种走势分化,氮肥、磷肥价格上涨,钾肥、三元复合肥价格下跌,氮肥价格上涨对整个化肥市场有提振作用。
10月全省化肥价格继续呈下跌态势。10月是化肥销售淡季,农业方面观望情绪较浓,工业方面缺乏明显需求支撑。由于原燃料价格波动幅动较大,肥企多按订单生产以降低风险,市场库存保持低位水平。化肥各品种中,氮肥供需紧平衡,涨价压力犹存;钾肥由于国际需求强劲后续价格还有上涨空间;磷肥价格供需总体趋紧,价格波动相动较小。10月也是化肥冬储时期,但由于化肥价格不稳定,市场冬储积极性不高,观望气氛较浓。
11月全省化肥价格继续下跌。自今年7月份以来,化肥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受买涨不买落情绪影响,今年秋季肥采购不积极,市场需求不温不火,心态谨慎。化肥各品种走势分化,氮肥价格表现强势,下游采购积极性较高,走势超预期,磷肥、钾肥、三元复合肥价格继续下跌。氮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为化肥冬储、出口好转以及水稻追肥等需求推进,其他肥种则受需求偏淡影响,价格下跌。
2022年1-11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最低点为1月2日2984.86元/吨,最高点为7月3日3620.36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635.5元/吨,涨幅21.29%。
(二)化肥市场价格冲高回落的原因分析
一是冬储市场还未见明显启动迹象。当前秋季用肥已到尾声,市场购肥情况较少,叠加当前已到化肥冬储时节,但由于今年化肥价格呈下跌趋势,市场普遍持观望态度,造成冬储市场积极性不高,启动缓慢;
二是市场需求减少。目前正值化肥需求淡季,且全省全面推广使用配方肥、有机肥,化肥减量增效效果显著,对化肥的需求不旺盛;
三是全省化肥产量保持增长态势。全省2022年1-7月化肥产量约4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2.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5.5%,增速较同期全国高29%。由此可见,全省化肥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总体宽松。
(三)对后期全省化肥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氮肥价格上涨持续性不确定。当前正值化肥传统淡季,实际用肥较少,若冬储后劲不足,则氮肥价格也将随之波动;
二是原燃料价格走势不确定。原燃料价格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较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三是市场心态不确定。今年上半年全省化肥市场价格受原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用肥需求旺盛、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带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总体处于上升通道。然而进入7月份后,化肥价格持续走弱,化肥市场购销景气度下降,备肥意愿较低,下游以刚需成交为主,秋季肥市场旺季不旺,市场心态不稳。
综上所述,市场需求量不足仍然是制约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后期全省化肥市场受供需基本面、原燃料价格走势、市场心态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预计12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将以窄幅震荡调整为主。
五、水泥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后触底反弹
(一)2022年1-11月全省水泥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1-11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持续下跌后触底反弹。1月水泥价格持续下跌;进入2月跌幅加大,2月下旬小幅反弹后继续呈下跌态势;3月持续下跌,跌幅趋缓;4月旺季不旺,需求疲弱,行业出货量同比下滑25%左右,库存走高;5月跌幅加大,水泥价格已降至2020年同期水平,全省水泥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低位置;6月受需求启动不及预期和行业竞争压力加剧影响,全省水泥价格整体呈下跌走势,水泥生产企业大部分基本满库停窑;7月继续下跌,水泥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成交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7、8月是水泥行业消费淡季,7月全省水泥销量较4、5月份减少了近50%,相比往年同期减少近40%,水泥需求弱稳运行。截至7月,今年水泥市场价格总跌幅达每吨191.13元,跌幅35.5%,已跌至成本线附近;8月水泥价格继续下跌,市场供需双弱,全省水泥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属偏低水平。截至8月,全省今年水泥产量创近11年来新低,同比下降15.5%。市场需求明显减少,销量同比下降40.67%左右,水泥销售均价下降35.48%左右;全省水泥价格自去年11月达到656.27元/吨的历史高点后开始持续回落,至2022年8月创下345.59元/吨的年内最低点后止跌回升,但较去年同期仍下跌6.2%;9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呈上涨态势,市场呈现“需求回暖、成本高企”的特征。全省水泥生产企业窑线基本全部处于停产状态,但市场需求不及去年同期水平;10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继续呈上涨态势,四季度是水泥季节性消费旺季,市场价格已进入上升通道。市场供应收窄,市场库存低位。需求环比回升,处于今年最高点。水泥行业四季度在错峰生产、项目施工落地进程加快、原燃料成本上升等诸多利好因素支撑下将呈现量价齐升的格局;11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继续上涨。10月份以来,全省水泥价格缓慢上行,持续回暖。全省今年1-9月份水泥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创近十年来的最低值。水泥外发量增加,市场库存呈下降态势。错峰生产控制供应端输出维持市场供需关系弱平衡以及生产成本增加是水泥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
2022年1-11全省水泥销售均价最高点为1月2日538.7元/吨,最低点为8月7日345.59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93.11元/吨,跌幅35.85%。
(二)水泥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后反弹的原因分析
一是水泥需求持续回暖。水泥行业周期性不明显,下游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等。临近年末,部分在建项目赶工期,需求有所提升。房地产行业稍有起色,全省首个“保交楼”项目顺利交房;
二是水泥生产成本上升,对水泥市场价格支撑作用增强。近期煤炭价格上涨,水泥生产成本上升;
三是水泥行业供应缩减预期再度提升。进入11月,水泥行业陆续迎来冬季错峰生产,继续实施或延长停窑时间的可能性大。
(三)对后期全省水泥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央行、银保监会11月23日公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利好地产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叠加部分项目处于年底赶工期阶段,水泥需求恢复预期增强;
二是错峰生产力度加大。全省今年10月中旬水泥企业就已开展错峰停产计划,较往年停产力度加大,停产时间延长。水泥总供给量持续下降,有望缓解水泥企业库存压力;
三是市场风险意识增强。前期水泥市场价格上涨,市场聚集了一定的风险,市场操作趋谨慎;
四是竞争激烈。湖北、江西等外来水泥对湖南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且已形成了较固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群体,水泥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上涨动力不足。
综上所述,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拖累,水泥行业今年并未出现传统“金九银十”需求明显提升现象,相反较去年同比呈下降趋势,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水泥需求的恢复程度依然是当前水泥价格能否持续保持上涨态势的关键因素。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年底水泥行情仍不容乐观,但较11月将有所改善,预计12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