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国内月报
陕西省咸阳市2021年4月份消费市场运行分析
2021-05-26 15:23:39 文章来源: 咸阳市商务局 作者: 消费促进科

4月份以来,咸阳市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整体运行平稳,商品销售收入和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去年疫情期间相比翻倍,与2019年同比稳定上涨。根据我市监测系统显示,4月份监测的样本企业营业总额实现41120.47万元,同比上涨109.7%。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4月份以来,因咸阳市疫情防控稳定,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各大超市销售额同比涨幅一般,非必需品销售回稳,商场、餐饮类企业营业额同比大幅上涨。

(一)粮油类食品类销售额稳步上涨。

根据监测样本企业数据显示,4月份各大型超市中粮、油、肉、蛋等“米袋子”、“菜篮子”商品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货丰价稳,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小幅上涨4.88%。受天气和清明节影响,4月份蔬菜、水果、蛋类销售额同比涨幅明显,均达到20%以上,肉类、粮油类均有所下跌,其中禽类下跌15.57%,肉类下跌12.39%,猪肉销售额同比上涨37.5%。

(二)家电手机、服装首饰类商品涨幅明显。

今年四月份,各大商超积极配合全市“享美好生活”消费促进活动,结合清明节和五一到来之际,开展满减券,打折,旧衣回收公益行,踏青换花礼等促销活动;咸阳市国美、苏宁等各大家电卖场组织各类惠民促销活动,消费促进效果明显。根据各大商超据监测企业数据显示,家电类同比涨幅达1327.45%,其中电视机同比达2128.88%。移动通讯类同比增长391.19%,金银珠宝同比增长65.02%,服装类同比增长30.4%,烟酒同比增长23.43%,汽车同比增长21.75%。

(三)餐饮企业恢复正营业。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咸阳市销售总额同比达87.38%。随着气温上升,疫情防控不断向好,咸阳市餐饮企业已全面恢复正常营业。以会议、大型聚餐为主的酒店业务大幅回升,基本稳定,销售额同比翻倍。随着人们疫情防控意识增加,人们更倾向于本地旅游,四月份以旅游为主的马嵬驿、袁家村的餐饮企业销售额同去年同期相比稳定上涨,市区的商业街餐饮运营火爆。

(四)生活必需品价格略有下跌。

根据监测系统显示,咸阳市生活必需品中30种商品价格环比上涨,占27.52%,76种商品价格下跌,占69.72%,3种商品价格持平,占2.76%。其中,涨幅超过40%的有0种,占0.0%,涨幅在30%-40%之间的有0种,占0.0%,涨幅在20%-30%之间的有2种,占1.83%,涨幅在10%-20%之间的有1种,占0.92%,涨幅低于10%的有27种,占24.77%。其中猪肉、蔬菜零售价格连续下跌,环比跌幅分别为3.65%、6.69%,粮油零售价格基本稳定,环比波动均不超过1%。

(五)重要生产资料稳中有升。

与3月份价格相比,4月份监测的四大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钢材环比上涨达10.8%,汽油零售价格环比上涨3.3%,煤炭环比上涨2.3%,化肥微涨0.1%。

二、原因分析

(一)随着天气转暖,全国疫情防控稳定,各商贸企业己恢复正常运营,加之今年市政府不断推出各项扶持企业和惠民政策,消费促进力度较大,消费促进效果较好。

(二)4月份,咸阳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各类应季蔬菜水果上市,肉蛋类属销售淡季,价格总体呈下跌态势,受清明节和五一劳动节促销影响,咸阳市生活必需品价格降幅有所趋缓。

(三)受国际形势影响,成品油价格上涨,近期铁矿价格不断上升导致钢材价格涨幅明显。

三、建议和对策

(一)咸阳市因临近西安,交通便利,节日期间市民去西安购物较多,导致我市的部分消费群体尤其是高档消费群体的流失,从而影响我市消费市场的部分增长。

(二)建议发掘我市旅游优势资源,推动地方餐饮活动,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我市消费品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繁荣。

(三)随着咸阳市各商贸企业逐步恢复正常运营,消费维权问题逐步凸显,需政府各部门做好相关监管工作,营造好的消费环境,提升顾客消费体验和购物意愿。

四、后期市场预测

(一)随着季节的交替,咸阳市气温逐渐升高,预计五月份份空调、冰箱等纳凉家用电器的销量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考虑随着五一节假日的临近和延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咸阳市本地旅游消费和餐饮消费,预计5月份咸阳市服饰、烟酒饮料等商品销售将稳定上涨,餐饮类销售额大概率大幅上升。

(三)随着蔬菜、水果的各类应季品种上市,预计水果蔬菜价格稳步下跌;因当前为肉类淡季,加之生猪集中出栏,供大于求,猪肉价格还有部分下跌空间;当前粮油供需平稳,预计粮油价格将持续稳定运行。

(四)近期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工程施工量不断增加,钢材原材料价格上升,预计未来钢材价格还有一定上涨空间。随着农耕的结束,预计后期,我市化肥价格将有下跌的可能。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