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品质化消费需求,将高端消费留在绵阳,市、县(区、园区)两级商务部门共同发力,大力推进首店经济发展。在政策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精准服务等措施合力助推下,首店经济取得良好发展态势。
开放包容,首店经济发展成绩喜人。绵阳市积极培育“首店经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提速绵阳首店经济发展,持续释放城市商业活力,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在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不断贡献着以首店经济为重要内容的新消费力量。近年来,雅诗兰黛、兰蔻、迪奥、SK-II等30余个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和MICHAEL KORS、COACH、APM、潘多拉等20余个轻奢品牌相继入驻绵阳,还引进了海底捞、奈雪的茶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我市品牌首店主要以生活美学体验护理、国际潮流服饰、设计师品牌、餐饮品牌为主,体现了城市消费新趋势,满足了居民国际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在川内除成都之外城市中位居榜首,为绵阳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强化政策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绵府发〔〔2021〕17号)明确将首店经济纳入政策,支持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绵阳开设开设首店,部分县市区(园区)也出台了支持首店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涪城区出台《涪城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城市综合体、大型商场、特色街区等运营管理单位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单一品牌首店引进最高补助金额可达10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设立首店服务“绿色通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范围内,对品牌首店入驻和开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土、规划、建设、工商、消防、质监、市政市容等行政审批事项开启“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限,加快开业进程,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首店服务机制,实施精准服务。对品牌首店实施全天候服务,及时解决经营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促进品牌首店落户绵阳,并发展壮大,提升品牌对的消费吸附能力。对有选址需求的国际首店、亚洲首店、中国首店、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品牌所属企业或授权代理商,由政府相关部门点对点指导和对接商业设施产权人,优先支持品牌首店入驻城市综合体、大型商场、特色街区;积极支持在绵首店品牌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贸易促进、商品交易、博览等专业推广活动,对符合条件的首店品牌所属企业或授权代理商,在展会经费补助上面给予重点支持;对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业综合体、商业运营机构等开展的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型新品发布活动的宣传推广、场租和展场搭建等给予一定的成本补助;适度放开政府资源,开展首店整体形象宣传推广,鼓励标志性建筑业主利用外立面景观进行宣传氛围营造,依托公交、出租车、车站等资源,提高在绵首店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加强培育指导,鼓励实体零售业提档升级。为了适应当前消费升级趋势,市、县(区、园区)两级商务部门积极引导万达、百盛、新世界等购物中心不断体提档升级,一批国内外原创品牌、年轻潮牌首店接连入驻绵阳,新兴品牌与传统品牌借助集合店、主题店、限时店、概念店等独特消费场景,为绵阳市民提供了新鲜感、获得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活力。同时,积极培育绵阳本地品牌,鼓励本地品牌创新发展,特别是化妆品、餐饮类、零售类品牌,催生了多家本土特色主题店、网红打卡店。美乐化妆品、紫金湾、六月雪、家福来电器、汇星商业等品牌企业扎根市内并辐射川内外,促进了城市商业繁荣发展。2021年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89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22.1%。
商务预报移动客户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下载商务预报APP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预报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请同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预报”。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预报)”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