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系统显示:7月份我省汽车销售额112614.83万元,同比下跌20.88%,环比减少64.11%。其中乘用车销售额79398.23万元,同比下跌23.08%,环比减少71.41%。
7月份汽车同比环比均出现较大降幅,一是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兑换受限影响,二是消费者趋于理性,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去年5月份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启动以来,汽车销售整体表现向好,针对市场压力,汽车行业价格竞争加剧,相关资料显示,2025年汽车价格情况呈现出结构性分化趋势,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市场份额出现明显收缩,5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占比从2023年低点回升至4.3%。综合来看,价格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显著,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面对价格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做为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巨头的比亚迪于7月初率先叫停"限时一口价"促销政策,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开挥手告别价格战,这些标志性事件似乎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随着价格战的暂时停歇,汽车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价格厮杀转向产品力、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的综合较量。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7月作为传统消费淡季,在缺少价格刺激的情况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不再单纯被降价所吸引,而是综合考虑产品力、品牌价值与长期使用成本。从各家车企公布的7月销量数据来看,车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大关,新势力阵营重新洗牌。这一转变背后,是市场成熟度提升与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双重驱动。对于车企来说,比亚迪、上汽、吉利等头部企业通过多线布局保持领先,而新势力中零跑、小鹏等凭借差异化技术路线实现高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增程技术红利逐渐消退,理想汽车的销量下滑与零跑C16增程版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消费者对“低成本长续航”需求的转移。
据了解,7月份,陕西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增长态势。自主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自主车企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化布局持续领跑;新势力阵营则迎来洗牌,头部企业竞争白热化。从市场策略看,自主车企更注重全价格带布局和全球化拓展,比亚迪、吉利汽车等企业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同时加速海外市场渗透;新势力则聚焦细分市场突破,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以高性价比车型快速上量,小米汽车凭借生态优势打开市场,理想汽车、蔚来则在高端市场探索差异化路径。随着8月份小鹏全新P7、吉利银河A7、岚图知音等新车陆续上市,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近期,国家明确提出要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并出台若干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新举措。随着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将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