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四川商务预报

四川宜宾屏山县2020年服务业运行分析

文章来源:宜宾市商务局   作者:陈军吉   发布时间:2020-12-31 16:14:55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8 亿元,增长-1.5%,列全市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1至9月服务业增加值23.03亿元,增长4%,增幅列全市第一,离目标任务尚差0.6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增长能达到6%左右。

    (三)外贸进出口总量。1至11月我县外贸进出口总量为1.2993亿元,增长31.7%,已完成目标任务,排名全市第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一是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政府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服务业领导小组和招商专班,统筹推进服务业工作开展。二是新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召开6次服务业扶持政策宣传会,完成20户个体、14户企业入统申报工作,元月10日前将再次组织2户企业申报入统,明年有望大幅提升我县服务业(社消零)指标数据。三是按照“及时、高效、接地气”的原则开展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平台经济初见成效。2019年末我县出台了《屏山县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屏府发〔2019〕26号),通过政策吸引县外平台企业来屏发展,截至目前已有4家平台经济主体进驻屏山,成立平台企业7户并均已开展业务,2020年全年累计营业额5.44亿元,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带来强劲动力,1-11月规上盈利性服务业增速261.3%,规上服务业增速220.3%。

    (三)夜间经济加力推进。按照宜办〔2020〕51号文件要求,我县确定鸿正国际商圈为夜间经济示范区。庚及成立了以分管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发展夜间经济相关事宜,通过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引导,到12月中旬,入驻率超过95%,全面完成鸿正国际夜间经济亮化、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形成方便群众夜玩、夜游、夜购、夜宵等夜间消费业态的新模式。

    (四)电子商务持续推动。2020年1—11月网络零售额已达9300万元,全年网络零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增速预计90%左右。2020年全县快递物流业务总量提升明显,1-11月总量54.88万件(不含邮政快递),同比增速54.62%。2020年我县举办了“李上网来屏山茵红李发布会”,通过邀请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水果批发市场、渠道经销商和各级新闻媒体参与,促进屏山茵红李线上线下销售和广泛宣传。全县主要电商企业线上线下共计销售茵红李11307吨,实现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动员县内企业积极入驻扶贫“832”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6家企业入驻,其中23户已实现开店运营,共计实现扶贫产品电商销售收入4300万元,入驻企业数量、销售额均位居全省前列。

    (五)深入推进农产品入统。2020年3月屏山县成立宇桂商贸有限公司,专做农产品销售,截至目前营业额已达2亿元以上,为拉动社消零增速稳步回升提供了主要支撑。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2021年全县各乡、镇、村分别成立国资公司,将全县分散的农产品销售进行全面整合,力争培育出一大批国有限额以上社消零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总量小。由于我县服务业企业存在小而散等现状,绝大多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不到入统限额,导致2020年1至10月我县服务业总量为23.03亿元,比倒数第2位筠连县差20.57亿元。

    (二)产业结构不优。当前我县服务业主要以批、零、住、餐传统服务业为主。商贸、物流、文创、旅游业不发达;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培育困难(今年平台经济入驻弥补了数据,也只是单一的支撑);至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设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等高新现代服务业,基本空白。

    (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由于交通条件(大部分乡镇通达性差)和历史欠账等原因,旅游项目推进困难,旅游服务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一三产、二三产融合程度也较低,今年刚起步。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紧盯指标数据提升。一是持续强化社销零企业入统培育。坚持做到入统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梯次发展思路,做到手中有企业,季度有新增。争取明年新入统15家以上企业,才能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继续开展农产品入统工作。继续坚持把零散农产品销售纳入统计范畴,力争到2021年农产品销售入统达到10家金额超过2亿元;三是强化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强恒丰、润厚、天之华、德恩精工等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大营销力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四是稳步发展平台经济。稳定晨达、翰阳科技、腾扬科技等6家平台经济的运营,按照增减平衡、有进有退的原则,逐步再引进2至3家平台公司,到2021年平台经济营业额达到15亿元。五是保持房地产市场活力,商品房销售做到不流失、不漏掉,稳步增长。六是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性收入增长结构和时段,确保稳定增速。

    (二)打造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体育公园周边、滨江路、马湖公园等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和夜间经济商圈;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业,打造“美味屏山”、“好吃屏山一条街”等特色品牌、街区。力争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汽车产业园、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和农产品集聚区。

    (三)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服务业龙头企业(如知名商业企业项目)和文旅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成功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精心组织办好油菜花节、梨花节、炒青节、彝族新年节等活动,积极探索体育赛事经济。

    (四)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让移动互联网携带智能信息服务走进政务服务,走进群众吃、住、行、游、购、娱、水、电、气、学、医等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