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预报

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五一黄金周 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   作者:市场运行处   发布时间:2021-05-06 13:59:29

  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区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平稳,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据内蒙古自治区商贸流通业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显示:5月1日至4日,全区249家节假日市场监测零售样本企业销售收入204685.17万元,同比上涨31.09%,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涨30.05%;75家餐饮样本企业营业收入6347.27万元,同比上涨55.69%,与2019年同期相比上涨12.57%。

  一、强化市场供应,节日市场货足价稳

  为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全区各级商务部门提前部署,指导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米、面、粮、油、肉、蛋、菜、奶、水果、等节日必需品供应,保证了节日市场货源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质量可靠、价格稳定。

  据监测,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区生活必需品平均价格与节前一周相比,蔬菜、粮食、肉类、食用油零售价格分别下降2.88%、5.51%、8.17%、14.71%;奶制品和鸡蛋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86%和9.53%。监测的30个蔬菜品种中平均价格与节前相比13种上涨、17种下降;监测的11个水果品种中平均价格与节前相比全部上涨。全区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居民节日生活消费保质保量。

  二、线上线下齐发力,促销活动亮点纷呈

  为活跃节日市场、扩大商品销售、营造欢乐氛围,各地商家抓住节日市场契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上,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自治区商务厅组织了“消费促进月”活动,着力打造“亮丽北疆、品质消费”品牌,活动贯通线上线下、涵盖商品服务,面向城市乡村、融合工商文旅,各类消费促进活动300余场,参与企业2189家。

  一是突出多领域融合。不断加强政商银企联动协同,广泛动员大中小微、线上线下、省市县乡、商会协会各类主体,积极促成跨行业、跨领域合作,放大活动效应,培育形成“政府搭建平台、商家丰富供给、全民乐享消费”的消费促进内生新动能。活动期间,呼和浩特市广泛运用腾讯、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策划宣传“欢购敕勒川·最炫青城范”主题消费活动;乌海市联合银联发放100万元电子消费券,开展涉及商超、家电、餐饮、汽车等领域的“乐享消费•约惠乌海”活动;赤峰市充分挖掘文化消费热点,组织开展摩登咖啡节、精酿啤酒节、民谣音乐节、步行街短视频大赛等;呼伦贝尔市电商协会、汽车流通协会组织举办“欢购春潮·驾驭新乘”车展等活动。

  二是突出以节兴商聚市。全区各地紧抓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护士节等重点节日,结合中国品牌日、中国旅游日、博物馆日、地方特色节庆等主题,策划组织系列活动,以节兴商、以节聚势、以节兴市,进一步挖掘消费热点,引领消费潮流,壮大消费能级。包头市组织开展新思维国际汽车博览会、网络直播嘉年华、诗画草原风筝节等;鄂尔多斯市组织举办“5月·趣享季”、“舌尖上的美味、心尖上的母爱、妈妈最美”等节庆活动;呼伦贝尔市开展“多彩夜市24小时生活季”、“呼伦贝尔礼上往来”电商节等;通辽市组织“家电数码展销节”、“春季家居建材惠购月”等;满洲里市开展“饿了么”外卖吃货节、家居家装节等;阿拉善盟举办2021年首届阿拉善机车(摩托车)英雄会美食节等活动。

  三是突出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商家推广直播带货、达人探店、博主种草、用户点评等新方式,通过线上引流带动线下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企业加强合作,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消费新场景、新体验,进一步释放新兴群体、新型消费潜力。锡林郭勒盟各商家结合线上直播引流、线下展示体验等方式,策划开展推介促销、商家折扣、打折赠券等多主题促销活动;包头市依托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电商优势,开展“京东中国特产·包头馆”促销活动等;乌兰察布市活动商家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产品,推出促销优惠,形成消费促进工作合力。

  四是更加注重惠民利民。统筹落实提振大宗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县乡消费等政策措施,鼓励各地为活动定制实折实扣的优惠措施,增强消费的获得感、幸福感。巴彦淖尔市开展民营加油站促销活动,通过银联政策支持,免费为企业安装线上服务平台,预计活动销售额5000万元;二连浩特市企业推出“迎五一抽奖·钻戒黄金免费拿”等优惠活动。

  三、消费需求多样化,热销商品点多面广

  节日消费呈现品牌化、多元化特点,吃穿用等刚性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带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增幅明显。

  一是食品、饮料类商品仍是消费热点。据内蒙古自治区商贸流通业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显示,食品类、饮料类销售额同比上涨分别为19.75%、15.24%。

  二是汽车消费成为新宠,通讯器材销售增加。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也更愿意走出家门,加上五一期间各大汽车厂商的优惠力度大,这也将继续刺激二季度的汽车消费,据内蒙古自治区商贸流通业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显示,汽车销售额同比上涨分别为29.35%。通讯器材产品销售大幅增加,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华为品牌等国产系列产品吸引不少顾客前来购买,销售额同比上涨11.98%。

  三是金银饰品、服饰、化妆品等商品成为消费增长点。五一劳动节叠加五四青年节、母亲节,化妆品、饰品、女装、女鞋等女性商品销售明显,成为了送给妈妈们的最佳礼物。我区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饰品销售增长18.87%,其中周大福、中国黄金、潮宏基等品牌销售火爆;化妆品类中雅诗兰黛、兰蔻、美宝莲等品牌现场促销多样;各类服装实现销售额同比上涨18.83%,其中户外休闲、换季服饰类增幅较大。

  四、大众餐饮备受青睐,销售规模持续扩大

  五一是婚庆、团圆、会友高峰,全区大众化餐饮生意兴隆,多餐厅包间都被提前预定一空,市民多数会选择在此期间亲人、朋友相聚,感受美好生活。

  婚宴消费仍是黄金周餐饮市场热点。通辽市婚庆行业生意火爆,承接婚宴的餐饮酒店生意暴涨,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9.34%;本地特色品牌生意火。鄂尔多斯市博源豪生大酒店、包头西贝餐饮、呼和浩特市西北人家等各大本土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00%、131.63%、48.53%。额尔敦、小肥羊等火锅店更是座无虚席,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宽巷子烧烤街等成为了夜市的主场;“网红”餐饮倍受追捧。年轻消费群体除了追求口味,更在乎清新的装修和服务的享受,以优质服务著称的海底捞,24小时热销不间断。中山路步行商业街、海亮摩尔地下街等地网红小吃店和奶茶店前排起长队。日式料理、特色咖啡馆等吸引年轻时尚人群及外地游客,人气爆棚。

  据统计,全区重点监测的75家餐饮企业五一期间实现营业收入6347.27万元,同比上涨55.69%。

  五、商文旅融合,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受热捧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旅游、观影、看展、读书、运动等过节方式越来越受到民众青睐。一是休闲旅游受欢迎。今年“五一”被称为“旅游史上最热黄金周”,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良好的天气情况点燃了人们的出行热情,三日游、短途游、周边游、精品小团游成为当前旅游主流,自驾游、自助游是当前旅游出行的主要方式,预约旅游引领旅游新趋势,我区各级文旅系统节前提前公布本地区旅游景区预约电话、预约公众号,为“预约旅游”机制建立并顺利推行提供了有力地保障,对外开放的景区都建立完善了预约机制,推行分时段预约游览,引导游客错峰旅游,有效防止了人员聚集。游客也对预约旅游形式给予较高评价,既保证了个人、家庭出游安全,又能错峰出行提高旅游品质和满意度,据统计我区每日预约旅游的游客超万人。二是文化娱乐成为过节新选择。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呼和浩特市宝鼎广场、如意广场、大召广场,以“人民剧场”免费为民演出的方式,演出歌舞、器乐、曲艺、杂技等精彩节目,同时全区各盟市文旅局在城区广场、景区举办1400场高水准、接地气、参与度高、互动性好的文艺演出,让人民群众近距离的享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文化带来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六、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五一黄金周期间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全区各盟市重点商超、市场等领域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安排了专人值守,要求出入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采取测体温、扫行程码(健康码)等方式排除病患,有效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商务部门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督促商家严把商品服务质量关,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落实光盘行动,厉行餐饮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促进绿色健康消费,鼓励企业商家开展无接触配送,无理由退货等全流程售后服务,全区消费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秩序井然,未出现异常波动,未出现脱销断档情况,市场运行总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