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1年4月全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同)总体以涨为主。六大类商品中钢材、有色金属、化肥市场价格上涨;成品油批零、煤炭、水泥市场价格下跌。具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钢材价格上涨5.5%
4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5347.04元/吨,较前一月上涨5.5%。其中,建筑钢材、板材、管材、型材销售均价分别为5026.78元/吨、5555.82元/吨、5537.9元/吨和5267.67元/吨,分别较前一月上涨3.4%、7.9%、5%和5.8%。
4月全省主要钢材品种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总体呈现“高产量、高需求、高成本、宽资金”的特征,各品种累计上涨幅度均达300元/吨以上。由于板材需求受季节性影响不大,板材走势强于建筑钢材。随着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并不断创历史新高,月初下游行业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基本以按需采购为主。月中市场成交开始好转,市场库存持续下降。钢材各品种价格走势具体表现为:上旬价格上涨;中旬波动运行;下旬快速拉升。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疫情过后经济有较强的修复性增长需要,钢材市场赖以运营的外部经济环境明显好转,市场心态总体乐观;
二是钢材市场需求有保障。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建党一百周年,工业用材方面,今年一季度,在鼓励消费政策指引下,汽车、工程机械、家电等制造业产销状况良好,内销订单增多,对板材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建筑用材方面,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今年全省预计将有1248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7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0亿元。因此随着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赶工期,钢材市场下游终端有效需求强度必将增强,支撑钢价高位运行;
三是钢材市场供应高效、有序的预期增强。“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两会”和“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18%。在提倡“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环保限产、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控制钢铁产能释放增速是节能减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钢铁行业压减产能的预期利好因素显现。碳达峰促使钢铁行业再现供给侧改革,继唐山地区后,邯郸出台《2021年二季度重点行业生产调控方案》,按照政策要求,钢铁企业将减产10%-30%左右。由此可见,严格的节能减排限产是钢价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尽管我省钢铁企业并未出台相关限产政策,但外省钢材流入我省的数量减少,市场资源供应压力不大;
四是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钢材市场价格带来强支撑。据了解,截至4月底,进口铁矿石价格已接近200美元/吨,焦炭价格已经连续三轮上涨,钢坯价格创出了自2008年9月以来的新高。原材料价格短期内下行空间有限,钢厂挺价意愿依然较强,对市场价格支撑力度持续,市场价格跟涨;
五是资金供应总体宽松,新增专项债超预期。202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今年全国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规模较大,钢材市场在资金支持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表现为价格的上涨;
六是国际市场钢价大幅上涨,出口形势转好,分流部分国内钢铁产能。今年国际市场需求回升,钢材价格大幅上涨,远高于国内市场。据了解,美国钢材价格已高达10000元人民币/吨,国内钢材出口优势明显。4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2021年第16号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即使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后,国内钢材仍有较强竞争力,对市场影响有限。我国钢材出口形势转好,国内钢材月度出口创历史新高,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供应压力;
七是全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资金宽裕、超额货币流动性以及美元持续走弱,输入性通胀预期增强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综上所述,4月钢材市场价格在宏观经济趋好、市场需求旺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压减产能预期利好因素显现、原燃料价格不断攀升、资金面宽裕、出口形势好转以及通胀预期增强等七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价格屡创历史新高。随着钢材市场旺季到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投资项目开工节奏和施工进度普遍将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钢价已进入高风险区,市场风险逐步积累。预计5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将呈先扬后抑的态势。
二、成品油汽油批零价格分别上涨2.2%和下跌0.9%,柴油批零价格分别下跌0.5%和0.9%
4月全省成品油汽油批零均价分别为7942.58元/吨和6.78元/吨,较前一月上涨2.2%和下跌0.9%;柴油批零均价分别为6540.35元/吨和6.29元/升,较前一月分别下跌0.5%和0.9%。
4月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总体表现为上半月下跌,下半月上涨的走势,市场库存仍处高位,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下游按需补货为主,市场成交较平淡,成品油消费已大致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国际原油产量有增加迹象,产油国减产执行率松动。叠加海外疫情反复引发市场对原油需求担忧以及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原油价格快速回落;二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期石油需求增长空间将逐渐被可再生能源替代,对石油市场走势形成利空,对石油价格形成有力压制;三是全省成品油需求总体平淡。汽油需求波动不大,较平稳。柴油需求因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基建和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较疲弱。加油站延续优惠政策。5月成品油消费增长将值得期待,一是由于经济活动回暖和人们出行增加, “五一”长假期间,汽油需求将迎来高峰期,市场成交良好,将出现节前备货现象;二是进入5月,基建和重大工程项目将加快施工进度,对柴油的需求量将增加。随着汽车产销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用油旺季到来,成品油需求将得到保障;三是5月部分主营炼厂有检修计划,部分有增量计划,市场供应趋于平稳;四是国际市场对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引发原油需求预期乐观,原油价格上涨,后期国内成品油将面临再次上调的状况。预计5月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将呈上涨态势。
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0.5%
4月全省有色金属销售均价70918.25元/吨,较前一月上涨0.5%。其中,铜、铝、铅、锌、锡销售均价分别为64821.98元/吨、17942.86元/吨、14997.44元/吨、21714.29元/吨和183125.25元/吨,较前一月分别上涨0.3%、2.8%、0.6%、0.8%和2.7%。镍销售均价为125539.23元/吨,较前一月下跌2.6%。
一季度,在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普遍乐观的情绪下,有色金属行情淡季不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创近十年来新高。二季度,有色金属步入旺季,有望量价齐升。4月全省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持续十二个月呈上涨态势,价格屡创新高。分品种看,铜、铝、铅、锌、锡价上涨,镍价下跌,其中铝、锡价涨幅居前,市场库存低位。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旺季来临后冶炼厂订单充足,下游需求旺盛对有色金属价格支撑作用较强。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基建、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家电、新型材料等行业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呈增长趋势;
二是从供应端来看,有色金属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将进一步削弱供给弹性,有色金属产能基本不可能出现快速释放、产能过剩情况,市场供应压力较乐观。有色金属行业4月8日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意见稿,该方案比全国碳达峰时间要至少提前五年,这一计划带来有色金属行业供给端收缩加快的预期,特别是对铜、铝等金属价格上行推动作用较强。由于铜的消费量情况是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经济向好的背景下,铜价持续上扬;
三是受全球疫情反复影响,有色金属进口不畅,有色金属供应存在一定的缺口。我国是有色金属消费大国,部分有色金属还需依赖进口,因此价格受国际市场供应端变化波动明显。例如前期全球最大产铜国因疫情升级,宣布关闭边境,铜价即应声大涨;
四是全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资金宽裕、超额货币流动性以及美元持续走弱,输入性通胀预期增加推高有色金属价格;
五是受有色金属期货行情上涨的带动。以铝为例,近期期铝价格累计涨幅超过50%,创10年以来新高。
综上所述,受全球化货币宽松状态持续导致通胀显现,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快速发展导致对有色金属需求持续增长,有色金属旺季来临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导致对有色金属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作为衡量全球经济复苏预期重要指标的有色金属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有色金属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有色金属产业关停并转和转型升级,在矿端紧缺的背景下,预计5月全省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将继续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四、煤炭价格下跌1.4%
4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812.67元/吨,较前一月下跌1.4%。其中,无烟煤销售均价795.07元/吨,较前一月下跌2.7%;烟煤销售均价830.27元/吨,较前一月下跌0.2%。
4月是煤炭消费淡季,价格下跌后煤炭市场需求释放加快,说明市场承接力度较好,市场整体供应趋紧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市场库存低位。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按照惯例部分电厂进入3、4月份春季检修期,对煤炭需求产生一定影响,煤炭价格下跌;二是高煤价伴随下的政策调控压力风险显现,叠加居民用电消费淡季,月底长协煤采购基本完成等,使得市场观望气氛蔓延,采购趋缓,煤价回调。
对于5月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利好和利空因素并存,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
一是全省煤炭产能释放有限,供应继续维持偏紧状态,煤炭供给量大幅增长可能性不大。煤炭行业安全环保检查频繁,且愈加严格,煤炭企业均按核定产能生产,也有减产、停产现象,煤炭整体供应仍偏紧。叠加进口煤价格优势不明显,进口量同比呈下降趋势。因此,煤炭整体供应略显紧张,对价格上涨形成有力支撑;
二是工业恢复持续向好,工业用煤需求高位,宏观经济向好带动煤炭需求稳步增长。近期工业用电量明显增加,日耗高于2019、2020年同期水平,电厂淡季补库预期增强。后期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煤炭作为目前生产资料的主要原燃料,下游钢铁、水泥、化工等领域需求强劲,用煤用电力度将增大。另外,5月全省居民用电也开始呈增长态势。煤炭需求预期增长;
三是国家政策调控下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6%以下,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今后的高耗能项目,特别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项目将严格控制,逐步退出。由此可见,长期来看煤炭需求将减少;
四是高煤价市场接受程度不高。由于煤价处于历史高位,下游行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企业不得不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减少煤炭采购量。市场压价意愿强烈,高煤价将抑制部分需求释放。另外,后期全省水电将替代部分火电,将挤占火电的一定份额,对煤炭需求造成影响,制约煤炭价格。
总之,二季度下游行业开工情况向好,虽然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炭消费,但对近期用煤需求影响不大,煤炭市场需求韧性较强。在供给端煤炭产量没有明显释放的前提下,煤炭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缺口。预计全省5月煤炭价格将呈上涨态势,市场库存处于中位偏低水平。
五、化肥价格上涨0.9%
4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2529.05元/吨,较前一月上涨0.9%。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三元复合肥销售均价分别为2258.69元/吨、2627.4元/吨、2660.78元/吨和2569.34元/吨,较前一月分别上涨1%、1.1%、1.2%和0.3%。
今年以来,全省化肥市场价格涨多跌少,尤其是氮肥、磷肥价格涨幅较大。4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继续上涨,总体呈现“高需求、高成本、低库存”的格局。市场产销两旺,货源充足,能够满足全省春耕备耕所需。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扬,国际市场化肥需求旺盛,带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二是当前春耕生产是全省重点工作,对化肥的需求增长明显。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今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与价格稳定工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全省自去年9月份开始,就着手开展化肥淡季储备,化肥行业全力保供稳价助春耕。4月,全省化肥各品种平均价格已高出2020年同期水平10%以上,日均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三是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为化肥价格提供支撑。进入5月后,春季化肥市场需求基本结束,夏季肥需求高峰还需一段时间,化肥销售步入淡季。但今年市场已提前布局进入夏季肥备肥阶段。据了解,目前全省夏季实际备货进度约45%左右,后期仍有一定的补肥空间。叠加原材料缺乏,原材料价格、物流运输成本不断攀升,预计5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将呈稳中有涨的态势。
六、水泥价格下跌3.5%
4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402.72元/吨,较前一月下跌3.5%。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销售均价为401.77元/吨,较前一月下跌2.1%;复合硅酸盐水泥销售均价为403.67元/吨,较前一月下跌4.8%。
4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下跌。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水泥市场价格普遍呈上涨态势,涨价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东和华中部分省份,我省是为数不多价格下跌的省份之一,水泥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属偏低水平。全省一季度水泥销量总体来看不及预期,市场不温不火。水泥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4月全省雨水天气较多,影响部分工地施工进度,对水泥需求阶段性趋弱。
对于后市,水泥市场价格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一是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水泥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较强。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石、煤炭和石油,近期石灰石、煤炭和石油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二是水泥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由于受疫情影响海运费用增加,进口国外熟料减少,近期国内水泥熟料多次提价,超预期上涨,熟料出厂价格超过去年高点;三是水泥产量可控。近年来,全省水泥行业持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供给侧改革,限窑停窑,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常态化。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环保趋严或推动水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水泥行业大概率将通过压减产能达到碳减排的目的,预计后期水泥行业供给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四是二季度水泥行业旺季来临带动需求增长,水泥需求可期。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全省今年重点工程项目要达到计定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届时有可能出现“赶工期”的局面,拉动水泥市场需求快速回暖。
综上所述,随着水泥旺季市场来临以及省外水泥市场价格普涨的带动,全省水泥行业基本面总体向好,预计5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将呈上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