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在我市各级商务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商品消费市场供应充足,通过衢州市商务监测系统监测的全市35家零售企业来看,实现总销售额11.97亿元,同比下降5.59%。
一、监测情况
从商品品类看,销售额排前10类的商品呈现6增4降,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0.53亿元,同比上升31.33%;饮料类0.57亿元,上升23.75%;烟酒类0.13亿元,上升21.4%;日用品类0.28亿元,上升8.23%;粮油食品类1.55亿元,上升7.86%;金银珠宝类0.19亿元,上升4.88%;服装类0.15亿元,同比下降2.28%;石油及制品类6.45亿元,下降8.92%;汽车类1.69亿元,下降17.8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0.18亿元,下降27.7%。从各县(市、区)受监测零售企业的累计销售额情况看,销售额同比5涨1降呈现差异化,其中龙游、开化、常山、衢江及江山呈正增长,柯城呈负增长。
二、原因分析
1.受原料成本下降、销售渠道拓展及市场需求回升的影响,粮油、食品和日用品的销售额呈上升形势。大豆、水稻、小麦等核心原料成本处于低位,粮油、食品类商品的业绩反弹离不开这些原材料价格低位运行带来的成本红利,但由于国家管控等其他因素,粮油、食品价格不会产生巨大波动,而粮油、食品的需求量相对平稳,预计未来价格及销售额将在合理区间内小幅度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快速发展,成为零售市场的新增长点。“七夕好礼季”和开学季营销涉及生活资料类日用品,通过平台直播带货、商品卡等渠道提升销售额,日用品价格同比下降,刺激了消费需求。
2.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支持结束、消费需求提前释放的影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额下降。以旧换新政策在实施期间,通过补贴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成本,促进了家电市场的繁荣,如今政策结束导致家电价格回升,销售额有所下降,且因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家电和音响器材行业市场形成结构性收缩,导致整体消费需求下降。
三、趋势分析
置换补贴政策是消费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近年来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也对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商品渗透率的提高,现金补贴逐步退坡,转向其他间接激励措施。未来政策的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推动消费市场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