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市场总体
9月中旬(9月11日至20日),杭州市通过“体育+文旅+商业”多元融合模式,创新推出“票根经济”,联动文旅市集等消费场景,有效激发市民和游客的参与热情。余杭区、临安区、拱墅区等区县结合本地产业和文旅特色,发放涵盖3C数码、家电、餐饮等类型的消费券,焕新市井“烟火气”,形成“赛事引流、区域联动、消费赋能”的良性循环格局。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娱乐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305.94亿元,同比下降6.2%。全市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消费市场增幅继续回落。监测数据显示,9月中旬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下降6.2%,为今年 2 月中旬以来旬报数据的首次负增长,前期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回落。此次消费增幅回落受多重因素影响。除当前消费意愿偏弱等现实因素外,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集中显现是主因。数据显示,去年9月中旬,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3%,对比基数显著提升。从趋势预判看,消费市场仍将面临阶段性压力。去年 9 月下旬五大行业消费同比增长6.1%,随后 10 月份各旬增速持续攀升,分别为: 16.8%、37.0%、22.9%,形成阶段性消费高峰。这意味着,今年9月下旬尤其是 10月份,全市五大重点消费行业将持续面临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压力,短期调整压力进一步凸显。
(二)重点商圈消费成为亮点。据监测,9月中旬,我市四大重点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1.35亿元,同比增长 24.6%。重点商圈在9月中旬表现亮眼,源于其??精准的定位??、??创新的业态和产品??、??丰富的沉浸式活动??,以及??数字技术与消费的深度融合??。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成功吸引了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推动了消费增长。如武林商圈举办杭州市商务社区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通过体育 + 商业沉浸式体验,形成" 观赛 - 购物 - 休闲 " 闭环;湖滨商圈聚焦年轻人,引入了杭州首家高达基地旗舰店,打造数实融合,集社交、消费、互动体验于一体的“虚拟街区”,其客群平均年龄低于30岁。
(三)娱乐消费增长良好。据统计,9 月中旬全市娱乐消费金额达 12.36 亿元,同比增长 9.4%,消费复苏态势明显。具体来看,多元娱乐业态同期发力:9 月中旬,奥体中心 “大莲花” 体育场举办的周深演唱会吸引数万歌迷到场,现场座无虚席;作为全国性文化盛事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持续落地,42 部全国优秀剧目涵盖 20 余个剧种在杭州大剧院等各大场馆展演;同期上映的《731》等影片以及9 月 19 日开启的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展映,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历经前期市场调整,当前杭州娱乐消费已呈现明显复苏回暖态势,政策赋能下的演赛展、影视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力,进一步释放了城市消费活力。 ??
二、行业消费情况
(一)零售业。据监测,9月中旬我市零售消费金额为203.58亿元,同比下降3.5%,增幅较9月上旬下降23.5个百分点。??家电零售成为此次零售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这一变化与去年同期政策高基数效应直接相关。据监测,今年9月中旬,在纳入消费在线平台统计范围的20143家家电行业零售门店实现消费金额5.62亿元,同比下降62.5%。
(二)餐饮业。9月中旬,全市81345家餐饮门店消费金额26.05亿元,同比下降19.4%,其中,消费笔数为1700.89万笔,同比增长18.7%;客单价为153.15元,下跌32.1%。“二维火”平台餐饮门店客流量192万人次,同比增长7.8%;营业额1.77亿元,同比增长3.8%。
(三)重点商贸企业。9月中旬,我市纳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5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27.49亿元,同比增长1.2%。从主要业态来看,29家商场实现销售额12.80亿元,同比增长25.6%;17家超市销售额2.82亿元,同比下降31.6%;2家石油销售企业销售额0.73亿元,同比下降19.3%;5家医药销售企业销售额7.30亿元,同比下降2.4%;18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3.48亿元,同比下降9.7%;4 家家电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3698.59万元,同比下降 41.0%。
(四)夜消费和娱乐业。9月中旬,零售、住宿、餐饮、娱乐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112.29亿元,同比下降29.3%。夜间消费占四大行业全天消费金额的比重为43.5%。其中,夜间零售消费金额91.97亿元,同比下降30.6%。娱乐消费金额12.36亿元,同比增长9.4%。
(五)外来消费和批发业。9月中旬,我市外来消费金额60.82亿元,同比下降11.1%。全市外来消费笔数达3714.05万笔,同比下降2.2%;客单价为163.75元,同比下降9.1%。住宿业消费金额16.14亿元,同比下降13.7%。批发行业消费金额47.81亿元,同比下降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