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市场总体
7月中旬(7月11日—20日),杭州市紧扣暑期消费黄金期,以“浙BA”赛事为核心引擎,联动“七彩夜杭州·仲夏消费季”系列活动,成功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动能,推动城市烟火气持续升温。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娱乐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68.34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篮球为纽带,构建“赛事 +”的消费生态。7月11日晚,随着2025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 BA”)杭州赛区比赛正式开打,杭州西博消费季2025七彩夜杭州·仲夏消费季暨余杭完美生活嘉年华也同时在余杭区启幕。这个夏天,“浙 BA”在杭州掀起的热潮,远超一场体育赛事的范畴。杭州联动各区、县(市)将组织上百场市集活动,发放超5000万元餐饮、商超消费券。2025“浙BA”杭州欢购季也正式开启,市民游客持“浙BA”杭州区域赛观赛门票可在全城范围内享受餐饮、商圈、酒店、景区送出的千万福利。如富阳赛区分别举办“篮下乐活市集”、 富阳首创奥特莱斯千岛湖啤酒龙虾音乐节、推出赛场周边品牌餐饮8.5折起、龙门古镇等8大景点门票减免等优惠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7月中旬,富阳区实现消费金额23.8亿元,同比增长27.1%。
(二)同比增长9.1%,消费市场增长趋于稳健。消费在线监测数据显示,7 月中旬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9.1%,较 7 月上旬 13.6% 的增幅回落 4.5 个百分点,增长节奏趋于稳健。此次消费增幅较前期有所回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宏观环境看,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国内就业市场压力传导至居民收入端,叠加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及物价水平持续低位运行,共同构成了消费增长的制约因素。其次,从市场表现来看,夜间消费的走弱成为拖累全天消费增幅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6 月下旬、7 月上旬、7 月中旬四大行业夜间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 1.0%、持平、-8.9%,较前期水平出现下滑,对整体消费增长形成压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 5 月下旬起,杭州各区县(市)集中开展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尤其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推出空前促销力度。随着政策成效在去年下半年逐步释放,直接推高了消费基数,客观上对今年同期数据形成对比压力,导致阶段性增长波动。
(三)政策红利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7月中旬,余杭区、临平区、拱墅区等以“浙BA” 赛事为契机,结合当地特色,联动发放餐饮、商超、文旅等消费券,点燃市场消费热情。省级层面同步发力,电影消费券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发放,显著带动文化消费升温。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旬,在纳入消费在线平台统计范围的20082家家电门店实现消费金额4.37亿元,同比增长116.6%。纳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8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5.39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5家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118.0%。
二、行业消费情况
(一)零售业。据监测,7月中旬我市零售消费金额为180.71亿元,同比增长53.5%,增幅较7月上旬下降12.3个百分点。经测算,7月中旬零售业对我市消费市场五大行业同比增幅的贡献率高达25.6个百分点。零售业在拉动全市消费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其余四大行业增长乏力,同比增幅均为负值。
(二)餐饮业。7月中旬,据监测,全市81477家餐饮门店消费金额27.70亿元,同比下降12.8%,其中,消费笔数为1797.9万笔,同比增长18.3%;客单价为154.09元,下跌26.3%。“二维火”平台餐饮门店客流量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8%;营业额2.05亿元,同比增长7.7%。
(三)重点商贸企业。7月中旬,我市纳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5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22.75亿元,同比增长1.4%。从主要业态来看,29家商场实现销售额8.13亿元,同比增长7.8%;17家超市销售额3.17亿元,同比下降3.9%;2家石油销售企业销售额0.72亿元,同比下降12.8%;5家医药销售企业销售额5.02亿元,同比下降18.5%;4 家家电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3155.28万元,同比下降 20.8%。
(四)夜消费和娱乐业。据监测,7月中旬,我市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100.24亿元,同比下降8.9%。夜间消费占四大行业全天消费金额的比重为41.7%。其中,夜间零售消费金额78.54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天零售消费的43.5%。娱乐消费金额13.94亿元,同比下降0.1%。
(五)外来消费和批发业。7月中旬,我市外来消费金额50.9亿元,同比下降20.3%。全市外来消费笔数达3959.06万笔,同比下降6.4%;客单价为128.56元,同比下降14.9%。住宿业消费金额18.0亿元,同比下滑34.1%。批发行业消费金额28.03亿元,同比下降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