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商务预报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6月份消费市场监测报告

文章来源:杭州市商务局   作者:杭州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5 17:15:51

  文旅商深度融合,消费场景多点开花,暑期消费旺季开始发力,杭州六月份的消费市场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更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娱乐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908.61亿元,同比增长17.6%。全市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消费市场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动能。据监测,除 1 月份受春节假期错位影响,消费增幅为 2.1% 外,2 月起月消费增速持续保持在 10% 以上。6 月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17.6%,较 5 月提高 4.6 个百分点,为上半年消费市场画上圆满句号。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消费市场已逐步摆脱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就业收入承压、消费信心不足及物价低迷等因素制约,回暖持续性明显。这一态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彰显内需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二)零售业与夜间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主要动力。在政府与平台协同发放多元消费券,商贸企业加大年中促销力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等有力推动下,我市部分行业持续实现快速增长。零售业主导地位持续强化。6月份我市零售消费金额为647.15亿元,同比增长52.60%,增幅较5月份提高10.9个百分点。零售业继续成为拉动全市消费增长中的核心力量。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据监测,6月份我市20153家家电行业零售门店实现消费总金额达43.0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32.0%。夜间消费增幅强劲。杭州打造夜间消费标杆,提升夜间经济活力成效明显。6月份,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419.5亿元,同比增长29.6%。夜间消费占四大行业全天消费金额的比重为52.1%。上半年,夜间消费同比增幅领先全天消费9.5个百分点。娱乐消费有所回暖。6月份我市娱乐消费金额37.3亿元,同比增长2.1%。加上5月份娱乐消费同比增长9.4%,娱乐行业已连续2个月同比实现正增长,初步扭转了近几年来长时间负增长的局面。

  (三)餐饮业、批发业和住宿业经营持续低迷。受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客单价下降和同质化竞争挤压以及经营成本压力持续攀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部分行业经营持续承压。6月份,住宿业消费金额44.73亿元,同比下滑34.5%。批发行业消费金额103.63亿元,同比下降31.7%。外来消费金额192.58亿元,同比下降8.3%。餐饮业继续下滑。全市81000多家餐饮门店消费金额75.80亿元,同比下降18.0%。自今年3月至6月,根据在线监测数据,餐饮消费的月度同比降幅逐月扩大,具体表现为:3月为-6.6%,4月为-9.6%,5月我-11.4%,6月则扩大至-18.0%。“二维火”平台餐饮业表现相对较为平稳,门店客流量582万人次,同比增长5.2%;营业额5.21亿元,同比增长0.2%。

  (四)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整体小幅下降。6月份,我市纳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5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75.88亿元,同比下降5.0%。从主要业态来看,29家商场实现销售额28.04亿元,同比下降2.0%;17家超市销售额10.88亿元,同比下降5.5%;4 家家电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1.55亿元元,同比增长23.6%;18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10.37亿元,同比下降11.2%;2家石油销售企业销售额2.53亿元,同比增长10.5%;5家医药销售企业销售额22.51亿元,同比下降8.2%。在 6 月份各商贸企业普遍大力度促销的情况下,约有 7成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呈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电商冲击进一步加剧。今年618大促已从单日活动演变为横跨一个多月的消费狂欢,电商平台以“简单立减”取代复杂满减规则(如天猫官方直降15%),叠加“国补”政策形成价格洼地。同时,即时零售的崛起进一步分流线下刚需:美团闪购、京东到家等平台实现“小时达”配送,淘宝闪购日订单超4000万单,高频日用品消费被线上截流。另外,消费者消费观念和习惯改变,对价格敏感度提高,更注重性价比和购物便利性。传统商贸企业经营模式、商品价格和服务难以快速适应变化,进一步影响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