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市场总体
7月上旬(7月1日—7月10日),杭州市紧扣暑期消费黄金期,通过“文旅赛事+夜间场景 +消费券”三重驱动,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娱乐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71.37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市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回暖。消费在线监测数据显示,7月上旬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3.6%,增幅较6月下旬提高1.9个百分点,延续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值得关注的是,自2月中旬以来,全市五大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已连续15旬保持正增长。其中,除5月中旬增幅短暂回落至8.4%(个位数增长)外,其余14个旬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连续15个旬期的稳健增长,有力印证了我市消费市场复苏回暖的基础持续巩固,增长势头保持强劲。
(二)“演赛展商旅” 融合创新推动暑期消费市场活力迸发。7月上旬,我市通过赛会经济点燃文旅联动,科技赋能让消费场景虚实交融,亲子文旅与夜间经济共舞,多元融合重塑暑期消费新生态。(1)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7 月 10 日开幕。为期3天的展会累计有11.6万人次进场采购洽谈,带动大会展中心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2)2025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简称 “浙 BA”)赛事拉开帷幕。“浙 BA”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成为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的新契机。临平区举办 “夏日晚风集市”,为 7 月 11 日揭幕的浙 BA 篮球赛预热;拱墅区借助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7 月 7 日 - 18 日),打造“商圈即赛场”的沉浸式体验模式;钱塘区通过夜健身和国潮文化活动,带动消费增长。(3)杭州文旅推出 “演唱会+文旅”超级礼包。凭任贤齐等12场暑期演唱会门票,可解锁多项权益,给广大文娱消费者带去一站式的、实惠的、趣味沉浸的文旅消费体验。(4)杭州科技旅游十景发布。阿里巴巴全球总部(体验无人酒店、智能物流)、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黑神话:悟空》VR对战)、西子廊桥“盲盒音乐会”(AI生成声光艺术)等十大科技景点开放预约,吸引大量游客观看打卡。
(三)政策红利持续撬动消费市场。7月上旬,杭州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桐庐县等结合当地特色精准投放消费券,覆盖餐饮、商超、文旅、住宿等多领域,有力拉动消费增长。浙江省 7 月 10 日启动的电影消费券,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向周边延伸,湖滨银泰商圈等推出凭电影票根享受餐饮折扣,带动商圈餐饮营业额增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上旬,在纳入消费在线平台统计范围的20181家家电行业零售门店中,实现消费金额5.07亿元,同比增长106.8%。
二、行业消费情况
(一)零售业。据消费在线监测,7月上旬我市零售消费金额为174.46亿元,同比增长65.8%,增幅较6月下旬提高20.9个百分点。经测算,7月上旬零售业对我市消费市场五大行业同比增幅的贡献率高达29.0个百分点。零售业在全市消费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其余四大行业增长乏力,同比增幅均为负值。
(二)餐饮业。7月上旬,据消费在线监测,全市81622家餐饮门店消费金额27.75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消费笔数为1732.2万笔,同比增长18.2%;客单价为160.17元,下跌26.5%。“二维火”平台餐饮门店客流量21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营业额1.81亿元,同比增长6.1%。
(三)重点商贸业。7月上旬,我市纳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5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20.65亿元,同比增长2.9%。从主要业态来看,29家商场实现销售额6.72亿元,同比下降0.8%;17家超市销售额3.12亿元,同比增长8.4%;2家石油销售企业销售额0.74亿元,同比下降8.2%;5家医药销售企业销售额7.61亿元,同比增长2.9%;18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2.10亿元,同比下降14.3%;4 家家电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额3673.93万元,同比增长 16.7%。
(四)夜消费和娱乐业。据监测,7月上旬,我市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103.71亿元,同比持平。夜间消费占四大行业全天消费金额的比重为44.6%。其中,夜间零售消费金额80.9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天零售消费的46.4%。娱乐消费金额13.96亿元,同比下降5.1%。
(五)外来消费和批发业。7月上旬,我市外来消费金额49.71亿元,同比下降10.9%。全市外来消费笔数达3803.14万笔,同比下降7.5%;客单价为130.7元,同比下降3.7%。住宿业消费金额16.2亿元,同比下滑32.2%。批发行业消费金额39.0亿元,同比下降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