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商务预报

杭州市2025年1月中旬消费市场监测简报

文章来源:杭州市商务局   作者:杭州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14 16:54:25

  一、杭州消费市场监测概述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街头巷尾已高高挂起大红灯笼,商场超市铺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人头攒动的市场使得杭城的节前气氛更加浓郁。春节前夕,消费市场不仅成为了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也承载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据“杭州市消费在线”监测统计,1月中旬(1月11日—20日),全市五大行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合计实现消费金额365.60亿元,同比小跌2.3%(主要受春节移位影响以及批发行业拖累),其中零售消费金额255.14亿元,同比增长6.2%;餐饮消费金额44.88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1月中旬,我市消费市场有以下特点:

  零售消费平稳增长,餐饮行业喜迎旺季。春节前夕是消费黄金期,也是零售和餐饮消费的旺季。零售行业消费金额255.14亿元,同比平稳增长6.2%,消费规模超过2024年春节前夕旬规模,在春运已经开始、人员陆续返乡的情况下,本旬数据表现依旧不错。家电方面,以旧换新扩品扩围,消费在线监测的19988家门店销售金额4.49亿元,同比增长98.83%;商场方面,叠加各区县推出的迎新春消费券,监测的261家门店销售金额23.72亿元,同比增长3.62%,纳入商务部监测的29家商场综合体同比增幅高达41.1%,杭州大厦、银泰百货、龙湖天街同比增幅高达20%~40%;超市方面,消费在线监测的8707家门店销售金额12.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91%,联华华商集团同比增幅达21%。消费在线监测的餐饮行业消费金额44.88亿元,同比增长14.5%。餐饮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企业年会纷纷召开、消费者与亲朋欢聚带来了餐饮行业的火热,彰显了春节前夕的浓厚节日氛围。
政策红利继续延续,部分区县加码新春促消费活动。国补、省补、区补政策接续不断,2025年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政策红利,更是加大了促消费力度。杭州家电以旧换新和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全面启动,消费者新购12大类家电产品给予15%或20%立减,购数码产品15%立减(每件不超500元)。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扩大了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纳入报废范围;上城区、西湖区、拱墅区相继推出1000万、1500万、5000万购车补贴。桐庐县发放迎新春商超消费券,共200万元。余杭区发放7500万元“欢度新春”平台专项消费券。西湖区“焕新G o迎春”,连续三天开展一场汇集好喝、好用、好酷的“迎新”活动,让消费者现场囤好物。浙江省新春美食消费系列活动陆续在各区县开展。重点企业也纷纷推出各种营销活动,杭州大厦开展新春促销活动,可叠加拱墅区迎新消费券,杭城银泰百货13家门店推出新年礼包、大IP周边打卡活动,万象城开展满额赠券、积分兑券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

  三、批发行业同比下跌,住宿、娱乐行业仍待启动。批发行业本旬消费金额33.65亿元,同比下降34.9%,主要由消费笔数和平均客单价的下滑导致,或由于批发行业的销货时间较终端消费前置,春节增量体现在12月(12月批发行业消费金额137.94亿元,同比增幅29.6%)。住宿行业消费金额17.77亿元,同比下降27.4%,延续11月以来的下降趋势,春节临近差旅住宿减少而旅游住宿旺季还未来到,导致同比降幅明显。娱乐行业消费金额14.16亿元,同比下降23.2%,娱乐行业属于服务业,部分服务业放假早、从业人员返乡闭店,而电影行业由于贺岁档电影集中在春节上映,目前上映的电影缺乏吸引力,导致整体来看娱乐行业相对低迷。相信在春节旺季到来之后,住宿、娱乐行业也将逐步恢复增长。         

  四、夜间消费红火,外来消费回暖。据消费在线监测,四大行业夜间消费金额135.3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零售行业消费金额103.43亿元,同比增长32.8%,占全天零售消费比重40.54%;餐饮行业消费金额16.54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天餐饮消费比重36.85%,为入冬以来的最高。春节来临,夜晚花灯亮起,消费者们也选择在夜间出门感受浓厚春节氛围。本旬杭州市外来消费金额65.48亿元,同比增长0.25%,消费笔数4748.21万笔,同比增长46.64%。外来消费在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在本旬迎来转折,可能由人员返乡消费和部分旅游消费带来,虽增幅不大,但降幅较上旬收窄11个百分点。

  二、分类监测

  (一)夜间消费:四大行业1月中旬实现夜间消费金额135.33亿元,同比增长21%。

  据监测,1月中旬,全市四大行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实现夜间消费金额135.33亿元,同比增长21%,占该旬全天消费金额的40.76%。四大行业夜间消费占比较上期微涨,主要由夜间零售消费和餐饮消费带动。

  (二)重点商贸企业:1月中旬实现销售额35.36亿元,同比增长32.3%。

  1月中旬,我市纳入商务部监测的78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35.36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商场综合体表现好,消费金额14.06亿元,同比增长40.2%;超市消费金额4.91亿元,同比增长28%;汽车消费金额4.78亿元,同比增长22.7%;医药消费金额10.31亿元,同比增长34.3%。  

  监测品类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金额5.4亿元,同比增幅40%,由杭州大厦、砂之船、奥特莱斯、银泰百货等店拉动增长。金银珠宝品类消费金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6%。化妆品类消费金额1.24亿元,同比增长89%,主要由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店贡献。家用电器、音响器材类消费金额7910.48万元,同比增长17%。

  (三)餐饮业:1月中旬全市餐饮消费金额44.88亿元,同比增长14.5%。

  据监测,1月中旬,全市81683家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消费金额44.8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消费笔数为2689.54万笔,同比增长69.19%;客单价为166.88元,同比下降32.33%。

  据“二维火”平台数据,1月中旬,1681家餐饮门店客流量23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10.8%;营业额2.27亿元,同比增长6.53%,环比增长17.43%。虽然二维火监测门店数量有所减少,但客流量和营业额均迎来同比和环比增长,随着春节的临近,餐饮行业也迎来了旺季。

  重点商圈:1月中旬,四大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5.29亿元,同比增长56.20%。

  据监测,1月中旬,钱江新城商圈、武林商圈、湖滨商圈、奥体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5.29亿元,同比增长56.20%。其中,钱江新城商圈表现亮眼,消费金额13.41亿元,同比增长192.19%。

  (五)外来消费:1月中旬全市外来消费金额65.48亿元,同比增长0.25%。

  据监测,1月中旬,全市外来消费金额65.48亿元,同比增长0.25%。全市外来消费笔数为4748.21万笔,同比增长46.64%;客单价为137.91元,同比下降31.64%。全市住宿消费金额17.77亿元,同比下降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