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商务预报

义乌粮食市场2024年半年度运行态势分析

文章来源:义乌市商务局   作者:浙江省义乌市粮油储运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7-26 17:05:54

  在上级部门和集团公司指导下,粮食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市场运行呈现稳定向好态势。

  一、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粮食市场运行平稳,市场总交易额85054万元、总成交量189733吨,与去年同期总交易额81635万元、总成交量180344吨,同比分别增长了4.19%和5.21%;市场交易均价4.48元/公斤。日均人流量1600人次,车流量900车次。

  1.上半年运行简析

  交易量和交易额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今年4月市场交易品种统计新增玉米和高粱两大品类,由以往市场统计大米、面粉、大豆、食用油4大品类增加到6大品类,因本二季度新增统计品种的玉米交易量2444吨,交易额611万元;高粱交易量8296吨,交易额2809万元,两项新增交易量10740吨,交易额3420万元。带动上半年交易量和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5.95%和4.19%。

  2.一季度运行简析

  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总交易额38844万元、总成交量85132吨、交易均价4.57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总成交额36899万元、总成交量80823吨、交易均价4.56元/公斤,交易额和交易量同比增长了5.27%和5.33%,成交均价下降0.2%。同比增长主要原因受今年一季度大米成交量、成交额和交易均价增长影响,一季度大米交易量57987吨、交易额27478万元和交易均价4.74元/公斤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88%、13.83%和3.59%。交易均价下降主要原因是受面粉、大豆、食用油交易均价下降影响,今年一季度面粉、大豆、食用油交易均价分别为3.74元/公斤、5.59元/公斤、7.37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64%、12.87%%和13.73%,因面粉、大豆和食用油三类商品交易量市场占比小于大米(面粉、大豆和食用油交易市场占比分别为27.65%、3.5%和1%),导致市场交易均价下降0.2%。

  3.二季度运行简析

  今年第二季度市场总交易额46210万元、总成交量104600吨、交易均价4.42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总成交额44736万元、总成交量99519吨、交易均价4.50元/公斤,交易额和交易量同比增长了3.29%和5.11%,成交均价下降1.72%。成交额和成交量主要原因是今年4月市场交易品种统计新增玉米和高粱两大品类,由以往市场统计大米、面粉、大豆、食用油4大品类增加到6大品类,因本二季度新增统计品种的玉米交易量2444吨,交易额611万元;高粱交易量8296吨,交易额2809万元,两项新增交易量10740吨,交易额3420万元。带动上半年交易量和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10.79%和7.64%。市场交易均价下降主要原因是1.二季度市场大米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31954万元和6771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8%和3.52%;2.面粉、大豆的二季度交易均价分别为3.62元/公斤和5.6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05%和13.34%;三是新增玉米交易均价为2.5元/公斤,受此综合三方面影响,导致市场交易均价下降1.72%。

  二、市场主要商品运行分析

  (一)大米

  2024年上半年大米总成交额59432万元、总成交量125704吨、3%交易均价4.7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29%、2.24%、3%。

  1、交易量分析

  今年上半年大米交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增长态势。从每月交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1-2月同比增长和3月-6月同比略有下降的态势。

  (1)1-2月同比增长分析

  1-2月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2023年8月受台风灾害影响,特别是东北产粮区的部分产区受灾减产,使去年东北地区的秋季稻谷收购价高于前年同期,稻农因稻价上涨而惜售,稻谷价格坚挺对大米的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使大米价格呈现缓慢上涨态势,价格上涨带动大米交易活跃度高于去年同期。

  (2)3-6月同比下降分析

  3月受今年春节假期在2月中下旬,受到春节假期节后我市及周边地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学习陆续返回,市场交易处于节后恢复期中,去年同期市场交易为正常态势,致使成交量有所下降。

  4月受南北温差大致使大米包装因受热结露返潮不利于保存,特别是东北大米,如3月下旬东北地区的温度仍处于0℃左右,而这边温度已达15℃以上。另今年春季雨水较去年同期多,雨天不利于市场交易及装卸,受此双重影响,今年市场大米交易相对去年更加放缓,交易量略有下降。

  5-6月,进入国内大米市场开始进入传统季节性交易淡季, 受今年雨水天多于去年,闷热的天气不利于存储,为减少库存加快出货,经营户和下游客商都放缓进货,进一步加剧今年市场淡季的交易活跃度,交易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2. 交易价格分析

  大米交易均价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1.市场大米在每年秋季新粮下市前的原粮都是上一年度秋季上市的原粮。受去年夏季台风灾害影响,特别是东北产粮区的部分产区受灾减产,对去年东北地区的秋季稻谷收购价形成有利支撑,价格高于前年同期,稻农因稻价上涨而惜售,稻谷价格坚挺对大米的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受东北产区大米坚挺带动今年国内各产区的价格。2.受全球稻米供应趋紧、印度等主要出口国出口禁令的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攀升至高位,受我国进口大米数量减少和国际大米价格坚挺的双重影响,对当前国内大米价格稳定开成有利支撑,受此多重影响使今年大米价格高于去年同期。

  (二)面粉

  2024年上半年面粉总成交额16794万元、总成交量45582吨、交易均价3.68元/公斤,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下降10.86%、7.86%、3.25%。

  1.交易量分析

  交易量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1.受去年秋季面粉原粮小麦价格较疲软、当前国内生猪养殖仍处于减少产能饲料需求放缓、面粉加工的副产品价格低迷和面粉企业生产放缓等多重因素使面粉行情仍呈现面粉的低迷态势,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市场面粉经营户和下游客户采购都保持谨慎态势,是按需采购,普遍备货不积极,甚至是“宁可少卖,也不多拿”,这也使得市场面粉交易不活跃,交易量低于去年同期。

  2.交易均价分析

  交易均价同比下降原因主要是1.每年面粉的原粮都是上一年的小麦,去年新小麦上市以来,价格一直处于疲软态势,国家补库对其价格无法形成有利支撑,小麦价格低迷不坚挺连累面粉的价格今年上半年直缓慢下降的态势;2.今年面粉行情一直在低位运行,使市场面粉经营户和下游客户采购都保持谨慎态势,使原本低迷的市场行情更加雪上加霜。

  (三)食用油

  2024年上半年食用油总成交额2034万元、交易量1900吨、交易均价10.7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下降18.72%、9.1%、10.59%。

  1.交易量分析

  交易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全球三年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中,去年以来食用油市场行情一直处于低迷态势,食用价格行情的低迷使经营户和下游客户都为谨慎交易,刚需采购,使原本不活跃交易进一步低迷。

  2.交易均价分析

  食用油主要品种大豆油去年以来受大豆供应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产能增加,供应充足使全球的大豆价格下滑,受原料下滑带动大豆油的价格呈现一直低迷、下降的行情,使原本就因降价行情而面迷的市场进一步加剧。

  (四)大豆

  2024年上半年大豆总成交额3375万元、交易量5809吨、交易均价5.81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48%、0.34%1、13.19%。

  1.交易量分析

  市场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餐饮行业豆浆等行业,市场需求较为稳定,虽然大豆价格下滑有利于大豆需求单位的成本,价格下降无法刺激消费需求端的需求增加,因此今年上半年价格下降行情对交易有一定抑制,虽然交易不活跃,终端需求较稳定,使今年上半年交易量较去年略有下降。

  3.交易价格分析

  交易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大豆行情低迷,进口大豆价格对国内大豆的价格形成抑制作用,使国内的大豆价格行情一直较为低迷。使今年大豆市场整体购销低迷,价格较去年下降幅度较大。5月受东北产区中粮、九三等相关库点收购仍在继续,豆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耗,行情暂时受到稳定支撑。进入6月,高温天使豆制品终端消费渐入常态化淡季,无重大利好消息使经营户市场报价难以走高。

  (五)高粱

  上半年4-6月高粱交易量8296吨吨、交易额2809万元、交易均价3.34元/公斤。市场高粱主要用于烧制白酒,每年上半年4月开始为白酒制作时期,受当前白酒烧制季节影响,市场高粱交易活跃,5月天天气开始升温,白酒的制作进入中期,交易量相对减少。伴随6月天气开始进初夏高温天模式,高温天不利于白酒制作,白酒制作停工休息模式,交易更加不活跃,6月相比5月同期交易量3241吨、交易额1086万元、交易均价3.35元/公斤,环比分别下降61.59%、61.69%和0.28%。高粱交易进入淡季。

  (六)玉米

  今年4-6月玉米交易量2444吨、交易额为611万元、交易均价2.54元/公斤。市场玉米主要采购对象是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禽类养殖户,作饲料使用,整体较为稳定。4月玉米交易量交易量899吨、交易额为223万元、交易均价2.48元/公斤。春季为禽类养殖繁育时节,市场玉米交易较为活跃。5月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高温天不利于禽类养殖,部分养殖户减少养殖量,对饲料的需求有所少,本月月玉米交易量交易量772吨、交易额为191万元、交易均价2.48元/公斤。环比比上月同期交易量899吨、交易额223万元、交易均价2.48元/公斤,环比分别下降14.13%、14.15%,交易均价基本保持不变。6月玉米交易量交易量773吨、交易额为196万元、交易均价2.54元/公斤。相比上月同期交易量772吨、交易额191万元、交易均价2.48元/公斤,环比分别增长0.13%、2.55%和2.42%。交易价格的环比增长主要是受6月国内生猪价格的上涨,对生猪养殖形成利好,增加饲料的需求(玉米占猪饲料原料比为60%)和国内玉米深加工玉米淀粉企业的原料提价,使一直在低徘徊的玉米价格有所提振。近期玉米以价格偏强运行为主。

  三、市场运营特点

  1.大米 、面粉主食粮竞争更加激烈

  长期以来,我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但如今,这一现象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在,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主食消费出现需求减少性萎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千克降到2021年的124.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21年的170.8千克。主食的需求性萎缩使原本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经营的模式由原本的单品类向多品类、配套化、配送到家的模式转变。

  2.高粱、玉米等原料粮是前景可期

  伴随健康理念的不深化,消费者对鸡、鸭等禽类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对土鸡、土鸭、土蛋的需越来越大,我市及周边地区的放养型禽类养殖行业日浙状大,有利于市场玉米交易量的提升。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对自己采购原料制作酒的风尚越来越浓。有利于市场高粱等酒制作原料粮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