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消费市场监测概述
5月上旬,我市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积极打造集演艺、休闲、非遗、情景体验为一体的全天候消费场景,给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消费市场热点不断,文旅消费升温明显。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统计,5月上旬(5月1日—5月10日),全市五大行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50.0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 批发、零售分别增长19.6%、13.4%,住宿、娱乐、餐饮分别下跌1.2%、23.2%、29.0%。
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全市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3620.5亿元,同比增长4.5%。
二、分类监测
(一)重点商贸企业:5月上旬实现销售额22.15亿元,同比下降2.9%
五一小长假期间,杭州各大商超纷纷聚焦服装、家电等消费热点领域,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焕新”消费促进活动,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便捷的购物体验,也有效促进了杭州市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消费增长。5月上旬,纳入商务部监测的69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22.15亿元,同比下降2.9%。其中,家电、连锁超市、商场(综合体)经营较好,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8%、14.5%、5.8%;汽车、医药、石油经营平淡,销售额同比分别下跌25.6%、13.6%、7.1%%。
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69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30.22亿元,同比下降3.7%。
69家重点商贸企业中,5月上旬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的有30家企业,其中,销售额同比增幅较好的(增幅≥5%)分别是:杭州宏盛粮油公司、浙江金湖机电公司、浙江苏宁云商公司、临平银泰城、滨江宝龙城、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桐庐世纪车城、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湖滨银泰in77、龙湖江东天街、龙湖金沙天街、杭州大厦有限公司、浙江星杭汽车;销售额相对平稳的(涨跌幅-5%—5%之间)分别是:杭州银西百货有限公司、杭州砂之船、龙湖滨江天街、浙江汇德隆集团、中石油杭州销售分公司、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明显下降的(跌幅≥5%)分别是:银泰百货庆春店、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珍诚医药科技公司、杭州百货大楼、颐高集团、萧山万丰石油有限公司、杭州骏宝行汽车、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杭州和诚之宝汽车、杭州德奥汽车、杭州金昌宝顺汽车。
(二)夜间消费:四大行业5月上旬实现夜间消费105.7亿元,同比增长3.6%
“五一”期间,全市各大旅游景点、商业街区人潮涌动,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让杭州的夜晚流光溢彩,逛夜市、品小吃、赏夜景,随处都能感受到勃勃生机与活力。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统计,5月上旬,全市四大行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夜间消费105.7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天消费金额的51.0%。各商圈夜间消费热度高涨,受张杰演唱会等推动,滨江区“五一”期间夜间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8.2%,居全市之首。
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1400.15亿元,同比下降4.4%,占全天消费金额的46.9%。
(三)餐饮业:5月上旬餐饮消费笔数为1622.39万笔,同比增长36.1%
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数据,5月上旬,全市81934家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消费金额为32.93亿元,同比下降29.0%。其中,消费笔数为1622.39万笔,同比增长36.1%;客单价为202.99元,下跌47.9%,客单价继续大幅下跌成为拖累餐饮消费增幅的主要因素。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全市餐饮消费金额为472.1亿元,同比下降10.2%。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其中,杭州超越北京、重庆、上海,位列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城市前五。五一节前,2024年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杭州又新增2家米其林一星级餐厅,现总数已达8家,这些上榜餐厅成为“味蕾游”的首选,节前包厢全部预定完毕,排队用餐成为新常态。
据“二维火”平台数据,5月上旬,1900多家餐饮门店客流量249万人次,同比下降5.7%;营业额2.15亿元,同比下降9.4%。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二维火”平台1900多家餐饮门店客流量2848万人次,同比下降12.5%;营业额25.76亿元,同比下降15.8%。
(四)重点商圈:5月上旬合计实现消费16.18亿元,同比增长9.4%
五一期间,我市各大商圈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湖滨商圈开展无尽影院、落日音乐会、相机人NPC互动等体验互动类项目,推出大娃怪市集等活动;钱江新城商圈民心路打造了一座巨型站台式中空花园,开启了5.1唤醒计划;武林商圈举办首届“武林国潮生活节”。据杭州消费在线数据,5月上旬,钱江新城商圈、武林商圈、湖滨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16.18亿元,同比增长9.4%。
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三大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16.61亿元,同比下降9.7%。
(五)外来消费:5月上旬全市外来消费笔数大幅增加,达4397.08万笔,同比增长52.8%
“五一”假期,杭州天气整体适宜出游,全市各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游人如织,全市客流量创下历史新高。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统计,5月上旬,全市外来消费金额69.23亿元,同比下降16.2%;全市外来消费笔数增长良好,达4397.08万笔,同比增长52.8%;客单价为157.45元,同比下降45.2%。客单价下跌严重拖累消费金额的增幅。全市住宿消费金额24.83亿元,同比下降1.2%。
今年以来(1月1日—5月10日),全市外来消费金额879.06亿元,同比下降19.6%。住宿消费金额319.74亿元,同比下降3.3%。
三、简要分析
分析5月上旬我市消费市场各业态数据及其构成,有以下二个明显特点:
一是5月上旬我市消费市场回暖明显。受五一小长假的加持,我市的消费市场在5月上旬迎来了明显回暖迹象。与4月下旬相比,多项数据指标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5月上旬,我市五大行业实现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5%,增幅较4月下旬提高14.9个百分点;四大行业夜间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较4月下旬提高13.2个百分点;三大商圈消费金额同比增幅更是较4月下旬大幅提高31.6个百分点;外来消费的同比降幅也有所收窄,缩小了9.9个百分点。
二是“假日经济”效应充分显现。5月上旬我市消费市场前后两段时间冷热分明。“五一”小长假激发假日经济活力,5月1日—5日,我市五大行业实现消费金额140.76亿元,同比增长22.7%;然而,假期结束后,市场热度迅速降温。5月6日—10日,五大行业实现消费金额109.27亿元,同比下降15.4%;两者金额差距31.49亿元,增幅差距38.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重点商圈,这种冷热分明的现象更为突出。5月1日—5日,三大商圈实现消费金额9.54亿元,同比增长34.1%;5月6日—10日,三大商圈实现消费金额6.65亿元,同比下降13.5%;两者金额差距2.89亿元,增幅差距47.6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假日经济”效应的全年无休,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商务部门和商贸企业深入思考并积极行动,通过政策引导、文旅融合、市场创新、技术应用、品牌建设和生态构建等多元化的策略,确保市场在淡季期间同样充满活力,从而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