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商务预报

杭州市2024年10月下旬消费市场监测简报

文章来源:杭州市商务局   作者:杭州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15 16:34:03

  一、杭州消费市场监测概述

  10月下旬,浙里来消费·2024金秋购物节持续进行。杭州发放第一期 “食在杭州” 餐饮专项消费券,总额 1500 万元。西湖区、拱墅区、萧山区、滨江区、临平区、富阳区等先后发放汽车消费补贴、商超消费券、3C 电子产品消费券,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日益临近,杭州大厦、银泰百货、联华华商等各大商业巨头积极备战,积极营造购物氛围,线下与线上共同营造一场盛大的购物狂欢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适时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也开始逐步落地实施,这些政策与当下的消费活动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在一起,消费者信心得到大幅提振。据“杭州市消费在线”监测统计,10月下旬(10月21日—31日),全市五大行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合计实现消费金额446.03亿元,同比增长22.9%。

  10月份,全市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1130.24亿元,同比增长25.3%。

  10月份,我市消费市场有以下特点: 

  一是五大行业消费金额首次突破1100亿元。据监测,10月份,全市五大行业合计实现消费金额1130.24亿元,同比增长25.3%。该月消费规模创造了杭州市消费在线自 2022 年开展监测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它比位列第二的 2024 年 1 月份的消费金额还要多出 136.52 亿元,如此显著的差距,充分彰显了 10 月消费市场的强劲势头。自 9 月中旬开始,杭州市每旬的消费规模就一直稳定保持在 310 亿元以上的高位运行状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在 10 月中旬和下旬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和强化。零售业的表现尤为突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深入人心,效应持续显现,零售业实现消费金额745.02亿元,这也是杭州市消费在线自202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零售业月度消费金额的最高纪录,比排列第二的2024年1月份高出128.4亿元。从以上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消费市场的增量几乎都源于零售行业。零售行业就像是消费市场的核心引擎,在以旧换新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带动了整个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

  二是夜间消费为城市夜间经济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夜间消费持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0月份,全市四大行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实现夜间消费金额491.46亿元,同比增长32.8%,消费金额也创出杭州市消费在线自202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新高。其中,零售业实现夜间消费金额403.81亿元,同比增长48.2%。零售业在夜间消费时段展现出了良好的市场吸引力,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夜间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和强化,更体现出零售业在夜间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引领作用。

  三是家电与汽车领域的消费热潮持续升温。在政策支持与各类促销活动的双轮驱动下,我市的以旧换新工作展现出了旺盛的活力,实现了 “线上 + 线下” 全渠道同步发力,从而在家用汽车、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多个关键领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热潮。据监测,10月份,我市20199家家电销售门店实现销售额40.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3.7%;全市602家家装门店实现销售额8.63亿元,同比增长39.2%。全市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中,4家家电销售企业10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95.8%;汽车销售企业中,杭州极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桐庐凤奥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元通之星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市广成瑞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广成平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杭州骏宝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汽车销售额同比涨幅均在15%以上。

  四是外来消费、餐饮业双双实现月度正增长。据监测,10月份,全市外来消费金额261.0亿元,同比增长8.4%,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市的外来消费在历经了近一年的艰难调整期后,出现了企稳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城市对外来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恢复和增强。在市场环境的改善、餐饮企业的创新经营以及发放餐饮消费券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0月份我市餐饮业实现消费金额123.73亿元,同比增长10.7%,这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餐饮业同比首次实现月度的正增长,显示出餐饮业已经踏上复苏之路。

  二、分类监测

  (一)夜间消费:四大行业10月下旬实现夜间消费金额194.5亿元,同比增长25.2%

  据监测,10月下旬,全市四大行业(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实现夜间消费金额194.5亿元,同比增长25.2%,占该旬全天消费金额的50.1%。

  10月份,四大行业实现夜间消费491.46亿元,同比增长32.8%。

  (二)重点商贸企业:10月下旬实现销售额34.65亿元,同比下降4.1%

  10月下旬,我市纳入商务部监测的78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34.65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家电、医药经营较好,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4.5%、42.4%;汽车、石油、商场、连锁超市经营平淡,销售额同比分别下跌21.3%、16.8%、18.0%、11.8%。今年双十一促销大战提前打响,在各大购物网站的精心策划下,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且极具吸引力的大力度促销活动纷纷登场。这些活动对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产生的冲击依旧比较强烈,尤其是对 10 月下旬杭州的大型商超影响较大。

  10月份,78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82.65亿元,同比增长2.3%。

  (三)餐饮业:10月下旬全市餐饮消费金额45.63亿元,同比增长7.8%

  据监测,10月下旬,全市81442家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消费金额45.63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消费笔数为2527.5万笔,同比增长46.4%;客单价为180.52元,同比下跌26.4%。10月份,全市餐饮消费金额为123.73亿元,同比增长10.7%。

  据“二维火”平台数据,10月下旬,1800余家餐饮门店客流量231万人次,同比下降18.1%;营业额2.01亿元,同比下降19.4%。10月份,“二维火”平台1800多家餐饮门店客流量724万人次,同比下降7.8%;营业额6.22亿元,同比下降10.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杭州市消费在线餐饮业监测数据与“二维火”平台监测数据走势呈背离态势,后者的走势明显落后与前者。分析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者所涵盖的餐饮企业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杭州市消费在线餐饮业涵盖了多达 81000 多家餐饮企业,在其消费金额的构成中,大中型餐饮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客单价达到了 177.37 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纳入 “二维火” 平台监测范围的 1800 多家餐饮企业大多是街边小店,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其客单价仅为 85.91 元,与前者相比,差距明显。当前杭州市的餐饮市场环境变化对不同规模的餐饮企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杭州市正在大力推进以平价为特色的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并将其向社会开放。这些老年食堂凭借着价格亲民、菜品清淡健康等优势,迅速在周边社区积累了大量的客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贸市场开始开设生鲜食材加工业务。消费者在购买新鲜食材后,可以直接在市场内进行加工。在消费者层面,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选择就餐场所时,更加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健康、营养菜品的地方。而大中型餐饮企业在这方面往往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菜品研发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相比之下,街边小店在这方面则略显劣势。综上所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对餐饮业的客源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街边小店的客源被大量分流。尽管从整体来看,餐饮业已经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这种回暖主要是大中型餐饮企业经营触底反弹所带动的。对于中小餐饮企业,特别是街边小店而言,经营状况依然比较平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

  (四)重点商圈:10月下旬,四大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4.7亿元,同比增长40.8%

  据监测,10月下旬,钱江新城商圈、武林商圈、湖滨商圈、奥体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24.7亿元,同比增长40.8%。

  10月份,四大商圈合计实现消费金额65.75亿元,同比增长47.6%。

  (五)外来消费:10月下旬全市外来消费金额110.56亿元,同比增长5.0%

  据监测,10月下旬,全市外来消费金额110.56亿元,同比增长5.0%。全市外来消费笔数为5787.83万笔,同比增长73.9%;客单价为191.02元,同比下降39.6%。全市住宿消费金额23.58亿元,同比下降25.1%。

  10月份,全市外来消费金额261.0亿元,同比增长8.4%。全市住宿消费金额66.12亿元,同比下降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