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我公司下属农贸市场与专业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农产品流通渠道顺畅,各品类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除8、9月,因受“8.2”疫情影响,全市菜市场存在不同时间段的关停,造成市场交易数据小幅下降,其余月份市场交易数据均较为稳定。
一、城乡集贸市场
(一)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2022年度,市场运行稳定,农产品进货渠道畅通,市场各品类商品供应充足,零售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其中,一是由于受到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提振,农产品零售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二是由于猪肉供需关系变化,导致价格出现波动走势;三是受到持续高温影响,虾蟹类商品产量少,今年零售价格较往年略涨。
蔬菜行业:市场各品类蔬菜全年供应基本正常,零售价格总体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猪肉行业:2022年以来,猪肉价格总体呈现“降-升-降”的趋势。1-3月份,由于生猪产能充足,猪肉价格持续下降,进价达到最低点18.4元/公斤,期间虽受春节假期的提振作用,拉动价格出现临时性上升,但因产能过剩的总体形式没有改变,上涨程度有限。3-10月份,前期国家连续开展三轮冻肉收储,提振猪肉行情,抑制猪肉下降颓势;后期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猪肉运输供给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加之猪肉养殖企业压栏惜售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猪肉供求关系阶段性偏紧,导致猪肉价格总体走高,进价于10月份到达高峰35元/公斤。10-12月份,国家发放多轮储备猪肉,缓解猪肉供求矛盾,加之前期压栏惜售现象导致后期集中出栏,猪肉供给大幅提升。同时,猪肉价格前期高位运行,导致消费端需求不振,猪肉价格难有消费支撑,猪肉供求整体呈现供大于求,致使猪肉价格总体下降。
牛肉行业:牛肉零售价格基本稳定,根据具体位置不同,稳定在100-110元/公斤左右。
水产行业:水产品零售价格基本稳定,随着上市季节不同,市场销售热点不同,如夏季的小龙虾、秋季的梭子蟹、皮皮虾等。
(二)市场运行特点
严守“小门”,加强卡口管理。目前已在市场安装防疫道闸,对入场人员进行“防疫信息识别+身份识别+体温检测+口罩识别”四位一体的数字化防疫健康管理。卡口工作人员查验往前推移,有效地提高了融合率;并全部配备使用电容笔,采用“人工+道闸”双重查验,坚决做到“不漏一人”。
多措并举,落实场内“二级管理”。一是强化氛围营造,申请设置摊位场所码500余个,所有摊位张贴“购物前请先扫场所码”醒目文字提醒,并通过海报文字、LED显示屏、红外智能提示器、喇叭语音等方式,不间断提示市民及时扫摊位场所码;二是加强巡查管理,增派人员配若干流动录音喇叭,不间断提醒监督消费者扫码,检查经营户提醒扫码情况;三是沿街店铺均按要求落实“一张桌子”革命;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未履行提醒义务的经营户实行“零容忍”,处以1-3天停业整顿;五是分别在7月、10月成功完成下属59家市场”无疫市场”创建工作;六是成立暗访督查组,开展每日巡查,发现一起即停业处理。
打造放心食品供应链。全面推广执行“浙食链”,已完成市场浙食链的普及工作,激活商户50余户。截止到11月18日,共检测23136批次,其中农药残留检测18033批次,合格18026批次,不合格20批次,退市销毁11公斤;非农残检测1103批次,合格210批次,不合格0批次,退市销毁9.805公斤。
建立动态价格监测机制。为合理监测市场农副产品零售价格水平,建立农贸市场农产品零售价格动态监测体系,每日采集主要菜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一旦发现可能引发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预警,及时防范和应对价格异常波动。
市场休市复市工作。8.2疫情来势汹汹,为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配合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市场按照上级指令第一时间做好市场休市复市工作,统筹推进物资供应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统计,在全域静默前关停市场,全域静默指令下达后,于8月11日7点30分前配合完成市场静默休市;全域静默开始逐步解除后,第一时间有序恢复菜市场正常运行,自8月18日以来开始市场复市工作,截止8月31日,完成市场复市。
助力市场商户解难纾困。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经营主体渡过难关,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根据市场集团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市场商位物业3-5月与8-10月租金减免,截止2022年11月已基本完成全部租金减免工作。
新马路菜市场是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为义乌市“菜篮子”工程流通主渠道。2022年全年市场交易额为308844万元,同比上升2.31%。
运行特点:作为义乌市城区范围农产品流通主渠道,市场每日货物吞吐量巨大。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期间,全市市民家家户户采购食材以迎佳节,市场成交额、客流量达到高点。假期过后,农产品供需关系逐步缓和,市场客流量、成交量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