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华市商贸流通业统计分析系统监测,2023年11月份,全市63家重点流通样本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2.7亿元,同比下降0.7%点。1-11月累计实现345.5亿元,同比增长2.13%。
一、运行特点
(一)从业态看,11月,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网上商店呈现两升两降。其中百货店实现销售额3.05亿元,专业店实现销售额26.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01%、1.61%;超市实现销售额1.54亿元,网上商店实现销售额1.9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8%、1.1%。
(二)从商品看,11月,销售额前12的商品中呈现7类增长5类下降。其中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类、石油制品类增幅靠前,同比分别增长27.5%、11.5%、11.2%;服装类、烟酒类、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小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0.4%、9.6%、7.2%、5.8%;化妆品类、日用品类销售额下降较大,同比分别下降51.8%、29.0%;汽车类、饮料类、鞋帽类销售额小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5.2%、14.3%、2.1%。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汽车当月下降明显。汽车受购置税的政策影响在去年四季度形成较高基数,而11月全市只有永康市和磐安县有汽车消费券,全市汽车消费动力不足,使得当月下降15.2%,拉低全市重点商贸流通业2.8个百分点。
(二)石油销量增长明显。11月石油零售均价为8.17元/升,较去年同期下跌2.6%,与上月相比下跌2.1%。在销售量方面,主要是中石化11月当月批发量有明显增长,总销售量增长12%左右。当月石油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2%,拉动全市重点商贸流通业5.9个百分点。
(三)商超消费依然疲软。今年以来大型商场超市经营情况与去年相比呈现下滑状态。一是本地超市福泰隆今年关了两家门店,今年以来数据下滑明显,累计同比下降17.5%。二是大型超市在疫情期间承担居民米面油肉菜的日常保供,数,数据集中体现在大型商超,但是疫情放开后居民采购渠道增多,生鲜店异常崛起,大型超市的销售向生鲜小店分流。三是商场百货类竞争加大。消费习惯改变,网上消费、地摊集市消费增多,百货商场消费优势不明显。再是金华市区今年以来新开了世贸城市广场的、宝龙广场、银泰之心,对江北老商圈影响较大,同比下降明显。
三、趋势预判
权重商品汽车被消费券提前释放,以及去年购置税政策影响形成的高基数,使得汽车在12月增长乏力,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县(市、区)在12月继续开展吃穿用类和小微企业帮扶行动,联动数字人民币,发放吃穿用类消费券,借助“双12”、圣诞、元旦等节日,激发基础消费热情,预计后期基础消费方面将继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