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商务预报

义乌市2022年度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运行态势分析

文章来源:义乌市商务局   作者: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发布时间:2023-01-13 16:44:56

  2022年全国疫情散点式频发,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在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公司通过创新思路,优化服务等有利措施,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过硬的作风,守住了市场“小门”,保住了市民的“菜篮子”,使市场基本保持了稳定繁荣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市场全年总成交额达50.63亿元,总交易量达94.23万吨,日均人流量为15030人次,车流量为5700车次。  

  一、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2022年市场全年总成交额50.63亿元,总成交量94.23万吨,相比2021年全年成交额48.42亿元,成交量93.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6%和0.85%。其中,蔬菜行业成交额29.69亿元,成交量84.80万吨,成交均价3.5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26.70亿元,成交量82.90万吨,成交均价3.22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1.20%,2.29%和8.70%;鲜肉行业成交额47778.44万元,成交量18142吨,成交均价26.34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45450.75万元,成交量16700吨,成交均价27.22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5.12%和8.63%,成交均价同比下降3.23%;水产行业成交额71649万元,成交量36190吨,成交均价19.8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73930万元,成交量40950吨,成交均价18.05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3.09%和11.62%,成交均价同比上涨9.70%;冷冻行业成交额70997.50万元,成交量36400吨,成交均价19.5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79885万元,成交量44500吨,成交均价17.95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11.13%和18.20%,成交均价同比上涨8.64%;禽蛋行业成交额3618.35万元,成交量3591吨,成交均价10.08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2985.04万元,成交量3260吨,成交均价9.16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成交均价同比分别增长21.22%,10.15%和10.04%;配套行业成交额15350万元,相比去年14900万元,同比增长3.02%。具体分析如下:

  二、蔬菜行业

  蔬菜总成交额29.69亿元,总成交量84.80万吨,成交均价3.5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26.70亿元,成交量82.90万吨,成交均价3.22元/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1.20%,2.29%和8.70%。

  (一)年总成交量高于去年

  1.直发蔬菜总量上升

  全年产地直发蔬菜总量比去年增加约13600吨,日均进场过磅货车107辆,与去年同期持平。

  2.区域性集散功能稳步提升

  市场蔬菜货源地以山东、云南、甘肃、福建等省份为主,关联江苏、湖北、四川、海南、广东、广西、内蒙古、安徽、河北等多省多地区。经营户广寻货源,广开渠道,并不断探索上游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连接市场和产地的完善批发供应链。市场供应义乌本市80%以上的蔬菜消费量,辐射金华、台州、绍兴、温丽衢等地市及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

  二季度,全国疫情散点式爆发,上海、嘉兴、杭州、宁波、衢州、金华等多地区蔬菜批发市场封控,各地区蔬菜货运、采购商陆续涌入市场,农产品更是需要通过农批市场调转至各市销售,市场充分发挥了强大的区域性集散功能。凭此契机,经营户发挥出优秀的业务水平,借助市场良好的发展趋势,使部分新涌入的货主及采购商趋于稳定,为市场开拓了上游新的货源和下游新的贸易商,蔬菜销量剧增。

  3.“菜篮子”担当

  市场一直是义乌市民的“菜篮子”,肩负“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的责任与担当。“8.2”义乌本土疫情爆发,公司全体员工下沉一线,把好货运司机和农产品的入场关,密切监测场内农副产品供应和价格波动情况,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守住了市场“小门”,筑牢了蔬菜供应“大门”,保住了市民的“菜篮子”。

  (二)年成交均价高于去年

  1.1-2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下降

  市场内蔬菜供货充足,走货速度一般,导致市场整体存量增加,库存消化压力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蔬菜价格。

  2.3-10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3-5月份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疫情,蔬菜种植、采收、运输等环节都受到限制,蔬菜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助推蔬菜价格普遍上涨;6月份属于梅雨季节,持续阴雨天气,对蔬菜生产有较大影响,本地蔬菜供应量减少,使得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7-9月份处于夏季高温期,持续高温天气,会出现植株生长缓慢,病虫害,落花落果等情况,严重影响本地露天蔬菜的生长与成果品质,产量自然降低,同时外地蔬菜保鲜期短,储存难度大,保鲜成本增加,价格自然上涨;10月份处于夏秋交接之际,部分蔬菜即将换茬,货源相应减少,支撑蔬菜价格高位运行。

  3.11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下降

  气温较高,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本地菜上市量较大,全国各产区出产量也增加,总体供应充足,量足引起了大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下跌。

  4.12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持续低温天气,导致部分蔬菜产区产量下降,短时间促涨蔬菜价格。

  三、猪肉行业

  猪肉总成交额47778.44万元,总成交量18142吨,成交均价26.34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45450.75万元,成交量16700吨,成交均价27.22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5.12%和8.63%,成交均价同比下降3.23%。

  (一)年总成交量高于去年

  猪肉一直都是国人消费的最主要肉类。近年来,猪肉价格暴涨,禽肉挤占部分猪肉消费,导致猪肉占家庭肉类消费比例不断下降。但随着生猪产量基本回归常值,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低于去年高位价格,对恢复猪肉消费水平有明显提振效果,全年猪肉消费总量稳步提升。

  (二)年成交均价低于去年

  1.1-6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下降

  上半年生猪产量总体呈现供大于求局面,猪肉价格上涨缺乏动力。

  2.7-12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7月份,猪肉进口减少,官方多次启动收储工作,助推猪价上涨;牧原等头部养殖企业控制生猪出栏量,中小散户看涨情绪浓烈,出猪意愿一般,生猪市场存在非理性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导致供需处于阶段性偏紧状态,价格自然上涨;8月份受本土疫情影响,生猪调运成本增加,猪肉价格阶段性上涨;9月份各大院校集中开学,市场猪肉消费有所升温,叠加中秋国庆双节效应,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猪肉价格;10-12月份属于消费旺季,市场猪肉消费有所回升,价格存在季节性上浮。

  四、水产行业

  水产品总成交额71649万元,总成交量36190吨,成交均价19.8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73930万元,成交量40950吨,成交均价18.05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3.09%和11.62%,成交均价同比上涨9.70%。

  (一)年总成交量低于去年

  市场水产品主要采购对象为夜市、中小饭店及酒店等餐饮场所。今年以来,区域性疫情频发,疫情防控政策严,夜市、休闲娱乐场所长时间关停,餐饮类消费急剧下降,花鲢、草鱼、黑鱼等大宗淡水鱼销量减少,水产品整体销量相比去年也有所下降。

  (二)年成交均价高于去年

  1.1-4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受治水等环境保护政策影响,花鲢、草鱼、明虾养殖面积有所减少,产区供应量减少,此类品种价格上涨有力带动了水产成交均价的上涨;疫情防控下,运输问题凸显,运输成本增加且货源供应量减少,带动花鲢、鲫鱼等淡水鱼价格上涨。

  2.5-6月份成交均价同比持平

  3.7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下降

  下游终端需求表现不佳较为突出,市场水产品供应偏松,导致价格整体下降。

  4.8-12月份成交均价同比上涨

  8-10月份受持续高温影响,在养殖、运输等阶段难度增加,造成的损耗也随之加大,影响产区存塘量以及市场供货量减少,价格自然上涨;与此同时,鱼苗价格和水产饲料价格上涨,推动淡水鱼养殖成本增加。

  五、冷冻行业

  冻品总成交额70997.50万元,总成交量36400吨,成交均价19.50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79885万元,成交量44500吨,成交均价17.95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11.13%和18.20%,成交均价同比上涨8.64%。

  (一)年总成交量低于去年

  今年以来,区域性疫情频发,受疫情防控影响,下游餐饮企业需求减少,餐饮业整体行情惨淡,特别是中小型餐饮、超市尤为明显,使得冻品区烧烤类、半成品类和调理品类商品销量均有下降。

  (二)年成交均价高于去年

  今年口条、猪肚等猪副类产品和鸡爪、鸭头和中翅等鸡鸭副产品价格一直较高位运行;食用油、粮食等原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关商品价格自然上涨。

  六、禽蛋行业

  鸡蛋总成交额3618.35万元,总成交量3591吨,成交均价10.08元/公斤,相比去年成交额2985.04万元,成交量3260吨,成交均价9.16元/公斤,成交额、成交量、成交均价同比分别增长21.22%,10.15%和10.04%。

  (一)年总成交量高于去年

  二、三季度受区域性疫情影响,下游经销商采购情绪陡增叠加市民有一定囤货需求,市场鸡蛋走货快,加之五一、端午等节日效应,销量增加较为突出。

  (二)年成交均价高于去年

  除2月份外,鸡蛋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期。从供应角度看,蛋鸡存栏量虽然缓慢恢复但仍低于往年,叠加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成本增加,也是今年鸡蛋价格始终高于去年的主要原因。鸡蛋需求有所提升,需求端增长也会拉动价格上涨。

  七、配套行业

  调料、酱菜、粮油、豆制品等配套行业全年总成交额15350万元。与去年同期成交额14900万元相比,同比增长3.02%,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新的一年,公司将深入推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平安创建水平,提高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营造文明诚信的经商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积极发挥区域性辐射功能,保持稳定繁荣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