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商务部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以下简称“两节”)期间市场保供、消费促进及安全生产等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省商务厅强化统筹、提前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市场研判,全力保障“两节”期间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
据云南省商务厅样本企业监测以及各州市反馈情况等综合分析,2023年“两节”期间(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下同),云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商品种类丰富、价格总体稳定、运行平稳有序。
(一)供应方面
据云南省20家生猪屠宰、2家蔬菜批发和1家粮食批发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9月28日-10月5日共销售鲜猪肉4098.2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10.3%,同比增加11.8%,与2019年相比增加26%;蔬菜26955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10.6%,同比增加6.4%,与2019年相比增加61.9%;大米1381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21.2%,同比减少38.5%,与2019年相比减少42.4%。其中,鲜猪肉日均销量为512.3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10.3%,同比增加11.8%,与2019年相比增加26%;蔬菜日均销量为3369.4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10.6%,同比增加6.4%,与2019年相比增加61.9%;大米日均销量为172.6吨,与节前一周相比减少21.2%,同比减少38.5%,与2019年相比减少42.4%。
(二)价格方面
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与节前一周相比呈“7涨1平4跌”态势。其中,水产品、奶制品、白条鸡、食糖、食用油、肉类、食盐与节前一周相比分别上涨0.6%、0.5%、0.5%、0.2%、0.2%、0.2%、0.1%;鸡蛋与节前一周相比持平;瓶装饮用水、蔬菜、粮食、水果与节前一周相比分别下跌0.1%、0.3%、0.3%、1.1%。与2022年相比呈“9涨3跌”态势,与2019年相比呈“9涨3跌”态势。(详见附件1)
二、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两节”期间,云南省各地促消费活动丰富多彩,各大商贸企业纷纷推出打折、满减等优惠活动,推动云南省商贸消费持续升温。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云南省重点监测的96家零售企业和12家餐饮企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增长10.4%,较2019年增长18.8%。其中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9%,较2019年增长18.4%;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0.9%,较2019年增长66%。
(一)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纷呈。昆明市多部门联合发起“向往的生活·还是昆明”2023昆明金秋10大消费行动;昆明市举办2023呈贡区购车补贴暨电商主播大赛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展销以及发放购车补贴方式促进汽车消费增长;红河州举办国庆汽车博览会,近百个汽车品牌,近千款车型参与国庆车展,满足消费者看车购车需求;曲靖市组织数十家企业开展购车补贴活动;德宏州举办2023德宏年度车·房展,30余家汽车4S店及电动车经销商,300多款车型超低价,品牌齐全、多品牌多款首发新车,有效拉动节日期间汽车消费增长。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中国石化云南销售公司在中秋、国庆“双节”,以及在第四季度期间,通过中石化“易捷加油”APP、中石油“中油好客e站”APP及“加油彩云南”微信小程序开展新客赠券、消费赠券、充值赠礼、商品惠民、抽奖免单等多重线上线下优惠促销活动,助力成品油等节日出行消费。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为9348.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4%。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分别为9389.18万元,占销售总额的17.6%。
(二)智能化家居消费是热点。围绕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以及房地产“金九银十”消费需求,云南省省商务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策划覆盖家电、家具、家纺、家装等家居行业全领域的“彩云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持续发放2023年第三期“彩云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券”,苏宁易购、九机网、迪信通、全球通信、昆百大家电5家连锁商户同步发放企业优惠券,可与政府消费券叠加使用。组织京东、苏宁、九机等家电(3C数码)企业在全省开展家电生活乐购季、10月以旧换新补贴季;美的、海尔、格力、方太等家电品牌企业推出“旧家电家具换新”十一狂欢节,促进家电、数码产品消费增长;宜家家居推出SP数码满减活动,与苏宁易购联动推出换新购物节,中国银联云南分公司、农信社等银行机构联合家居企业及卖场推出“彩云金秋家居家装焕新节”,开展家居消费分期满减、分期利息优惠、刷卡随机立减中奖等活动,激发家居行业市场新活力。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分别为670.75万元、2814.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4%、50.4%。
(三)城市综合体成为节日消费主场。商圈凭借多业态聚集、多元化消费以及全方位服务的跨界经营优势,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昆明同德广场推出路人玩比赛、天台赏月活动,发放活动入场券、餐饮补贴券等各类活动,以活动、气氛吸引消费者;公园1903推出假日生活节、鲜花市集、轨迹安徒生插画展、环球小姐云南赛区、1903好物Let's购、双节礼遇会员福利多重活动,集文化艺术、娱乐生活、时尚潮流、环球美食于一体,是消费者“微度假”首选地和时尚人群标志性打卡地;大悦城推出会员社群秒杀、会员多倍积分等零售团购活动,日均客流量为5万人,同比增长78%;“热购西山”消费节在西山万达广场盛大开幕,西山万达联合各商家发放消费券100万。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云南省服装、粮油食品、化妆品、针纺织品、鞋帽类销售额分别为454.98万元、3160.17万元、608.96万元、237.67万元、217.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2%、14.5%、11.7%、9%、8%。
(四)大众餐饮消费热度高。昆明广场、南强集市、云纺商业街等各大商圈(街区)持续丰富特色小吃类餐饮业态,通过与抖音、小红书等公共网络平台联动合作方式引流锁客,不断提升商圈(街区)人气和知名度,提振餐饮消费;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生活节“吃喃米线市集”2.0版在昆明翠湖公园外广场举办,引发云南人吃米线热潮、带动外省甚至外国游客品尝米线和云南特色小吃;2023年宜良烤鸭美食节、2023年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暨阳宗海七甸首届“大饼文化·中秋美食节”等特色美食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吸引大批市民及游客体验、消费;大理弥渡县举办首届小河淌水大理弥渡美食节,楚雄南华县举办乡村美食小吃周活动,十个乡镇美食小吃齐上阵,推动地方特色餐饮业发展;订餐平台纷纷推出“百亿补贴、抢假期红包”等各类线上促销活动,提振餐饮市场信心。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云南省12家餐饮企业外卖、堂食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281.8%、73.9%。
(五)体验消费更受青睐。休闲旅游、观影观展、民俗活动等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受到欢迎,携程数据显示,十一假期,昆明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74%,跨省订单占比超过八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56%。据美团数据,十一假期首日昆明夜间玩乐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300%;云南省博物馆6天入馆参观总人数是去年同期的7倍多;昆明南强街文创市集、昆明云纺魔盒市集推出文化类演出、文创产品、创意手作、潮玩好物等,满足体验式消费需求,云纺博物馆对游客免费开放,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讲座等活动,带动文艺体验消费。其中,南强集市日均客流量达6.5万人,街区商户日营业额为45万元,是国庆节前的2倍,已成为昆明夜经济的代表和外地游客体验云南饮食文化的打卡地。红河蒙自推出第一届Sparkling浮影灯光节系列活动、2023年第十七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和千人拜师礼等活动,积极开展文化办公用品、书报杂志促销活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据云南省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两节”期间,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销售额为548.48万元,同比增长128.6%。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全面部署抓落实。一是印发《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保供及消费促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州市商务部门做好“两节”期间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节前保供,厅领导带队赴昆明、大理、曲靖开展中秋、国庆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市场保供工作调研。三是组织重点生活必需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召开座谈会,指导企业增加节日市场供应,丰富促消费活动,落实落细节日保供和安全生产措施。四是落实重点领域促消费工作。节前印发《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云南省2023年9-12月促消费活动方案的通知》《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彩云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方案的通知》,积极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广泛动员各州、市商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家居卖场、家装企业、会展平台、电商平台等各方积极参与家居促消费活动,有效推动消费增长积极释放家居消费潜力。
(二)切实保障市场供应。一是“两节”期间启动全省16个州市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样本企业每天报送库存、价格及有无异常波动等情况。二是加强猪肉储备和应急调运中心(库、点)管理,全面掌握真实库存情况,保证紧急情况下调得动、用得上。三是加强零售和餐饮企业监测,分析研判市场运行走势,全面掌握本地区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四是畅通保供网络,及时分析研判市场供求情况,指导商贸流通企业拓宽货源渠道,强化产销衔接,确保供应网络平稳有序运行。五是督促商贸流通企业适当增加生活必需品库存数量,增加水果、水产品等节日热销品供应,丰富商品种类,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强化预警引导预期。一是建立市场供应巡查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二是实行重大情况即时报告制度。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灾情、舆情等对市场供应的影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正面引导市场预期。三是节前通过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省商务厅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微博新媒体等开展市场供应情况宣传报道,稳定社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