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天津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涨。5大类商品中,一涨四降;其中煤炭、钢材、成品油、化肥价格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0.2%、0.4%、0.4%和0.1%,橡胶价格上涨2.9%。14种主要商品中,上涨的有8种,占57.1%,下降的有6种,占42.9%。
一、煤炭价格下降。1月份,上旬焦煤价格先行下跌,焦价底部支撑减弱,叠加终端市场淡季特征日渐明显,钢厂盈利能力受限,高炉集中检修情况增多,焦炭刚需减弱,焦炭上下游均趋弱,钢厂对焦炭连续发起两轮提降,累积跌幅200-220元/吨。中下旬煤价止跌探涨,焦企生产成本增加,加之钢厂冬储补库需求渐强,焦价趋稳运行。
1月份焦炭市场整体弱势运行。月内煤价先跌后稳,让利空间有限,焦企生产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多存在减产行为,但焦炭出货受阻,厂内焦炭库存略有累积;而终端市场淡季特征日渐深入,钢厂盈利欠佳,高炉集中例检增多,对焦炭刚需减弱,焦炭市场供需双弱。1月全市煤炭均价为730.5元/吨,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5%。
2月份,成本端煤价或继续增强底部支撑作用,而钢厂高炉将进入复产周期,焦炭刚需由弱转强,贸易商市场参与度提高,旺季真正到来前,预计焦炭市场或存在反弹可能。
二、钢材价格下降。2024年1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震荡下跌。市场季节性特征显著,由于国内宏观利好放缓,市场重回基本面主导。随着原料端成本支撑松动,市场建筑钢材价格震荡回落。当前是2024年钢材库存累积阶段,由于钢材终端进入春节之前停产放假阶段,钢材的需求进入季节性下降区间。钢材现货价格表现偏弱,没有很强的上涨驱动。钢材价格不仅受到供需基本面的影响,还受到宏观利好预期的影响。1月我市钢材市场价格小幅下降,据对盈通物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储宝分公司等3家钢材企业监测数据显示,1月全市钢材均价为4100.42元/吨,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8.1%。
1月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震荡回落,国内建筑钢材市场震荡下跌。2月份,春节长假期间,市场宏观预期支撑偏强,由于节后现实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库存矛盾加剧,价格承压增加,预计2月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或将先扬后抑。
三、成品油价格下降。1月31日24时起,每吨汽油上调200元,每吨柴油上调200元。这是今年春节前最后一轮油价调整,也是上调落实后,年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共历经2次上调、1次下调。涨跌互抵之后,汽油、柴油累计上涨350元/吨和340元/吨,折升价后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调0.27元、0.29元、0.29元,与上月月底相比,以油箱容量在50升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13.5元左右。1月份成品油均价为8149.3元/吨,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0.6%。截至1月底,全市成品油零售价格分别为:92号汽油7.67元/升,95号汽油8.1元/升,0号柴油7.33/升。
2024年1月以来,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跌势趋缓,开始转入筑底企稳的走势。一方面,北半球冬季取暖用油消费旺季来临,需求力量回升;另外中东地缘局势复杂化,原油溢价增加。偏多因素出现抵消此前偏空因素,油价下行动力减弱。
综合来看,1月份油价先跌后涨,当前油价呈现向上突破的走势,主要因地缘加剧供应端的担忧,需求边际好转。整体来看,油价重心震荡上移。下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2月19日24时开启,国内成品油油价将出现下调。
四、橡胶价格上涨。1月份天然橡胶大幅下行后,区间震荡整理为主。供应端:原材料产出受限,价格维持高位:泰国陆续进入停割期;越南产区陆续进入停割期,基本上停割7-8成;国内海南产区和云南产区进入全面停割期。临近春节,下游企业陆续进入假期,采购有限。需求端:下游全钢胎继续小幅走高、半轮胎开工稳定,对顺丁橡胶刚需支撑。据对我市化轻贸易橡胶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当月全市橡胶均价为12612.5元/吨,环比上涨2.9%,较去年同期上涨6.7%。
目前国内外原料产出受限,国内产区进入全面停割期,国外产区部分进入停割期,原料价格坚挺支撑天然橡胶市场;轮胎企业订单放缓,对天胶市场行情支撑有限;加之临近春节,进入季节性开工淡季,部分企业进入假期状态,预计2月天然橡胶现货市场区间震荡整理为主。
五、化肥价格下降。1月份,国内化肥市场供应整体充足,需求方面,农需淡季,工业需求以刚需采购为主,虽然国际市场仍有招标,但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肥市整体以弱稳运行为主。据对我市嘉联农资、中嘉农业等4家化肥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当月我市化肥均价为2887.82元/吨,环比下降0.1%,较去年同期下降0.5%。
春耕是化肥施用旺季,一般可占到全年化肥施用量的40%以上。春耕期间化肥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国春耕备耕正由南到北次第展开,即将进入用肥旺季。目前,尿素等重点化肥品种生产处于较高水平,冬储备肥也较为充足,保障春耕期间农业用肥需求有较好基础。预计2月份,我市将根据化肥供需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化肥保供稳价应对机制,综合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促进化肥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