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商务预报

2023年天津市重要生产资料市场情况分析

文章来源:天津市商务局综合服务中心   作者:聂蕊   发布时间:2024-01-29 10:09:31

  2023年我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五大类品种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煤炭、成品油、钢材、橡胶、化肥分别下降为1.32%、4.49%、8.87%、3.7%、14.02%。

  12月份我市重点监测的生产资料价格以涨为主。5大类商品中,三涨二降,其中:钢材、成品油、化肥价格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0.5%、0.5%、0.3%;煤炭、橡胶价格降幅为0.2%和1.4%。14种主要商品中,价格环比上涨的有8种,占57.1%;下降的有6种,占42.9%。

  一、煤价震荡下行

   进入2023年以来,煤炭企业扎实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工作,煤炭产量同比较快增长,煤炭进口大幅增长,煤炭供应比较充足,市场供需形势持续改善,整体煤炭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2023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但也存在一些变数。供给方面,原煤增速放缓验证了新一轮保供周期下产量增幅弱于上一轮的逻辑。需求方面,终端需求缓慢下降,火电需求持续增长。进口方面,进口量增速有所放缓。价格方面,煤价出现下调,但焦炭利润不断改善。虽然煤炭市场相对稳定,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和政策的支持,煤炭行业有望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2023年下半年需求方面,总用电需求增速维持稳定,同比增量有限。从用电结构来看,水电受降水量的影响下半年发力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但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新型能源发电量的持续发力,使其占总发电量的占比逐步上升,对火电形成替代。对于非电行业而言,钢铁、建材及化工用煤需求受到终端需求改善力度相对有限的制约,对煤炭需求增量不足供应方面,供给端延续宽松格局。国内供应端,保供稳价政策仍在持续发力,晋陕蒙主产区煤炭产量维持高位运行,终端库存端,电厂煤炭库存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电厂补库意愿薄弱。从进口来看,随着海外煤炭价格下行,进口煤对沿海电厂冲击明显,进口煤和国内煤存在价格竞争,使得国内煤价进一步承压,动力煤价格中枢继续下移。

  据对我市煤炭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煤炭均价为727.33元/吨,与2022年相比下降1.32%。其中,四季度我市煤炭均价732.2元/吨,较第一季度下降0.12%、比第二三季度上涨0.7%和2.13%,比去年同期下降0.61%。

  进入2023年12月后,全国多地受寒潮影响,电厂负荷进一步增加,传统用煤旺季随之到来。动力煤供给偏紧,价格下跌压力有限,而焦煤供应有进一步收紧预期叠加库存仍处于历史同期相对低位,焦煤价格在春节的补库周期结束前有较强支撑。据对天津国源港通燃料油有限公司煤炭企业监测数据显示,12月全市煤炭均价为731.6/吨,环比下降0.2%,较去年同期下降0.3%。

  2023年国内煤炭产量维持高位,进口煤量大幅增长,供需趋松,煤价中枢下移,煤炭企业盈利普遍下滑。2024年动力煤供给弹性较小,需求韧性十足,煤价稳健有支撑。预计2024年供需整体平衡,煤价中枢维稳,全年呈前低后高走势。

  二、钢材市场调整态势

  整体的2023年,中国钢材价格处于低位,国内竞争激烈。主要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中国钢铁行业内竞争激烈,各大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和价格,使得钢材价格整体走低。我国钢材市场价格经历了阶梯式下行,原料强于钢材,行业效益再创新低。出口缓和国内供需压力,同时伴随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几个方面。2023年的整个钢铁市场产业格局延续调整态势,不管是主动或者是被动调整。据对盈通物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储宝分公司等3家钢材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钢材均价为4349.08元/吨,较2022年相比下降8.87%。四季度我市钢材价格均价为4095.65元/吨,较前三季度分别下降8.15%、8.77%、5.9%,较去年同期下降12.28%。

  12月份北方气温下降,雨雪天气较多,终端施工多受到阻碍,需求萎缩明显,南方需求尚存,工程也多处在收尾阶段,终端客户以收款为主,采购积极性偏弱,需求表现出缩减趋势。成本高位、产量缩减、期货强势多对价格有支撑作用,需求的日益萎缩是拖累价格的主要原因,多空激烈博弈下,价格呈现震荡走势,重心小幅上移。据对盈通物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储宝分公司等3家钢材企业监测数据显示,12月全市钢材均价为4116.57元/吨,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9.4%。

  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开始呈现震荡上涨的行情。进入2024年,钢价能否延续这一趋势受到关注。综合来看,整体市场仍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地缘冲突短期扰动、国内经济潜力明显、内生动力韧性强劲、供需关系延续双弱、冬储意愿依然不足、成本支撑韧性转弱等因素都将影响着市场行情的走势。2024年1月份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冲高回落、高位震荡的行情。

  三、成品油价格“波澜不惊”

  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2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15元、400元。这是10月10日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的连续第六次下调。调幅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将分别下调0.33元、0.34元、0.34元。至此,2023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窗口全部结束,累计开启25轮调价,其中10次上调、12次下调、3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标准汽油及标准柴油均累计下调50元/吨,折升价92号、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均下调0.04元。

  据对我市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成品油均价为8403.1元/吨,较2022年相比下降4.49%。四季度我市成品油均价为8327.1元/吨,较第一、三季度下降分别为0.42%、3.22%、较第二季度上涨0.1%,较去年同期下降2.27%。

  进入12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跌势明显。最后一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一度跌至近六个月低点,随后反弹但上行承压。由于市场对OPEC+联盟的进一步减产存疑,加上美国原油和馏分油库存增加,国际油价回落幅度较大;尽管原油跌后小幅反弹,但由于美联储不太可能明年降息的担忧重燃,市场担心供应过剩及需求减弱,国际原油再次转跌,市场以震荡运行为主。据对我市中石油、中石化、壳牌监测数据显示,12月份全市成品油均价为8179元/吨,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9%。截至12月底,全市成品油零售价格分别为:92号汽油7.75元/升,95号汽油8.19元/升,0号柴油7.42元/升。

  2023年成品油行业经历了上半年供大于求,下半年需求复苏下企业开工积极性提振、成品油产量创纪录的行情,全年价格主要受到原油成本高位支撑,需求对价格的拉升作用总体偏弱。同时,2023年新能源加速渗透,商用车中燃气车占有率也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预计2024年成品油市场在原油成本偏强运行、居民消费和第二产业持续复苏带动需求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回暖,但新能源加速替代将影响成品油需求的增长空间,汽油消费最早或于明年达峰。

  四、橡胶价格窄幅振荡

  2023年橡胶期价呈现窄幅振荡态势。整体来看,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前低后高。一季度,国内胶林停割未能完全冲抵下游疲软需求,供需结构阶段性宽松带动价格震荡下挫;二季度,云南干旱迫使市场预期出现转向,国内原料供应缩减使得胶价走势逐步企稳;7—10月海外产区陆续进入雨季,供应不及预期,叠加下游进入“金九银十”消费旺季,供不应求背景下,胶价持续上行。三季度,汽车市场渐渐发力,出口成为重要边际增量,产业政策推动需求回暖,沪胶价格录得较大涨幅;11月至今,下游轮胎行业进入消费淡季,需求走弱导致胶价呈现弱势。四季度,结构性需求亮点尚未彻底扭转行业格局,橡胶价格承压回落,但价格中枢有所抬升。

  据对我市化轻贸易橡胶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橡胶均价为11872.25元/吨,较2022年相比下降3.7%。四季度橡胶均价为12527.78元/吨,较一、二、三季度上涨7.82%、11.33%和3.63%,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8.09%。

  2023年12月,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整体偏空;冬季环保、需求淡季等因素制约,企业开工率走低等利空因素,以及国内产区步入停割期,泰国南部主产区出现洪涝灾害,原料产出受限;年末车企促销叠加地方促消费政策,乘用车市场明显走强;年前浓乳加工厂冬储备货,加大原料采购力度;进口胶到港节奏放缓,青岛保税区持续去库存等利多因素综合影响,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呈先跌后涨的区间震荡走势。据对我市化轻贸易橡胶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当月全市橡胶均价为12260元/吨,环比下降1.4%,较去年同期上涨6.77%。

  目前全球开割率较高,后市进一步增长空间较为有限,因此预计2024年全球橡胶产量增速将回落。进口压力仍然存在,但2023年情况特殊,2024年较难复制,因此进口增速将不及去年。需求方面,随着国产轮胎在海外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轮胎消费仍有增长空间,预计出口需求依旧旺盛。内需方面,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积极信号,预计乘用车消费仍有一定增长空间,重卡消费则面临一定压力,整体需求或较为稳定。整体而言,2024年橡胶供需结构呈向好趋势,橡胶价格重心将上移。

  五、化肥价格跌宕起伏

  2023年,由于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国际粮食市场延续震荡运行,部分低收入国家可能继续面临粮食短缺困境,能源、化肥价格保持了宽幅震荡。国际社会只有加强协调,及时疏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和断点,着力消除损害全球粮食系统韧性的长期结构性顽疾,才能更好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而国内复合肥企业虽区域性结构调整战略增多,但由于原料及其他因素,行业盈利水平处于产业链后端,同时原料价格持续高位导致了季节肥生产备货时间线拉长,产能利用率下降。据对我市嘉联农资、中嘉农业等4家化肥企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化肥均价为3190.83元/吨,较2022年相比下降14.02%。四季度我市化肥均价为2943.4元/吨,较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7.32%、8.9%、2.82%,较去年同期下降6.77%。

  12月化肥价格上涨。据对我市嘉联农资、中嘉农业等4家化肥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当月我市化肥均价为2892元/吨,环比上涨0.3%,较去年同期下降2.3%。

  预计在2024年,国内化肥市场将出现如下趋势:氮肥市场价格将低于今年市场价格的最高点;磷肥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价格将走低;而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钾肥进口量将增大,价格也将回落。国内生产成本的下降将导致钾肥价格下降。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国内肥料市场在过去三年内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预计2024年国家针对粮食和农产品的相关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市场行情走势。为了确保中国的粮食和农产品能够稳定种植和收获,监管部门可能会通过多种手段控制氮磷钾三大原料的价格,同时也会兼顾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的平衡,将肥料价格控制在有利于良性种植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