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民生之本。餐饮业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之一,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重要角色。近年来,晋城市通过以政策赋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品牌培育塑造城市美食文化IP,构建全链条餐饮产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系统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全市住宿餐饮业市场主体达到2.9万个。2024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5%,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1%。
政策赋能,激活市场主体强劲动能
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组建专项考察组赴长沙、株洲、北京等地开展餐饮产业深度调研,形成《湘晋餐饮业发展比较研究报告》等成果,并起草《晋城市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我市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政策支持。同时,建立“三级成长阶梯奖励机制”,针对年度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万、3000万、5000万三个关键节点的餐饮企业,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的专项奖励,助力企业跨越发展。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累计兑现市级奖励资金170余万元,惠及企业11家。同时,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获得省级住宿餐饮奖励资金700多万元,通过“市级引导+省级支持”的联动奖励,激发“奖励一个、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助力我市餐饮行业繁荣发展。
品牌培育,打造城市美食文化IP
2024年、2025年我市连续两年开展餐饮业名店、名菜、名厨评定工作,共评选出20家品牌名店、30家特色餐厅、35道康养名菜、50道传统名吃、20位名厨,培育了一批行业标杆。积极打造“康养胜地·美食晋城”城市品牌,通过美食嘉年华、晋湘美食交流会、晋城美食进浙大、晋城美食走进工信部等美食推介活动,进一步叫响叫亮晋城美食名片。组织餐饮企业参加豫菜品鉴大会、首届职工中式烹饪技能竞赛、汾阳厨师节和中烹协宴席设计培训班等活动,还组织6家知名餐饮企业赴日本考察,学习连锁经营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我市餐饮企业服务质量和技能水平。聚焦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8月份,我市成功创建“中国生态康养美食之都”区域公用品牌,被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授予“中国生态康养美食之都”称号,推动餐饮与生态、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发展康养美食产业,持续擦亮“康养胜地 美食晋城”城市名片。
全链提质,构建餐饮产业服务体系
为全方位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我市积极打造“酒店+社区+街区+景区+综合体”五位一体的全链条餐饮服务生态。积极培育绿色住餐主体,引导住餐企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绿色饭店创建工作,海天大酒店、高平大酒店、国贸酒店和沁水鹏飞友谊大酒店荣获“五叶级中国绿色饭店”荣誉称号,全市创建绿色饭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开展放心早餐工程,对所有放心早餐亭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全市共有放心早餐亭170个,其中,城区110个,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中央厨房+线下配送”,推动德贤斋、颐仟贝中央厨房项目建设,为德贤斋中央厨房项目争取省级奖励资金。同时,大力推动社区餐饮,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社区食堂建设,秀水苑、古书院、侯匠、金华等社区纷纷开设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用餐提供了便利。同时,还涌现出谷宜生、饸饹刘、老马火锅等一批本土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另外还搭建餐饮消费新场景,打造饸饹美食节、啤酒电音节、新春美食节等四季餐饮消费场景,完成南大街步行街、兰花城梦华市集、万品汇美食城等15条美食街区提质升级,形成覆盖全时段、全场景的餐饮业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