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成果丰硕!推动品质新消费和商业新业态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作者:商贸行业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3-07-26 09:50:59

  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4月29日启动,6月30日结束。购物节期间,“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上海夜生活节”等12个重点活动IP、1300余项促消费活动先后举办,大力推动发展品质新消费和商业新业态。本届购物节发挥了促进和扩大消费的作用,推出了一批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新地标,宣传推介了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IP。

  一、基本情况

  1.消费市场增长更稳

  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期间,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全市线下消费日均71.3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2%。根据本市大数据监测,全市网络零售额日均47.7亿元,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6.6%。美团上海生活服务消费指数(基期为2021年)日均为129.7%,较去年购物节同期上升29.6个百分点。本届购物节首月上海社零占全国社零的比重达到4.14%,超过首届购物节(4.04%)和第三届购物节(3.85%),与第二届购物节持平。1-5月本市社零同比增长27.5%。

  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监测的250家大型商业企业购物节期间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7%;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19.4%。从重点商圈看,监测的40个重点商圈120家企业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9%,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21.3%;其中位于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商圈、中环(真北)商圈、五角场商圈销售额分别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66.5%、44.5%、23.8%,位于滨江水岸的苏河湾商圈、杨浦滨江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11.6%、6.3%。从重点品类看,“好吃的”“好看的”“保值的”商品销售增长强劲,购物节期间食品、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等零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39.1%、34.1%、32.1%、11.6%。

  2.惠民措施让利更实

  购物节期间,列入购物节排片表活动1348项,较去年购物节增加1.5倍;列入排片表企业532家,较去年购物节增加87%。市商务委开发了“五五购物节”促销活动排片APP,分为24个主题,各类活动分类推送,消费者可以根据活动名称、活动时间、商品类别、活动类型、活动地址等条件随时检索,了解促销费活动的具体内容。购物节期间,全市共审核通过约2万位市民的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申请,补贴资金量约2亿元。市体育局试点发放冰雪、游泳、助老、羽毛球、都市运动中心五种专项券,支持全市近700家定点场馆使用。徐汇区安排财政资金,携手商场、商家投入约6500万元共同推出消费券代金券等优惠活动,徐家汇商圈各商场发放数字消费券超3.5万张,发放徐汇文旅消费券8万张。普陀区通过“上海普陀”官方APP向居民发放万余张“满30减10”电子消费券。南京路步行街联动街区商户发放4万张电子消费券,豫园商圈联合支付宝发放消费券,南京路步行街和豫园商圈让利幅度均超10亿元。百联、光明、复星、中国银联、上汽、途虎养车、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抖音、携程、腾讯等全市15家重点企业合计发放各类消费券补贴358.2亿元,购物节期间消费者累计领用消费券206.9亿元,有力促进了消费。其中,美团推出18亿元消费补贴,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促消费活动;抖音在咖啡文化周、夜生活节等活动中共计推出10亿元补贴;携程发放10亿元旅游补贴,建设长三角旅游消费大平台。

  3.宣传推广热度更高

  4月29日商务部“国际消费季”与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共同启动,并举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推动全国消费掀起新高潮。购物节期间各类宣传资源充分发动,营造出全城动员、全媒宣传、全城参与的消费氛围。通过新闻通气会、发布会、媒体探营等形式,形成全媒宣传阵势,充分利用融媒体、大屏、广告、灯光、道旗、无人机、机场、火车站、地铁等交通枢纽,加强精准营销,做好全球推介,共同形成铺天盖地的促消费氛围。“五五购物节”期间,全媒体报道量高达10.5万篇。抖音“五五购物节”传播量高达16亿人次,达到S级高位传播水平。小红书“五五购物节”笔记数量达3万篇。

  二、主要特点

  1.新客群形成增量

  Z世代引领消费新趋势。南京路步行街持续引入一批头部二次元周边和潮玩首店吸引年轻消费者,客流中“00后”“90后”“80后”占70%以上,百联ZX创趣场成为全国“二次元爱好者”打卡圣地,单日客流接近8万人次。大学路推出“抖音特色街区”,营造全国首个以知识为主题的艺术节。小红书联合50个户外运动品牌和运动社团举办运动市集。

  外来旅游群体和目的地型消费展现高热度。“五一”、端午假期,上海外来消费金额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9.3%、 22.8%。购物节期间,豫园商圈、南京东路商圈等旅游型商圈销售额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分别增长37.4%、26.8%。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广场“五一”期间实现销售额1.9亿元,创开业17年销售额历史新高。

  “以爱为名”激发消费活力。浪漫520限时优惠和主题活动形成消费高潮,5月20日全市线下消费92.6亿元,达到购物节启动之后最高值,美团平台单日订单量创历史新高。“童趣”“宠妈”“炫父”主题营销活动精彩纷呈,儿童节、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全市个人消费支付金额均达到相对高值。“它圈层力”持续发酵,打造“宠物友好”街区、“宠物友好”商家、宠物市集等宠物商业新模式。

  2.新供给提升品质

  新商品集中亮相。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举办4场集中首发活动,320多个国内外品牌举办首发主题日活动。《寰宇古驰》典藏展、保加利亚品牌BY FAR全球首发88件限量款“白日梦香氛奢华礼盒”、德国百年高级珠宝品牌沙夫拉特亚洲首发高级珠宝“翩跹”PIROUETTE系列,引起高度关注。上海进口嗨购节集中举办近90项进口商品特色活动,带来万余种进口优质产品、进博爆款商品。欧姆龙搭载房颤监测功能的血压计、兰蔻菁纯光导淡纹精华、土耳其纯手工铜器、法国干式香肠、格鲁吉亚琥珀酒等二十余款进博展品首次进入本市消费市场。“丝路电商云品海购”活动首次亮相,举办了泰国、新西兰、中亚、智利、意大利国别主题日活动,有效促进了电商平台与丝路云品贸易对接,盒马签约10亿美元订单引入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商品。上海制造佳品汇11个首秀品牌进行AIGC(生成式AI)新品联合首发,发布首批“时尚100+”联名产品。上海老字号嘉年华,284家老字号推出百余款国潮新品。“聚优品 惠万家”活动,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州、安徽六安、福建三明等对口合作地区430余种名特优商品集中入沪,蔬菜集团推出1000多个特色农产品。

  新业态转型升级。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60多个国内外品牌和企业在张园和吴江路开设为期1周的限时快闪店;欧莱雅PRO全球首家旗舰沙龙、雅诗兰黛LELABO中国大陆首店、日本珠宝品牌STARJEWELRY中国首店、历峰集团旗下高尔夫品牌G/FORE中国首店等高能级首店落地上海。2023年5-6月,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83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全球、亚洲、全国首店)19家,占比达10.4%。崇明好物旗舰店开业,推出50个崇明自主品牌数百款优质产品。茂昌眼镜一九二三镜界概念店,打造“眼镜+咖啡”时尚复合业态。美团买药与华氏药房联手打造首家“24小时智慧药房”,以“互联网+自助药柜”形式满足市民便捷用药需求。第一医药MMC健康便利店,引入慢病管理解决方案。

  新服务暖心共享。上海邻里生活节推出“邻里买菜日”“家庭保洁日”“家电清洗日”“超市特价日”“洗涤护理日”等200多项主题日服务体验活动,消费者参与人数位居购物节所有活动之首。健康消费节联合全市30家主要连锁零售药房3000多个零售门店和健康品牌商发布促进消费五大举措,第一医药创建“药企+社区”邻里健康管理服务。上海老博会联合东方购物举办“五五养老暖心购物节”,首创“O2O养老产品”新零售模式,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即看、即试、即买的一站式养老消费新体验。“丝路电商云品海购”活动,携程组织四场线上主题直播旅游服务,涵盖新西兰、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订单量环比增长16.4%。打造虚拟数字产品服务,B站与众多老字号品牌联合推出数字藏品,上海国际美妆节、上海高级定制周首次推出数字资产,松江派发“GO享松江”数字盲盒。

  3.新场景激发活力

  着力打造水岸秀带、马路秀场、公园秀台等一批消费新场景。上海夜生活节围绕水岸、街区、邻里推出100个夜生活好去处,发布32个上海夜生活节最佳实践案例,新增了杨浦区大学路、浦东新区富城路2条周末限时步行街。夜生活节开幕以来,夜间客流较去年购物节同期增长23.1%,线下夜间消费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最高点。上海咖啡文化周举办浦江沿岸最大规模的“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绵延徐汇滨江5公里,集聚超百家咖啡品牌,4天共接待市民游客73万人次;全市11个区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咖啡文化活动。闵行浦江郊野公园、宝山中成智谷园区举办室外新能源汽车市集,释放汽车消费活力。百联股份在百年建筑衍庆里打造“里弄时装秀”,融合屋顶露台市集创意展示国内外设计师品牌服装。青浦蟠龙天地依托千年古镇和江南水乡,在 23 万平方米绿地中引入马场、滑板公园、棒球运动公园等户外健康体验业态,打造绿色“微度假”新目的地。上海绿色消费季打造可持续市集、可持续艺术连廊及可持续露台,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潮流。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围绕数字生活、智慧商圈、数商兴农等新场景,60余家电商平台、品牌企业、市直播电商基地以及线下商圈等推出88项促销活动。

  4.新领域深化联动

  “购物”与“文旅”“美食”“赛事”“展览”联动,打造消费集聚大平台。上海夜生活节成为促进会商旅文体联动的重要载体平台,推出阅读的力量?深夜书店节、“夜次元——奇遇之夜”艺术展、腾讯漫游上海小店直播计划、体育运动之夜、66大麦“夜上海,现场见”等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跨界联动的特色活动。乐游上海艺术季在全市博物馆、美术馆推出100余个文博展览,联动商场推出巡回展览,举办200余项演出活动。苏州河游船推出“船票+下午茶+文创产品”的特色班次;港汇恒隆广场与《剧院魅影》中文版联动,活动当天客流超过10万人次,销售额为平日两倍。上海环球美食节开展国潮食尚季、环球美食市集、环球美食线上线下促销优惠、各区环球美食分会场活动,公布上海首批美食地标餐厅和美食地标商圈名单。上海体育消费节打造4个系列160余场体育促消费系列活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国内首个红人足球嘉年华活动,融合国潮原创、运动体育、户外经济等多元素。钻石珠宝文化节在正大广场举办大学生首饰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吸引约3.5万人次现场观展。2023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链,3000多家展商带来超过15万件新品。第九届亚洲(夏季)运动用品与时尚展携手50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推出“ISPO体育公园”首秀,联动周边社区与热门商圈举办户外咖啡节及精酿啤酒节。长三角商旅文体合作更加深入,青浦、吴江、嘉善共同推出消费活动清单、消费路线、消费地图,开展了182项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