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把激发省内消费活力与供给国内消费市场有机协同联动起来,内挖消费潜力,外引消费入青,线上线下协同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回稳向好,全省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出开局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的运行态势,商务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62.39亿元,同比增长16.5%。
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保持活力韧劲。上半年,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同频共振、协同联动开展网络消费提升行动,积极推动传统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升级,丰富品质商品线上供给,主动适配网络消费需求,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线上主题消费促进活动,牵引推动网络零售市场活力运行。1-6月,全省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7.06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省网络零售市场总额比重为27.3%,单月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从商品分类看,“吃穿用”等基本生活类商品仍是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合计占比达70.4%,特别是粮油食品实现网络零售额9.23亿元,占比达54.1%,此外,个性化商品增长迅猛,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通讯器材网络零售进入前三,实现网络零售额1.09亿元,同比增长54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增速分别增长287.8%和132.8%;从地区情况看,西宁市、海南州和海西州为实物商品网络零售市场前三,网络零售额分别实现12.16亿元、1.98亿元和1.47亿元,合计占比为91.4%。其中,西宁市仍占实物商品网络零售市场主导地位,占比达71.2%,果洛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46%。
服务类商品网络零售消费持续升温。入夏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我省凉爽天气宜人,“避暑游”、“高原游”成为广大游客首选出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清爽大美的旅游热点和多彩特色的夜间经济成为各地游客消夏避暑的出行打卡首选,景点景区人流如织,夜市摊点人头攒动,网络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据商务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服务类商品实现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网络零售额实现45.3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省网络零售市场总额比重为72.7%;从行业分类看,在线旅游增速明显,实现网络零售额16.47亿元,同比增长13.4%,塔尔寺、茶卡盐湖和青海湖景点最受欢迎,在线餐饮、在线文娱网络零售额分别实现14.30亿元和0.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12.7%;从地区情况看,西宁市、海西州、海南州为服务类商品网络零售市场前三,网络零售额分别为29.12亿元、7.36亿元和5.90亿元,合计占比达93.4%,其中,西宁市占比达64.2%,果洛州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3.2%。
农牧区网络零售呈现稳中向好。全省商务系统统筹发力,聚焦县域商业体系短板加速补齐,全力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已初步建成,“统仓共配”实现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农村消费的进一步升级与潜力释放。据商务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村牧区网络零售额20.86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省网络零售额比重为33.4%。海西州、海南州、玉树州分列前三,网络零售额分别实现8.83亿元、7.89亿元和1.04亿元,合计占比为85.1%。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从农产品网络零售情况看,滋补食品、奶类、调味品为农产品网络零售市场前三,网络零售额分别为2.88亿元、1.29亿元和0.95亿元,占比合计达72.3%。“618”电商节期间,“京东·青海馆”在同类店铺网络销售排名全国第5位,在西北、华北10省区排名第1位,企业店铺中我省大青盐产品线上销售在京东、天猫平台居调味品第1位;从农产品网络零售同比增速情况看,水产品排名第一,同比增长258.0%,水果和茶叶同比分别增长170.1%和145.2%。
直播电商新业态发展保持热度。网络直播现已成为常态化的营销方式与销售渠道,且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上半年,我省加大资源引流、产销对接,尤其通过节假日、各类文旅活动及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助力农牧区直播电商发展提质升级。1-6月,我省在国内重点直播平台从事带货主播2331人,累计直播25.7万场,吸引消费者观看4.6亿人次,参与直播的商品网络零售量累计470.6万件,实现网络零售额2.5亿元,带动我省农畜特色产品直播超过4000场,冬虫夏草、枸杞等滋补食品成为上架直播的主要产品,上架次数占比达46.5%;从地区情况看,西宁市、黄南州和海东市商品上架次数为前三,合计占比达89.4%;从行业分类看,粮油食品、化妆品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商品上架次数最多,合计占比达79.9%。
综合来看,上半年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数字技术加速渗透以及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的多重推动下,网络零售额不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更呈现出结构优化、品质升级的鲜明特点——从品类看,特色农产品、通讯器财、绿色消费品等细分领域增速突出;从渠道看,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等新业态持续发力,有效保持了市场活力。这一良好开局不仅为全年网络零售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筑牢了根基,更彰显了全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蓬勃生命力,为后续消费市场的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市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挑战:农牧区网络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特色农畜产品销售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消费结构也需持续优化。
下一步,全省商务系统将立足网络消费特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网购消费市场提质增效。一是扩大网络消费体量。持续培育壮大全省网络消费市场,鼓励企业多形式开展线上促消费活动,拓宽网购销售渠道、提升线上销量。通过举办“农特产品丰收购物节”“双11网络购物节”等专场网购促销,优化线上商品与服务供给,不断拉动网购消费增长。二是增强特色产品网购吸引力。加大“大美青海·高原臻品——线上好物”推广,扩大“三进活动”覆盖面,提升青海特色产品网络消费市场知名度。深化与国内优质电商及带货主播合作,策划特色商品主题直播,结合青海文旅宣传打造“文旅+特产”线上推广模式,让“青字号”优质产品通过网购渠道走向全国。三是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引导省内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为特色优势产品开辟线上新市场,助力我省绿色有机产品输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