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月限上商贸指标完成情况
1-7月,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713.6亿元,累计增速7.4%,排名全市第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4.4亿元,累计增速10.3%,排名全市第4;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4.0亿元,累计增速18.3%,排名全市第2;限上社零270.7亿元,累计增速4.0%,排名全市第7。其中,限上批发业、零售业、社零全市排名位次较半年度不变,限上餐饮业全市排名较半年度上升一位。预计8月份全区各项商贸指标增速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1-7月商贸经济运行情况
(一)受当月低基数影响,限上批发业累计增长加快。7月当月,得益于低基数的支撑(7月基数221.5亿元,较6月下降31亿),限上批发业当月同比增长10.0%,进一步拉动累计增速上升,1-7月全区限上批发业同比增长7.4%,较1-6月提升1.0个百分点,超全市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但7月当月增速较6月回落明显,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二)促消活动减少,限上零售业增速回落明显。7月当月,限上零售业同比增速-2.2%,较6月回落9.4个百分点,下降明显;1-7月累计增速10.3%,较半年度下降2.8个百分点。消费券力度减弱,消费市场需求不振。去年7月我区发放消费券1900万元,今年仅发放200万元,消费券数量和金额双双同比下降,同时消费券针对性不强,作用减弱。今年上半年我区安排超6000万元资金发放汽车、家电等消费补贴,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随着政策红利的消失,零售消费市场热度逐渐降低。
(三)限上餐饮业增速有所回落。4-6月,全区限上餐饮业连续三个月累计增速保持在20%以上,7月当月限上餐饮业增速仅为3.9%,累计增速18.3%,较1-6月下降2.5个百分点。主要是高基数拖累限上增速,7月限上餐饮业基数2.05亿元,为今年1-7月最高基数,分别高于5、6月份4000万元和840万元,严重制约限上餐饮业当月进一步增长。
三、存在问题
一是零售、餐饮去年同期基数高。去年三季度疫情好转,消费市场迎来复苏,限上零售业、餐饮业迎来快速增长,今年三季度零售业、餐饮业相应基数明显提高。7月限上零售业、餐饮业回落明显,分别较6月下降9.4和9.1个百分点,除季度月,限上零售业7月基数为今年以来最高数;限上餐饮业7月基数为今年1-7月最高数。8、9月份限上零售业、餐饮业基数会进一步提高,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二是消费复苏总体韧性不足。受三年疫情影响及房地产市场走弱、金融市场产品收益率表现不佳等因素导致居民收入增长减缓,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不足,消费降级,零售市场、大宗消费市场趋冷。商场总体下滑严重,轻奢品牌普遍表现较差,不及去年同期。汽车行业销售额回落明显,消费降级、高端消费下降制约我区零售业和社零的进一步增长。
四、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提振信心,加速政策出台稳预期。根据全区商贸企业半年度经营情况,针对批发业、零售业、新企业、老企业特点,加快出台制定有利于商贸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部分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多做贡献,部分零售企业适度开展批发业务做大销售额,打好政策“组合拳”,提振释放企业信心活力。
(二)营造氛围,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深入实施“双促双旺”专项行动,继续发放消费券,精准施策重点企业。不断丰富消费券券种,持续扩大受惠面,覆盖汽车、家电、百货、超市等重点民生领域。创新促消费活动,开展数币红包定向活动,精准助企;持续优化外摆经济、夜间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夜间经济活动效果,助力民间“烟火气”回归。
(三)紧盯落地,狠抓入库增强增长后劲。加大新增企业培育,持续做好“小升规”、“新开业”企业申报入库工作,加快推动在谈项目落地。同时,关注新入库企业的成长性和稳定性,夯实入库企业发展质量,避免出现入库企业当年停业、预期不达标等现象,入库前会同相关镇乡街道深入企业调研,以确保企业上规后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