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6月,镇海区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1087.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060.9亿元,同比增长3.0%,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7亿元,同比增长10.4%。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0亿元,同比增长6.2%。1-6月,全区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同比增长1.45%。
一、批发业情况
1-6月,批发业实现筑底企稳,但复苏不明显。6月单月销售额199.6亿元,较上年6月(204.2亿元)减少4.6亿元。主要原因是市场低迷,对大宗商品原材料需求仍然不足;形势不明朗,企业纷纷持谨慎观望态度。
呈现四方面特点:
一是大宗商品涨跌不一,金属类涨幅最大,煤炭类跌幅最大。1-6月,全区金属材料、石油及制品、化工材料及制品、煤炭及制品销售额占全区批发业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6.9%、11.2%、38.4%和3.0%,增速分别为9.8%、0.8%、5.2%和-21.2%。化工材料及制品类比重最大,但出现滞涨(剔除中化销完成销售额170.9亿元,同比下降1.4%,主要炼化检修后下游产品减少,贸易受影响)。煤炭类比重低,但降幅较大。1-6月主要依赖于金属材料类的带动。
二是重点企业体量大,抗风险能力较强。1-6月,全区前50强企业完成限上批发业销售额673.8亿元,同比增长11.08%,占全区比重为63.5%。有25家实现正增长,其中贸易额最大的中化销完成170.9亿元,同比增长34.1%;金属材料类龙头企业表现突出,例如锐拓金属、腾鑫金属、实兴金属1-6月销售额分别为41.6亿元、11.8亿元、1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67.5%、197.5%、136.8%。
三是中小贸易企业降幅明显,增长动力不足。剔除50强重点企业,1-6月中小企业完成销售额387.1亿元,同比下降7.5%。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工厂采购量下降等大环境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业务量明显减少。
四是部分企业调整业务,中止经营。1-6月,在库限上企业中出现22家企业数据为0,上年同期销售额为27.7亿元,拉低全区批发业销售额2.8个百分点。
预判上半年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复苏,批发业总体继续稳步回升,加上华友钴业等贸易项目的支撑,同时印花税商贸政策的利好带动,下半年有望企稳。
二、零售业情况
1-6月,全区零售业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10.4%。主要是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去年高基数影响。去年同期我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4.2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低于市平均1.4个百分点,基数高企将制约今年零售业增长。
二是汽车销售出现分化,传统汽车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保持增长。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取消、汽车品牌价格战、汽车消费需求疲软等多因素影响,传统汽车销售萎缩,新能源持续增长。全区纳入统计的共14家传统燃油汽车品牌1-6月累计销售额14.4亿元,同比下降4.1%,2家新能源品牌均实现增长,1-6月累计销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69.6%。
三是汽柴油销售总体低位增长。汽柴油零售实现销售额4.0亿元,占限上零售的比重为14.95%,同比降低2.4%。其中,权重较大的庄市供销社加油站(占汽柴油58.5%)实现零售额2.34亿元,同比降低2.77%,其他加油站总体运行平稳。
四是新零售业态增长不一。小六电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75.7%),润合商贸受宠物电商企业行业竞争及宠物需求下降影响,实现销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
预判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企稳及新车发布加推,汽车销售将有所回升,加之比亚迪新店营业等拉动,半年度限上零售业预计同比增长8%左右,全年增速在10%左右。
三、下步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市场主体和新业态培育。依托即将出台的《镇海区进一步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一轮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做好企业梯队培育,抓好招商引贸不放松,充实我区企业体量。
二是加强商贸经济预警分析。强化商贸经济指标的预测分析,落实重点企业预报制度,提前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加强数据监测与研判,提高经济运行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是推进重点企业跟踪督促。密切跟踪中化销、物产中大、中燃船舶等发展形势好的企业,掌握每月增量情况,确保增量有序落实。抓好仪威国际、厦门建发等招引企业的数据体现。加大与汽车、电商等零售业放缓企业的联系服务,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尽早实现增速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