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贸经济指标走势仍面临较大压力,开年以来,区商务局千方百计振信心、稳增长,扎实落实各项商务经济举措,确保商贸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一、2023年1-4月商贸经济指标基本情况
根据初步数据,1-4月实现限上社零总额(逐月累加)80.6亿元,同比增长11.1%,预计比市平均(13.7%)低2.6个百分点,排名中游;累计完成限上零售业销售额80.5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增速低于市平均(13.7%)6个百分点,排名中下游;累计完成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增速低于市平均(22.3%)8.3个百分点,排名中下游;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430.8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增速高于市平均(6%)2.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中游。
二、商贸经济指标运行分析
1. 1-4月运行分析
(1)社零和零售业:限上零售业贡献零售额的社零占比超过80%,社零主要影响因素也是零售业。1-4月零售业增速比1-3月加快12.1个百分点,4月单月增幅达47.9%,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汽车销售4月明显回暖。1-4月实现汽车销售额(占比约52%)41.8亿元,同比增长13.1%,拉动面上增长6.4个百分点,4月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长91.2%。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去年4月基数只有500万元,今年4月实现2.17亿元销售额,拉动汽车销售面上增长5.7个百分点。传统燃油车1-4月跌幅收窄,重点企业4月单月实现增长,如宝昌汽车4月单月同比增长74.5%。
二是成品油销售跌幅收窄。成品油(占比约18.3%)受电动车保有量增长影响,需求下降,成品油行业1-4月销售额15.9亿元,同比下降6.7%,跌幅比1-3月收窄3个百分点,拖累零售业下跌1.5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中石油宁波分公司销售额4月单月微降0.8%。
三是互联网零售4月单月增长较快。1-4月互联网零售额18亿元(占比22%),同比增长4.2%,拉动面上增长1个百分点。4月单月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23%。
(2)餐饮业恢复势头良好:4月单月实现限上餐饮营业额3500万元,同比增长44.4%,1-4月同比增长14%,比1-3月加快5.5个百分点。
(3)批发业增速加快:1-4月增速比1-3月加快2个百分点。具体分析如下:金属材料类(占比50%左右)价格有所企稳,需求有所回升,1-4月实现销售额611.8亿元,同比增长9%,比1-3月加快1.7个百分点,拉动面上增长3.8个百分点。化工材料类(占比超20%)4月单月需求回升,同比增长23.6%,1-4月实现销售额314.6亿元,同比增长12.3%,比1-3月加快7.9个百分点,拉动面上增长2.6个百分点。
2.存在的问题短板
(1)零售业:汽车降价、消费者观望情绪虽有所缓和,但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传统燃油车销售长期下跌压力较大,新能源汽车销售面临持续放缓;成品油零售需求下降;居民消费能力恢复不及预期,线上、线下消费客单价有所下滑。零售业招商项目储备不足,后续增长新动能不足。
(2)批发业: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分化回调、下游企业需求不足、部分企业业务收缩或转移、二季度基数较大、去年新招引纳统企业增量贡献度逐步减弱、批发企业政策依赖性强等方面压力。
3.1-5月预测
批发零售业小幅增长,预计1-5月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左右,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左右。餐饮消费进一步回暖,部分餐饮企业关停装修的影响逐步减弱,预计1-5月限上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12%。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加大招商引贸力度,推动业态能级提升。
把招商引资“头号工程”落到实处,瞄准消费领域世界500强、中国企业100强等重点企业以及总部型、连锁型市场主体开展精准招商。绘制江北区消费地图,打造江北“食、住、游、购”消费城市名片。进一步加大优质首店招引,带动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文商旅融合,支持商业综合体引进剧场影院书店、艺术展示空间、手艺人街区等创新项目,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跨界联动。按照《宁波市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内外一体链主企业,努力形成“外转内、内转外”、内外贸双增长双提升的新格局。
(二)全力优化消费环境,全面提升消费体验。
聚焦老中青幼各层次消费群体,创新谋划亮点促消费活动。在商业街(特色街区)加大对商业外摆、户外文化商业活动等支持力度,放宽临时外摆限制条件,允许临街店铺在划定区域内开展外摆经营活动。加大促消费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平台造势,通过注入流量、首页推送、达人发邀等形式,扩大“消费在江北”影响力。
(三)继续优化商贸扶持政策。
加快新一轮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准备,待市局明确政策方向及资金规模后尽快出台,保持政策稳定和延续,支持大宗交易企业经营放量。支持前洋、慈城等开发平台进一步优化商贸扶持政策,增强商贸企业落户的吸引力和粘性,进一步加大商贸企业招商力度。加快市、区两级商贸流通发展补助资金兑现,稳定企业预期,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四)加强企业走访和服务。
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等专项企服活动,紧盯批发零售50强企业和去年月度纳统的70余家潜力企业,加大走访力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稳定企业政策预期,助力存量批零企业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