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宁波商务预报

宁波余姚市一季度商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二)

文章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作者:商贸运行处   发布时间:2023-04-27 10:09:37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1-3月,余姚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9%,高于宁波平均1.2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宁波平均5.1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3%,低于宁波平均6.3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7;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6%,高于宁波平均0.3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4。

  从已有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批零销售额以及住宿业营业额累计增速较之去年同期虽有所浮动,但在大市内总体排名不变。与之相反,今年一季度零售业与社零增幅宁波市内排名皆为第一,较之去年同期第十可谓是“触底反弹”。其中龙头零售企业对我市零售增幅拉动明显。餐饮业增速排名较之去年同期前进5名,今年旅游出行的旺盛带动我市餐饮展现勃勃生机。

  二、主要运行特点

  (一)批零销售方面

  1、前30龙头企业带动显著

  1-3月份,全市限上批发业前30强重点企业实现销售额156亿元,占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的58.6%,同比增长22.6%,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领克汽车销售额21.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34%,宏凯进出口销售额10.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28%;全市限上零售业前30强重点企业实现销售额24.7亿,占全市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的82.8%,同比增长39%,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其中祥昇汽车销售额1.5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913%,极氪汽车销售额2.67亿元,为新成立的公司。

  2、中意、塑料城增幅不大

  受国际形势影响,塑料行情持续受压。1-3月份塑料城限上销售额103亿元,占全市限上批零销售额总量的34.8%,累计同比下降4.99%;1-3月份中意生态园限上销售额62亿元,占全市限上批零销售额总量的21%,累计同比增长5.52%。两者增幅几乎相互抵消。由此可见,全市商品销售市场的走向十分受塑料城制约,导致我市其他龙头企业无法发挥推进作用,步履维艰。

  3、互联网批零企业缓慢前行

  我市今年新增8家互联网批零企业,1-3月份我市共有互联网批零企业20家,实现2.7亿元销售额,累计同比70%。其中铭弘户外用品为新成立公司,一季度累计销售额超4100万元;低调电子商务和道泽商贸分别实现销售额超1000万元、2400万元,同比增长174%、  118%。

  (二)社零方面

  1、品类商品差异明显

  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和金银珠宝类等生活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4.9%。其中,与“吃”相关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2%。一季度遇上春节这个传统佳节,“吃”方面的需求大幅上升。粮油食品类增速为7.68%,饮料类增速为21.18%,烟酒类增速为20.98%。与此同时,服饰类与日用品销售也大量上升,其中日用品类同比达到126.39%。石油及制品类受节日出游以及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一季度增速22.89%,从而带动部分燃油车市场经济上行。

  2、汽车零售销量颇佳

  汽车类商品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支柱,1-3月份汽车类实现限上零售额18.5亿元,占限上社零总额60%,累计同比增长36%,拉升限上社零20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一直是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支柱,年初特斯拉打响了价格战,然后快速传递到传统燃油品牌,燃油车降价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加上我市专门针对车展发行的汽车补贴的刺激,我市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产业升级。

  3、综合体商超销售企稳

  余姚三家综合体商场万达、五彩城和众安广场合计1-3月营业额超6亿元,同比增长16%,涨势稳健。其中,万达广场实现营业额近3亿元,同比增长22.22%,商圈出行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与此同时,1-3月份华联商厦零售额为1.19亿元,同比下降9.73%。老牌商场缺乏切实有效的引流对策。

  1-3月份家家福超市零售额1.92亿元,同比增长10.12%,呈现小幅度上升之态。如何保持这份消费活力,是下步工作的重点。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1、抓好消费提振工作。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扩大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从一季度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商场、超市、餐饮等人气皆显著回升。下一步应当助力打造“十五分钟消费舒适圈”,确保全年消费活动不断、精彩纷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费热潮,从而不断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

  2.精确招商引贸工作。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新鲜“血液”对于我市批零销售上行有着直接影响。针对余姚市商贸服务业存在规模小、存量低的问题,必须加强项目储备,不断扩充项目储备数,做好未雨绸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