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商贸经济指标走势仍面临较大压力,区商务部门立足“早”、突出“实”、务求“好”,紧盯目标、铆足干劲、快速推进,确保商贸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助力一季度商务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2023年1-2月商贸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1-3月预测
根据初步数据,2023年1-2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580.6亿元,同比增长9.6%;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4.9亿元,同比增长0.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0.726亿元,同比增长0.6%。预计一季度批发业销售额全口径增速8%,零售业销售额全口径增速4%,餐饮业营业额全口径增长5%。
二、商贸经济指标运行分析
(一)2023年1-2月情况分析
批发业:金属材料类占限上批发销售额比重近50%,该品类受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影响较大。今年以来,随着有关产业政策的不断优化,工业和房地产相关产业需求有所回暖,铜、钢材、螺纹钢等金属材料价格出现触底反弹,今年1-2月金属材料类商品销售额由跌转升,同比增长7%,有效拉动了批发业销售增长。
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占限上批发销售额20%左右,1-2月销售额由升转跌,同比小幅下跌6%左右。
零售业:汽车销售行业占零售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对零售增长至关重要。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整体呈现疲态,部分传统燃油车销售下降明显,个别企业降幅超过50%;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汽车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拉动汽车销售增长7%,重点企业特斯拉汽车1-2月销售额增长超过100%。汽柴油需求下降明显,1-2月成品油零售额由升转跌,重点企业中石油宁波分公司1-2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0%左右。
餐饮业:受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疫情影响,叠加春节因素,1月餐饮营业额下降明显,2月以后有所恢复,1-2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微增。
(二)2023年1-3月预测分析
1.商贸经济持续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是疫情和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销售额。受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疫情影响,叠加春节,部分商贸企业放假时间近一个月,复工时间推后,工人放假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1月销售额普遍下降明显,部分企业预期降低。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影响消费。2022年我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是4.5%,明显低于2017-2019年间的8%以上的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预计对消费意愿形成压制。三是高基数拖累持续增长。预计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基数将超过4800亿元,拉动1个点增长需要近50亿元增量,靠新增企业拉动增长变得更加困难。四是印花税新政策持续影响。批发企业交易频繁,对印花税较为敏感。批发企业向印花税等补助政策较好的地区数据迁移的意愿较强烈,并且数据迁移较为容易。五是汽车消费呈现疲态。受今年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影响,部分消费者集中在去年12月购入,传统燃油车购置热情下降明显;消费力下降,特斯拉降价引起新能源汽车销售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有放缓迹象。
2.商贸指标预测情况
预计一季度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8%,其中限上部分预计完成1050亿元,同比增长8%。从支撑板块来看,金属材料类(占比过半)的价格虽止跌企稳,但市场需求依旧不强,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6%。化工材料类(占比超20%)预计小幅下跌5%左右。纳新企业或可争取增量50亿元,拉动面上增长3-4个百分点,较去年纳新企业贡献减弱。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4%,限上部分预计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5%。从支撑板块来看,汽车销售(占比过半)预计同比增长5%,虽然新能源相关企业增幅明显,但因传统车企增长乏力,整体销售仍显疲态。成品油(占比约20%)销售额下跌6%,其中龙头企业中石油宁波分公司预计下跌6%。纳新企业或可争取增量2亿元以上,拉动面上增长3个点左右。餐饮业预计进一步回暖,一季度营业额全口径增长5%。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扶强育新,拉动批发零售增长。一是统筹谋划“开门红”。加速政策研究储备,稳定企业主体,稳定企业预期。二是持续推进招商引贸。抓住全区招商提质调整契机,拓展招商网络,利用好前洋、慈城等功能平台,集中攻坚商贸业项目招引。做好重点项目落地纳统工作。
(二)落细企业“三服务”,优化商贸经济环境。优化企业服务生态,与协会、科研机构等协同搭建立体式服务体系。落实落细“三服务”,进一步完善“订单式”服务机制,“清单化”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一线。完善“助企稳贸”服务联盟工作机制,上门帮助企业解决非常关心的资金链、流通链等问题,限期解决落实,稳定企业信心。密切关注快速增长企业可能遇到的税务开票问题,会同税务部门、属地街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涉税服务。
(三)实施消费升级专项行动。开展七大消费升级行动(品质消费:集聚优质品牌商圈,优化“3+X”区域商圈布局;体验消费: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智慧门店、无人门店等新零售;服务消费: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释放健康、“一老一小”、教育、体育、家政等服务领域消费潜力;绿色消费:实施绿色节能项目和绿色物流建设,推进放心消费;云购消费:加快数字赋能消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融合消费:场景融合、跨界融合、数实融合,促进消费产业联动;消费环境:提升服务便利水平),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节庆经济、休闲旅游、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等,打造各类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有效推进我区消费升级,护航经济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