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宁波商务预报

宁波江北区2月份商务预报分析(二)

文章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作者:商贸运行处   发布时间:2023-02-28 11:09:41

  目前商贸经济指标走势仍面临较大压力,区商务部门立足“早”、突出“实”、务求“好”,紧盯目标、铆足干劲、快速推进,确保商贸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助力一季度商务经济实现“开门红”。

  一、2022年主要商务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1-2月预测

  2022年1-12月,江北区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全市排名第7,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4743亿元,同比增长11.9%;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2%,全市排名第3,其中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60.2亿元,同比增长18.3%;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2.7%,全市排名第1,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4.35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23年1-2月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

  二、商务经济指标运行分析

  (一)2022年全年情况分析

  批发业:金属材料类占限上批发销售额比重近50%,该品类受价格大幅波动和需求不振影响较大,该品类维持下滑趋势,2022年1-11月跌幅6.1%左右,1-12月跌幅进一步收窄到4.9%左右,但仍拖累批发业销售增长。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影响,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钢材明显供大于求,价格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占限上批发销售额20%左右,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化工材料及制品类保持增长,1-12月增速43.3%左右。

  零售业:汽车销售行业占零售销售额的比重高达50%,对零售增长至关重要。汽车行业随着缺芯的逐步改善,各品牌汽车经销商的货源紧张情况不断好转。目前我区汽车市场新能源份额已占30%以上,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断体现。在持续促消费及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带动下,1-11月汽车销售额增幅21.5%,1-12月汽车销售增幅扩大到21.7%。成品油行业受汽油价格较高,需求较为旺盛的影响,1-12月增幅15.8%。

  餐饮业保持增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叠加市、区两级大力餐饮促消费,餐营业逐步恢复,持续保持增长。1-12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2.1%,保持较快增长。

    (二)2023年1-2月预测分析

  1.商贸经济持续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是疫情和春节因素影响一季度销售额。受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疫情影响,叠加春节,部分商贸企业放假时间近一个月,复工时间推后,工人放假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1月销售额普遍下降明显,部分企业预期降低,一季度预估数据较为保守。二是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影响消费。2022年我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是4.5%,明显低于2017-2019年间的8%以上的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预计对消费意愿形成压制。三是高基数拖累持续增长。预计今年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基数将超过4800亿元,拉动1个点增长需要近50亿元增量,靠新增企业拉动增长变得更加困难。四是印花税新政策持续影响。批发企业交易频繁,对印花税较为敏感。批发企业向印花税等补助政策较好的地区数据迁移的意愿较强烈,并且数据迁移较为容易。五是汽车消费呈现疲态。受今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影响,部分消费者集中在去年12月购入,传统燃油车购置热情下降明显;消费力下降,特斯拉降价引起新能源汽车销售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放缓。

  2.商贸指标预测情况

  批发业销售额预计1-2月增速6%。从重点板块看:一是金属材料类(占比约50%)维持低迷。二是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占比约22%)增速显著放缓。三是纳新企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

  零售业销售额预计1-2月增速6%。从重点板块看:一是汽车销售(占比约50%)增长放缓。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将大幅放缓,如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宁波)有限公司预计增速将下降到10%左右。二是成品油(占比约20%)销售小幅增长。预计成品油维持高位小幅下跌,大部分成品油零售企业销售小幅增长。三是互联网零售(占比约20%)持平或小幅下跌。餐饮业营业额预计1-2月增长3%左右。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疫情影响,叠加春节放假,餐饮1月营业额有所减少,春节后餐饮客流量出现明显回升。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扶强育新,全力弥补批发零售弱项短板。一是统筹谋划“开门红”。加速政策研究储备,稳定企业主体,稳定企业预期。二是持续推进招商引贸。抓住全区招商提质调整契机,拓展招商网络,利用好前洋、慈城等功能平台,集中攻坚商贸业项目招引。做好重点项目落地纳统工作,特别是成都中呈新殿供应链、极链供应链、明州普华等重点项目上限和数据采集。

  (二)落细企业“三服务”,优化商贸经济环境。优化企业服务生态,与协会、科研机构等协同搭建立体式服务体系。落实落细“三服务”,进一步完善“订单式”服务机制,“清单化”把问题和困难解决在一线。完善“助企稳贸”服务联盟工作机制,上门帮助企业解决非常关心的资金链、流通链等问题,限期解决落实,稳定企业信心。密切关注快速增长企业可能遇到的税务开票问题,会同税务部门、属地街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涉税服务。

  (三)实施消费升级专项行动。开展七大消费升级行动(品质消费:集聚优质品牌商圈,优化“3+X”区域商圈布局;体验消费: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发展夜间经济、智慧门店、无人门店等新零售;服务消费: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加快释放健康、“一老一小”、教育、体育、家政等服务领域消费潜力;绿色消费:实施绿色节能项目和绿色物流建设,推进放心消费;云购消费:加快数字赋能消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融合消费:场景融合、跨界融合、数实融合,促进消费产业联动;消费环境:提升服务便利水平),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节庆经济、休闲旅游、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等,打造各类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有效推进我区消费升级,护航经济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