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宁波商务预报

宁波镇海区2月份商贸指标预报分析(二)

文章来源:宁波市商务局   作者:商贸运行处   发布时间:2023-02-28 10:37:54

  一、预测分析

  (一)批发业销售额

  1.发展形势。一季度大宗商品贸易行情低迷,普遍反映市场反弹无力,需求不振,疫情回暖不及预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宗商品贸易企业订单不足。目前批发业前50强企业1、2月份订单普遍不足,企业预计一季度销售额出现负增长的有29家,且订单量情况与去年同期差距较大,如元祥钢铁(预计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30%左右)。主要是因为下游汽车、家电等大件消费领域需求不振。二是春节期间,工厂休假时间较长。经历过三年疫情,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返乡过年的情绪。工厂借此延长休假时间,普遍休假在20天左右,工厂停工也造成对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企业为规避风险,交易十分谨慎。如乙二醇的价格目前在4300元/吨,而去年最高时期达到8000元/吨,价格波动幅度大,导致企业倾向与谨慎交易。

  2.存在问题。一是成品油贸易企业整治行动影响。在全国推进的成品油贸易企业整治行动中,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成品油票据贸易企业的严控,停发危化品许可证,证件到期且无自有储罐的企业将不得开展业务,对镇海大宗商品贸易影响较大,初步统计影响存量企业销售额50亿元,影响新增贸易企业20家左右。二是镇海炼化停产检修。根据镇海炼化年度检修的计划,今年上半年将集中检修2个月左右,对下游化工贸易冲击较大。如炼化港安化工作为镇海炼化下游配套贸易公司,预计一季度销售额下降30%左右。三是印花税政策全市不统一。目前北仑区已出台印花税政策,且奖励力度较大,超过镇海地方留成,对镇海的大型批发业企业影响较大。

  3.指标预测。对重点批发业企业一季度销售额开展运行监测,预计一季度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5%,预计销售额规模在485亿左右。

   (二)零售业销售额

  1.发展形势。一季度零售业有所复苏,但增速不快。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汽车销售企业订单量下降。目前在库的14家汽车销售企业,普遍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主要是购置税减半政策取消,以及春节期间大量工人返乡,在镇人员购车欲望不强烈,汽车销售企业普遍反映蓄客情况较去年同期下降。

  2.存在问题。一是传统汽车继续低迷,新能源汽车受特斯拉降价冲击,销量不及预期。传统别克、大众等经典车型继续表现低迷,新能源车比亚迪、华为等受到特斯拉降价冲击,不得不加入降价行列,消费者存在观望心理,销售不及预期。二是消费券支持力度有所减弱。经过去年多轮消费券刺激,汽车消费迎来小高潮。今年消费券支持频次有所减少,预期将对汽车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三是零售配送企业配送业务大幅下降。如绿安菜篮子公司的三分之二业务量来自于学校食堂配送,12月中旬学校提前放假后,企业配送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企业预计一季度业务同比下降40%左右。

  3.指标预测。预计一季度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5%,预计销售额规模在11.75亿左右。

  二、工作进展

  1.压实责任,下达一季度考核指标分解任务。对照全区GDP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任务,我区将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限上零售额销售额、限上餐饮业营业额进行任务分解,压实各镇街道一季度任务,形成工作合力。2.优化考核指标,突出重点指标考核力度。对接发改部门,结合市对区商务指标任务,下步在对各镇街道考核指标设置中,进行匹配,避免餐饮业营业额等指标没有考核落地。3.强化重点企业监测,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开展对重点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的一季度指标预测,进一步掌握了解一季度经营动向。4.扎实开展惠企纾困工作,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开展商贸企业发展资金奖励兑现工作,举办政策宣讲会,积极组织商贸企业申报奖励,帮助企业尽早领取奖励资金。

  三、下步举措建议

  1.挖增量、保存量,积极做好商贸指标一季度“开门红”。紧跟华友钴业项目(注册为睿华贸易)的运营情况,区委主要领导林雅莲书记督促对接,服务企业做大贸易额,提前谋划入库等事宜。做好中化销公司与炼化公司的产销匹配工作,区政府主要领导林斌区长赴北京专程就中化销华东公司积极放大宁波公司的贸易规模进行交流。区政府领导钱荣及贺建良召集分别各部门、镇(街道)做好商贸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快政策兑现及宣讲,冲刺一季度“开门红”。2.积极推进“招商惠商安商”齐抓并进。按照省市区进一步抓好招商惠商安商等工作要求,充分履行商务部门招商引贸主动性,积极对接物产中大、厦门建发、中航集团等总部企业,发挥镇海区港口、资源、产业等优势,重点在政策、资源上保障相关项目落地,争取大型总部企业在镇海开展新的贸易业务。3.建议市局尽快出台统一的印花税奖励政策,并对各县市区的奖励口径进行统一指导。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招引市外优质贸易企业,避免县市区之间的财政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