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我区商贸运行指标总体较为平稳。1-12月,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775.4亿元,累计增速7.1%,较1-11月回升0.2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销售额431.1亿元,累计增速11.0%,较1-11月回升2.9个百分点,市排名进一位;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0.3亿元,累计增速8.9%,较1-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市排名退一位;限上社零481.6亿元,累计增速6.0%,较1-11月回升0.4个百分点。限上批发业和限上餐饮业增速排名均列全市第9,限上零售业和限上社零排名均列全市第8。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以及春节假期的来临,预计1月我区商务各项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限上指标运行情况
(一)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扭亏为正。12月当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47.5亿元,同比增速2.5%,增速较11月提高5.9个百分点,扭转了批发业累计增速下降的趋势。1-12月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775.4亿元,同比累计增长7.1%,比1-11月回升0.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低于市平均4.7个百分点(1-9月低于市平均4.9个百分点)。批发政策拉动效应是批发业销售额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受市、区两级纾困政策激励影响,批发业企业12月集体冲量,销售额增速
(二)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进一步下滑。12月当月,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7.9亿元,同比增速-2.4%,增速较11月下降0.6个百分点,1-12月全区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431.1亿元,同比累计增长11.0%,比1-11月回升2.9个百分点,零售业主要受疫情政策调整影响。
(三)限上餐饮业快速回落,当月增速由正转负。12月当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36亿元,同比增速-2.6%,增速较11月下降19.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1-12月全区实现限上餐饮业营业额20.3亿元,同比累计增长8.9%,比1-11月回升0.5个百分点,疫情爆发导致客流量下降是餐饮业当月下滑的主要原因。
(四)限上社零逆势增长,增速重回两位数。12月当月,限上社零43.2亿元,同比增速10.0%,增速较11月上升11.9个百分点。1-12月全区实现限上社零481.6亿元,累计增速6.0%,较1-11月回升0.4个百分点;限上社零呈两位数增长主要得益于批发业和住宿业的拉动,其中批发业10月当月增速达19.7%,住宿业10月增速70.6%,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受商务出行和旅游出游人数逐渐增多,住宿业疫后恢复快,迎来爆发式增长。批发业和住宿业当月零售额增长幅度较大,有力带动了社零增速。
二、存在问题
(一)存量限上批发企业增长乏力。12月当月,批发业销售额增速主要靠月度入库企业拉动,存量批发企业中的龙头企业炜坤供应链、安鑫贸易、旭岩金属、慧力国际等对我区限上批发业增速的拖累较为严重,龙头企业拖累已成为限上批发业增长的最大阻碍。
(二)限上零售业、餐饮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短期内对国内线下零售、餐饮市场造成巨大冲击,12月正处于新冠发病率急剧上升期,居民处在警惕或恐惧的情绪之中,担心被感染而不敢去线下消费。零售方面,百货、超市等业态受疫情影响客流量严重下降,增长乏力。餐饮方面,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不再要求强制隔离,鼓励流动消费的情况下,多数餐饮企业12月有半个月经营处于停滞状态,实际营业额仅有原企业预估数的70%左右:宁海食府除望京店铺,其他分店依旧选择短暂的关门歇业以减少营业成本;美宴等个别企业将持续闭店至春节后。
三、下步工作打算
围绕一季度目标,召开商贸经济“开门红”工作部署会,按照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和餐饮业营业额的全口径增速向各镇乡街道分解指标,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促消费活动、挖掘存量企业潜能,稳定商贸基本盘,提振疫后经济恢复信心。
一是加大招商引贸赋新能。招商引贸要坚持目标导向,加强项目谋划策划,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把推动市场主体入库纳统作为商贸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继续排摸第三批入库企业,广泛发动镇乡街道以及各商业主体,全面排摸各商业广场、街区,在保证企业质量的前提下,力争第三批入库企业达到20家以上。新的一年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及时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优化服务软环境,栽下更多“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切实营造引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为投资创业者创造良好条件,为推动海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抢抓春节等消费节日,开展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活动已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针对不同消费节点,创新消费场景和消费券发放形式,围绕年货节、春节、情人节等消费热点,安排留曙过年券、购新车送消费券、情人节商场购物券、餐饮券等,并同步配套各类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统筹开展“喜迎新春·惠享海曙”新春促消费系列活动,广泛动员海曙商家参与并做好配套活动策划,激发春节期间海曙市场消费活力,同时配合市级消费券发放活动,尽力提高消费券海曙核销率。
三是加强监测分析做好要素保障。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和企业走访,着重关注新入库企业、销售百强和集团型企业,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为大宗商品企业税务开票和外贸出口退税给予强有力支撑。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根据研判结果争取政策配套,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区级配套政策,优化产业政策,延续监测补助政策,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关注商场、超市、家电、汽车、电商以及其它重点零售企业对社零的影响,引导企业结合当前的消费促进活动提高销售额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