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商务局涉及商贸业相关指标包括2个主要发展指标和3个GDP支撑性指标。其中,2个主要发展指标为商品销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3个GDP支撑性指标为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的增幅。1-2月,海曙区商贸经济运行情况如下: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和特点
1-2月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相关指标 |
1-2月 绝对值 (亿元) |
上年同期(亿元) |
1-2月同比增幅(%) |
市平均(%) |
增幅 市排名 |
限上商品销售额 |
464.6 |
422.2 |
10.0 |
9.4 |
8 |
1.限上批发业销售额 |
397.9 |
357.1 |
11.4 |
9.7 |
7 |
2.限上零售业销售额 |
66.7 |
65.1 |
2.5 |
3.8 |
5 |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 |
3.3 |
3.1 |
4.2 |
9.7 |
10 |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77.1 |
77.5 |
-0.4 |
6.3 |
8 |
1.限上批发业零售额 |
9.5 |
8.6 |
10.6 |
—— |
—— |
2.限上零售业零售额 |
62.3 |
63.4 |
-1.8 |
—— |
—— |
3.限上住宿业零售额 |
0.89 |
0.86 |
3.1 |
—— |
—— |
4.限上餐饮业零售额 |
4.4 |
4.6 |
-2.9 |
—— |
—— |
(一)限上商品销售额排名靠后。1-2月,全区限上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8。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4%,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7,2月当月同比上涨26.3%,为支撑性指标中唯一正增长;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低于全市1.3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5,2月当月同比下降4.3%。
(二)限上餐饮业营业额排名末位。餐饮业受到去年高基数影响,1-2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2%,低于全市5.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10,2月当月同比下降3.2%。
(三)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负增长。1-2月,限上社零同比下降0.4%,低于全市6.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市第8,2月当月同比下降9.9%。其中,限上零售业零售额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8%和2.9%。
综上,1-2月份,限上商品销售额、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和限上社零总额增幅呈现“低位运行、排名靠后”的特点,与一季度开门红目标差距较大。预计一季度持续地位运行。
二、存在问题
(一)去年同期基数高。去年1-2月国内疫情已基本控制,大宗商品、消费反弹,批零业销售额和餐饮业营业额正常修复,同时受补偿性、报复性消费影响,各项指标超过正常水平,同时,去年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规模均列全市第1,限上商品销售额规模全市第4,限上餐饮业营业额、限上社零增速排名全市第1和第3 ,且今年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指标增长。(去年1-2月运行详见下表)
2021年1-2月指标完成情况
相关指标 |
1-2月 绝对值 (亿元) |
1-2月同比增幅(%) |
市平均(%) |
增幅 市排名 |
限上商品销售额 |
397.86 |
54.8 |
72.6 |
8 |
1.限上批发业销售额 |
334.17 |
56.4 |
73.2 |
8 |
2.限上零售业销售额 |
63.70 |
47.1 |
61.6 |
7 |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76.61 |
53.3 |
43.2 |
3 |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 |
2.94 |
138.7 |
96.7 |
1 |
(二)存量企业拖累增长。
1.批发业存量企业。1-2月,50家重点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59.8%,实现销售额合计238.05亿元,同比增长3.14%,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弱。炜坤供应链、安鑫贸易、中石化、杉杉物产4家百亿级批发业企业龙头企业累计销售额114亿元,虽同比增长11%,但远低于30%目标,仅拉动总量3.4%;二是重点企业贡献少。1-2月批发50强企业海橙实业、慧力国际、维科控股、粤泰贸易、易德凯利等11家因原材料价格高位、企业转型等影响,同比销售额降幅均在1亿元以上,其中德伟州立、炅睿贸易、梵际贸易销售额为0,上述11家累计下降24亿元,拖累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6.7个百分点。三是工业转商贸影响大。广博旗下春寻工艺品等3家企业累计下降2.22亿元,拖累批发业销售额增长0.6个百分点;中华纸业业务转北仑,基数5.26亿元,拖累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5个百分点。同时,50家进出口企业实现销售额91.33亿元,占限上批发业销售额22.9%,同比增长6.4%,制约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
2.零售业存量企业。1-2月,5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占全区限上销售额69.9%,累计销售额实现46.6亿元,同比下降4.3%,拖累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2个百分点,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商超家电等行业增长乏力。1-2月,杉井奥特莱斯、银泰百货、二百销售额分别下降2000万元、3700万元和3760万元,新华联商厦闭店基数3000万元,欧尚、乐购、三江超市、国美、苏宁等累计下降3.4亿元。上述重点企业合计下降4.65亿元,拖累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1个百分点。二是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基本持平。受购新车送加油卡活动带动,65家汽车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5.7亿元,同增长6.9%,高于全市5.9个百分点。但受批发企业凯迪拉克下降5400万元影响,累计销售同比下降0.6%,拖累零售业销售额增长。
3.餐饮业存量企业。1-2月,30家重点餐饮业企业累计营业额2.37亿元,占全区限上餐饮业营业额71.8%,同比下降1.1%。海底捞总部受战略性收缩和消费低迷影响,先后闭店4家,营业额同比下降1350万元,此外,喜茶、最上分别下降430万元、270万元,累计拖累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5个百分点。
(三)新入库企业贡献小。去年全区共入库289家企业,其中年度266家,月度23家,拉动作用总体较弱。批发业方面,226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6.64亿元,拉动限上商品销售额仅6.3个百分点;零售业方面,36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5亿元,拉动限上商品销售额仅2.3个百分点;餐饮业方面,23家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0.17亿元,拉动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仅5.5个百分点。
(四)社零增长乏力。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的零售额分别增长10.6%、-1.8%、3.1%、-2.9%,零售业、餐饮业零售额为负增长,制约了限上社零增长。从零售业看,百货、家电、超市、电商等7大业态的重点企业实现零售额60.99亿元,占限上社零的79.1%,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百货、家电、超市分别下降9.5%、9.2%、12.2%,累计下降2.9亿元,拖累限上社零增长3.7个百分点。从餐饮看,海底捞、星巴克累计下降3800万元,拖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4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围绕一季度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0%、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5%、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的目标,下阶段,会同区统计局、各镇(乡)街道以及园区,以问题为导向,做大存量、培育增量,力争各项指标考核目标争先进位。
(一)责任传导,全力抓落实。一是强化压力传导。围绕年初分解的开门红目标任务,再次召开镇乡街道部署会,形成部门镇街联动抓指标氛围。二是强化部门协同。保持同区统计局、区税务局的密切沟通和联动,确保区统计局指导到位、信息传递到位,重点企业大额开票到位,同时加强同市统计局的沟通,给予限下指标增长的指导。三是加强全局联动。重点跟踪进出口企业、电商企业、汽车销售企业,启动每月底重点企业预报数据,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并落实“一对一”精准指导。
(二)加强分析,全力挖潜力。一是强化月度监测。做好165家重点企业(批发50强、零售50强、餐饮30强、2021年月度入库23家、权重较大限下抽样企业12家)的数据跟踪,及时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抓两头促中间。引导成长性好的企业多做贡献,降幅较大企业降幅收窄,业绩一般企业平稳增长。重点关注苏宁、国美一季度零售额,做好企业促销活动配套,为企业业绩同比增长保驾护航。跟踪星巴克、海底捞、喜茶等连锁餐饮企业,做好企业服务,稳定数据。三是抓头部企业。重点跟踪炜坤供应链、安鑫贸易、宁波杉杉物产等企业产出,出台中储农业、蔚来汽车等重点企业扶持政策,助力企业实现年销售额实现翻倍。
(三)优化样本,全力盯限下。一是对接样本企业替换。加强同市统计局对接,全力确保30家样本企业完成替换。二是强化样本企业培训。由区统计局牵头,召集镇乡街道统计员以及样本企业财务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三是走访重点样本企业。会同镇乡街道重点走访权重120以上的43家样本企业,确保重点样本企业多做贡献。
(四)优化活动,全力促消费。一是引导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借力市消费券活动,引导零售、餐饮企业加强线上线下营销,特别引导苏宁、国美、五星利用家电消费券活动,开展配套活动和宣传,促进家电消费增长。二是做好购新车送消费券收尾。追加100万元用于购新车送消费券,跟踪汽车企业销售情况和7大商场电子消费券核销情况。三是谋划新一轮餐饮消费券活动。结合第一轮餐饮消费券活动,谋划医护人员、教师等群体发放定向消费券。
(五)持续招商,全力拓增量。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指导镇乡街道进一步抓好大宗商品企业的招商,宣传企业入库、工贸分离等政策,争取更多的企业月度上规。二是加块在谈项目落地,重点推动中储农业、物产中大等项目落地,为批发业销售额增涨提供新动能。争取浙江华碳新能源、苏美达国际贸易等项目月度入库,尽快产生数据增长新亮点。三是未雨绸缪做好项目培育,扩大招商信息渠道、捕捉项目信息,全力抓好项目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