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宁波商务预报

宁波海曙区4月商务预报分析

文章来源:海曙区商务局   作者:海曙区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2-04-27 10:30:26

  今年以来,商务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扩内需促消费”,以开局就发力的状态、起步就冲刺的节奏,重点开展消费促进、政策扶持、稳企助企等工作,全区商品贸易平稳增长,消费市场不乏亮点。

  增幅方面,一季度除餐饮业增幅较1-2月回落以外,主要发展指标和GDP支撑性指标均大幅回升,限上社零、商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分别较1-2月回升1.2、10.4、11.3和5.1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强劲。排名方面,商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1-3月增幅排名分别回升3位和2位。由于3月疫情影响,预计4月相关指标增幅回落。

 

2022年1-3月商贸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

指标类别

全年

1-3月完成情况

1-2月完成情况

 

市目标

区目标

1-3月限上增速
(%)

1-3月限上增速排名

1-3月限下增速
(%)

1-3月限下增速排名

1-3月全口径增速(%)

1-3月全口径增增速排名

1-2月限上增速
(%)

1-2月限上增速排名

主要发展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9%

12%

0.8

9

27

3

3.5

9

-0.4

8

 

商品

销售额

-

-

20.4

5

36

3

18.1

5

10

8

GDP支撑性指标

批发业销售额

22%

22%

22.7

5

35

4

21.6

4

11.4

7

 

零售业销售额

16%

16%

7.6

6

40

2

4.9

6

2.5

5

 

餐饮业 营业额

15%

15%

-0.9

10

26

4

1.3

10

4.2

10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和特点

  (一)“四增幅”“两排名”提升。一季度主要发展指标中,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1%,位列全市第5,其中,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20.4%,位列全市第5,排名前进3位;社零同比增长3.5%,位列全市第9,其中,限上社零增长0.8%,位列全市第9,排名回落1位。GDP支撑性指标中,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1.6%,位列全市第4,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7%,位列全市第5,排名前进2位;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9%,位列全市第6,其中,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7.6%,位列全市第6,排名回落2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位列全市第10,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0.9%,位列全市第10,排名与上月持平。综上,限上社零、商品销售额、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四指标增幅较1-2月回升,商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两指标排名提升。

  (二)重点存量企业支撑增长。1-3月销售百强实现销售额546.1亿元,同比增长18%,比1-2月提高8.6个百分点,炜坤供应链、安鑫贸易、中石化、杉杉物产4家百亿级批发业企业龙头企业累计销售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4%,分别拉动限上批发业和商品销售额增长4.3和3.6个百分点;57家集团型关联企业实现销售额223.3亿元,同比增长27.2%,比1-2月提高24个百分点,博洋集团9家企业和广博集团7家企业均分别实现销售额2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4%和135.6%。批发业中,50强企业实现销售额412.7亿元,同比增长12.9%,比1-2月提高9.8个百分点,其中,中石化、浩敬龙等8家企业均增长5亿元以上,累计增长58.7亿元,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10.8个百分点。零售业中,50强企业实现销售额85.3亿元,同比增长4.2%,比1-2月提高4.7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业和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3.9和0.6个百分点。其中,博洋控股、蔚来汽车、唐狮网络均增长1亿元以上,累计增长7.35亿元,拉动限上零售业增长7.65个百分点。餐饮业中,30强企业实现销售额3.4亿元,同比下降5.1%,瑞幸咖啡、和牛道餐饮、意咖啡均增长50%以上,累计增长2654万元,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5.7个百分点。

  (三)入库企业带动力量显现。去年全区共入库289家企业,一季度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53.66亿元、2.32亿元和0.25亿元,分别拉动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个、2.4个和5.3个百分点。批发业中,缔联金属、春讯工艺品、广博数码、众任辉贸易等4家企业销售额增长均在3亿以上,累计增长21.4亿元,拉动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4个百分点;零售业中,颐尚超市、夸父科技等5家企业销售额增超过1千万,累计增长1.9亿元,分别拉动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和限上社零2个和1.6个百分点;餐饮业中,七欣天、禧进甲、明州老灶等3家餐饮企业累计增长1750万元,拉动限上餐饮业营业额3.7个百分点。

  (四)社零增幅转正实体零售回暖。通过组织开展汽车、家电、百货、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购新车送油卡等活动,有效释放消费潜力。3月当月,限上社零实现39.8亿元,同比增长4.7%,1-3月限上社零116.9亿元,同比增长1.2%,较1-2月提升1.6个百分点,改变负增长态势。其中,51家参加购车送消费卡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3月零售额9.1亿元,同比增长8.1%,1-3月累计零售额23.7亿元,同比增长4.8%,拉动限上社零增长1个百分点。苏宁、国美结合市消费券活动开展相应促销,3月共实现零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45%,拉动限上社零增长0.6个百分点。

  (五)限下增幅回升拉动全口径增长。一季度,通过开展统计业务专题培训、样本企业替换以及前期出台限下抽样企业补助政策,一季度限下增速和全市排名较去年年底大幅提升,通过限下商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和社零的拉动,大大提升相关指标全口径增幅,社零、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分别高于限上口径2.7和2.2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限上增幅排名由全市第5上升至全口径全市第4。 

  二、存在问题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高位,同时受疫情反复频发影响,防疫力度从严从紧,餐饮业、零售业等市场主体遭受打击不断,持续低迷。

  (一)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一是餐饮业受到疫情反复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受海曙疫情影响,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如状元楼、东福园在清明期间包厢订座率仅10%。目前已允许堂食,但仍受防控要求,线下餐饮人气恢复困难,有些企业采取放(休)假、歇业或半歇业等方式减少损失。二是龙头企业营业额大幅下降,对全区的餐饮业造成严重拖累。餐饮龙头企业海底捞因宏观环境进行战略调整,先后关闭4家门店,一季度营业额同比下降1900万元,此外,喜茶、糖纸分别下降630万元、340万元,累计拖累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1个百分点。社零方面,星巴克累计下降1948万元,拖累限上餐饮业零售额增长。

  (二)零售业低迷增长乏力。疫情之下,零售业受冲击较为明显,尤其是实体零售业始终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海曙区作为“双城”建设的窗口和宁波商贸业发展核心区,消费发展低迷的问题尤为突出。百货、家电、超市、电商、奢侈品等8大业态的重点企业实现零售额100.24亿元,占限上社零的85.74%。其中,百货、超市、电商、奢侈品分别下降10.3%、9.0%、5.3%和20.9%,累计下降4.5亿元,拖累限上社零增长3.9个百分点。今年清明节,市内市外多点发生疫情,海曙区重点购物中心、超市营业额同比下降60%。1-3月,杉井奥特莱斯、银泰百货、二百等7家重点百货公司零售额同比下降近2亿元,欧尚、乐购、三江等重点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1.26亿元,LV受消费分流影响零售额下降3300万元,上述合计拖累限上社零3.1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围绕全年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的目标,凝心聚力、协同奋战、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做好商贸指标争先进位。

  (一)新企入库和老企挖潜双轮驱动。继续跟踪289家去年新入库企业、175家重点企业(销售百强、集团型、批发50强、零售50强、餐饮30强、2021年月度入库23家、权重较大限下抽样企业22家)的产出,跟踪服务戈化、广晖、博甡等3家企业月度入库。引导安鑫贸易、博洋集团等成长性好的企业多做贡献,炜坤供应链等规模较大企业实现正增长。同时继续做好限下131家限下样本企业的动态跟踪,巩固一季度增幅成果。

  (二)项目招引和项目推进双管齐下。切实加大在谈项目会办力度,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项目建设中的政策、资金、规划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动宁波储丰农业科技、物产中大等大宗商品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浙江华碳新能源、苏美达国际贸易等项目落地产出;不断扩充在谈项目库,增加项目储备数,为经济指标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撑,批发业重点引进大宗商品企业,零售业重点引进电商类、汽车类项目,特别是新能源汽车。

  (三)政策纾困和消费促进双向发力。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关注市级层面出台的企业纾困政策,优化产业政策;持续推进“扩内需、促消费”相关工作,继续开展餐饮消费券活动,谋划商场类促消费活动,全面加快餐饮、零售等消费市场复苏,力促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和社零等指标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