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粽香四溢。“端午消费热”已悄然兴起。为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全区各级商务部门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围绕节日消费热点及传统文化习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300余场,参与企业近3000家。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331家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上涨10.8%,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8%。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消费市场呈现国风新趋势
节日时令商品销售旺盛,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多种口味的粽子、五彩绳、艾草、香包香囊、国风服饰等传统民俗商品成为端午节“流量爆款”,同时各类糕点、时令水果、坚果等跨品类端午礼盒也持续热销、备受青睐。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8日至9日全区重点监测的262家商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3.1%。其中,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服装类、汽车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8%、24.8%、27%、45.1%、21.9%、47.7%。
二、多重因素催热餐饮消费市场
端午节日期间天气晴好,居民聚餐、出行、游玩增加,又与高考季碰撞,多重因素催热餐饮市场。为迎接客流高峰,各餐饮门店线下加大备货量,原材料储备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烧烤、啤酒、小龙虾等“夏日夜宵必备”品销量节节攀升。线上推出“金榜题名套餐”、“一举高粽套餐”等高考加油餐,为考生提供营养均衡、寓意吉祥的套餐。如呼市西北人家、包头海德酒店、鄂尔多斯博源豪生大酒店端午期间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7%、14.3%、27.6%。
三、各盟市花样促销“粽”趣横生
今年端午节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盟市紧抓节日消费契机,商文旅融合的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呼和浩特市振华、王府井、万达等商场开展“仲夏欢趣 妙趣端午”等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主题促销活动,包头市摩尔城、吾悦广场、茂业广场融入古风市集、麻辣味道、本土特色小吃,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夜市活动。兴安盟以“粽香千里 品味端午”为主题,举办节日好物促销、“无限开麦音乐节”等活动,传统文化、国风古韵被重新激活、演绎,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四、汽车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向“新”而行
我区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以来,消费者看车、订车、换车消费热情高涨,通过政策优惠置换新车。截至目前,在汽车以旧换新平台提交补贴申请 1600余例,带动新车消费约2亿元。为促进汽车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组织开展了“2024第十六届呼和浩特市国际车展暨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悦购通辽·惠聚端午”汽车展销会、“暖城乐购·粽情焕新·汽车消费”等活动,同时鼓励汽车经销企业自主叠加购车优惠,惠及全区消费者,有力推动我区汽车消费市场迭代升级。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33家汽车销售企业销售额同比上涨21.9%,其中赤峰众汇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内蒙古奥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鄂尔多斯之星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9.2%、275.1%、495.4%。
五、生活必需品货丰价稳
为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全区各级商务部门提前部署,指导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保证了节日市场货源品种丰富、数量充裕。据据商务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节日期间所监测的品种批发价格与节前比呈现3涨3降2持平态势。其中粮食类、蛋类和水产类价格分别增长0.37%、0.18%和0.03%;食用油类、肉类和水果类价格分别下降0.19%、0.29%和0.38%;禽类和蔬菜类价格持平。全区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稳定。
六、节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为确保节日市场安全有序,端午假期前我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端午假期市场监测和运行分析工作的通知》(内商运字〔2024〕398号),要求盟市商务局指导商超、农批农贸市场、重点零售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节日期间启动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密切关注重点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及时预测预警。节日期间,全区消费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秩序井然,广大居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