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省商务厅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24年1-9月监测样本六大类中,钢材市场价格环比(以下皆同)元月见顶后加速下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后强劲反弹;煤炭市场价格呈“W”型走势,3月加速下跌4月探底后小幅反弹,7、8、9月再次回落;成品油批零价格呈“W”型震荡走势,波动空间有限,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化肥市场价格大稳小动,总体平稳偏弱运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水泥市场价格跌至5月探底后6月反弹,7、8月重回跌势,9月再次反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具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钢材市场价格元月见顶后加速下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后强劲反弹
(一)1-9月全省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1-9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元月见顶后加速下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后强劲反弹。同比下跌。
1月“供需双弱”,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环比季节性回落,市场库存增加,钢价小幅上涨;
2月呈现“低需求、低利润”特征,钢价除春节后第一周因铁矿石、钢坯价格上涨迎来“开门红”外,逐周下跌。市场成交恢复较慢,不及预期,市场库存大幅累库;
3月钢价较2月下跌幅度扩大,且呈逐周下跌走势,其中建筑钢材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累计每吨下跌290元,为今年价格最低点。今年春节后螺纹钢价格累计下跌390元/吨,热轧板卷累计下跌370元/吨。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场库存去化缓慢,钢厂产能开工率维持低位,钢材生产成本下移;
4月钢价较3月下跌幅度收窄,呈底部逐周反弹走势。钢价于4月上旬跌至2018年以来的低位水平,市场有超跌反弹需求。主要钢材品种成交量较3月明显回升,月末有所下滑。市场库存去化好转,钢厂产能释放速度加快,钢材生产成本快速上移;
5月钢价微涨,整体呈现“M”型窄幅波动走势,第一、三周钢价上涨,二、四周钢价下跌。钢铁行业基本面变化不大,总体呈现“供应缓慢增加、需求小幅下探、成本高位支撑”的特征。钢厂产能环比回升,钢铁产量恢复至较高水平,市场成交活跃度偏弱,全省三大钢材品种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出现回落;
6月钢材市场总体呈现钢价下跌、供略大于求、成交疲弱的特征,主要钢材品种消费量较5月下滑,较2023年同期亦下滑,钢材生产成本下行;
7月是钢铁行业从淡季向旺季过渡时期,全省钢价已跌至近七年来的底部区域,市场需求疲软,成交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以来,全省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跌,特别是进入7月以来加速下跌,截至8月底,钢材市场价格跌破自2018年以来的低点。8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走势表现为“月底上翘,总体下跌”。钢铁产能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端的压力,市场库存降幅扩大。8月中旬后下游需求好转,但仍弱于去年同期;
自9月中旬以来,钢材市场价格触底强劲反弹。市场供应驰张有度,需求先抑后扬,结束了连续三个月需求低迷走势,日均成交量环比、同比均表现为上升,市场活跃度增强明显,市场库存持续下降,钢材市场期、现货共振,供需基本平衡。
1-9月全省钢材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7日4375.02元/吨,最低为9月15日3530.57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844.45元/吨,最大跌幅19.3%。
(二)9月钢材市场主要特征
一是钢材期现货市场大幅振荡。9月上半月钢材、原材料期货价格整体大幅走跌,其中跌幅最大的焦煤、焦炭均下跌10%左右,铁矿石下跌9.28%,螺纹钢和热轧板卷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7%。下半月钢材期货价格止跌上涨,推动现货价格上扬。
二是粗钢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0.4%,1-8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3%。
三是钢材出口再次回升。据海关统计,8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14.6%,进口量同比下降20.5%。1-8月我国累计出口量同比增长20.6%,累计进口量同比下降8.4%。
四是下游旺季需求季节性回升。自8月份以来,全省钢材市场库存连续下降,成交量触底反弹,供需状况有所缓和,市场心态好转。据调研10家样本企业显示,9月螺纹钢、中厚板、热轧板卷日均成交量较8月分别增长10.85%、增长23.79%和增长20.65%,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4%、增长19.58%和增长9.36%。从日均成交量来看,钢铁行业需求增长明显。另据调研湖南钢材大市场显示,9月湖南钢材大市场出库量为去年同期量的108%,1-9月湖南钢材大市场出库量为去年同期量的88%。
(三)对10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利好经济复苏政策组合拳力度空前,提振市场信心。3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的国债资金已全面下达,且国际资本回流中国、央行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最低首付比例,国家大量释放资金流动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体现了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决心。资本市场已提前火爆,有利于市场信心提振和消费促进。
二是钢铁产量小幅回升,供应端压力增加。钢厂盈利情况好转后复产积极性将提高,钢铁产能有增长趋势,后期钢材市场供应端将面临一定压力。
三是供需关系好转优化经营环境,钢材需求有望稳中见升。宏观利好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消费促进,对钢铁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叠加新增专项债加快发行、“银十”传统旺季等因素加持,钢材需求在经过前期连续低位运行后预期基本触底,后期下降空间不大,预计将呈筑底小幅回暖态势。
四是原燃料价格上扬,钢材生产成本将上升。钢铁产能的增长必将带动原燃料的采购增长,后期钢材生产成本支撑力度将逐渐增强。
总之,受益于一系列重磅利好经济复苏政策刺激、钢厂减产、需求回升的多重拉动,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特别是市场需求增长将带动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生产有所活跃。但行业盈利后,产能释放加速可能性增大,钢材市场依然面临供需错配未有效解决的问题,国庆节后钢价大幅反弹更多是超跌后对后市预期情绪面的反弹。预计10月全省钢材市场价格将先扬后抑,总体震荡上涨。
二、煤炭市场价格呈“W”型走势,3月加速下跌4月探底后小幅反弹,7、8、9月再次回落
(一)1-9月全省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1-9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呈“W”型走势,3月加速下跌4月探底后小幅反弹,7、8、9月再次回落。同比下跌。
1月煤价下跌,供应稳定,库存高位。煤炭发运成本上升,电厂日耗增加,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需求平淡,仅维持刚需采购;
2月煤价微涨,春节前煤炭行业备货积极,保障了煤炭的供给;
3月煤价下跌,供应平稳,全省电煤库存基本保持在30天左右水平。电煤进入传统季节性消费淡季,在长协煤的稳定供应下刚需采购,市场煤采购偏少,终端需求整体复苏迟缓,煤价承压下行。进入2024年,全省煤炭市场阴跌不止,较春节前累计下跌40.85元/吨,累计跌幅3.82%;
煤价4月中旬下跌至全年最低点后小幅反弹。传统季节性需求淡季行情下多数下游行业采购依然以长协为主,寻货问价现象较少,市场煤采购偏少,或根据自身库存水平补充,拉运基本刚需为主。电煤库存依然充足,约高于去年同期10%。自2023年12月以来,全省煤炭市场总体处于持续温和下跌通道,累计下跌87.08元/吨,累计跌幅7.98%;
5月全省煤矿因安监趋严、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供应有所收缩。煤炭行业需求不断改善,煤炭价格“五一”假期期间基本稳定,随后呈现逐周上涨态势;
6月正值全国安全生产月,煤价上扬,在煤炭市场供需双弱的背景下,煤炭供应端的扰动强于需求端,煤炭市场库存高位运行;
7月煤价底部徘徊,窄幅波动,总体下跌。煤炭行业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需求有一定放量,但不及预期,且由于煤炭运力通畅,供给端仍相对宽裕,库存维持高位运行,对煤炭价格仍形成一定压力;
自7月中旬以来,煤炭市场旺季不旺,煤炭价格步入下行通道。8月煤价呈现缓慢下行趋势,供需相对宽松,市场活跃度偏低,煤炭市场高库存持续压制煤炭价格。终端库存充足、下游需求疲软、进口煤补充策略以及水电替代作用增强明显是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
9月电煤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库存基本维持常规偏高水平运行。非电煤在“金九银十”需求旺季预期下有所改善,但终端采购体量减小,基本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采购,情绪整体偏观望,较难释放规模性补库。9月煤炭价格总体下跌。
1-9月全省煤炭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28日1072.23元/吨,最低为9月22日967.56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04.67元/吨,最大跌幅9.76%。
(二)9月煤炭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煤炭市场供给偏宽松化。煤矿普遍维持正常生产,多以保障长协发运为主,电厂库存处于偏高水平,下游用煤企业对供应端不存在扰动担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湖南省煤炭产量582.5万吨,同比增长11.1%,产量位居全国第18位,与1-7月持平,处于全国偏低水平。其中8月湖南省煤炭产量71万吨,同比增长9.3%,产量位居全国第18位,与7月持平。叠加长协和进口煤持续稳定供应,全省煤炭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二是煤炭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煤炭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四大行业耗煤量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火电行业耗煤量占比60%。随着火电行业传统消费淡季来临,煤炭需求逐渐由民用电向工业用电转换,集中采购释放可能性小,基本根据自身库存水平适时补充刚性采购。
三是水电以及新能源的补充导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占比上逐渐降低。尽管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但在新能源的冲击下,煤炭行业垄断地位正在减弱。
(三)对10月全省煤炭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从供应方面看,国庆节后多数煤矿将保持正常产销,以落实长协发运为主,叠加岳阳“北煤南运”新通道贯通、进口煤补充等保供措施加持,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8月份进口煤炭较去年同期增长3.4%,今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同比增长11.8%,进口量相比去年大幅增长。全省整体煤炭供应能力将继续增强,供应水平仍将宽松。
从需求方面看,9月下旬国家一揽子重大利好经济增长政策加码齐发助力宏观预期好转,金融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扩大了市场对于煤炭需求空间的预期,市场信心进一步回升,国庆节前下游补库需求较旺。据调研3家样本企业显示,2024年国庆节前煤炭库存为近五年国庆节前同期最高位。后期随着枯水季和供暖季临近,煤炭企业采购积极性将提升,市场需求表现将较9月有所好转,特别是房地产产业链钢铁、建材行业回暖,打开了煤炭需求上升的增量空间,非电煤需求将逐渐强化。
总之,10月电煤需求进入传统淡季,叠加进口煤保持量价优势、全省积极推进能源消费绿色转型等,煤价上行驱动转弱。但宏观利好政策超预期,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市场信心大幅提振,近期钢铁、水泥、化工行业采购积极性普遍增高,非电行业用煤需求量存逐步好转的预期,整体需求可以对冲部分电煤需求的下降。预计10月全省煤炭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上涨空间有限。
三、成品油批零价格呈“W”型震荡走势,波动空间有限,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
(一)1-9月全省成品油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1-9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呈“W”型震荡走势,波动空间有限,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高点出现在4月中下旬,成品油批发价格达到9564.89元/吨,随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成本端支撑力量减弱而震荡回落,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同比下跌。
1月成品油批零价格下跌,市场库存保持合理水平;
2月批发价格下跌,零售价格上涨;
受原油价格上涨支撑以及柴油需求逐渐恢复影响,3月成品油批零价格上涨,终端多保持刚需补库,市场购销氛围整体平稳;
今年2月中旬以来,受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影响,全省成品油价格表现坚挺,截至4月28日,成品油最大涨幅8.33%;
5月处于年内第二轮下滑通道中,成品油市场自身基本面没有明显利好利空驱动,形成震荡走势的主要原因为原油价格的波动;
6月成品油价格下行,柴油跌幅大于汽油。国际原油成本价下行、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疲弱是成品油批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7月成品油批零价格总体上行,成本上涨是推动成品油批零价格上行的主要原因;
8月成品油批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跌至今年偏低水平。供需矛盾持续存在,炼厂库存水平偏高,下游多按需采购;
今年成品油市场价格总体偏弱运行,除3、4、7月上涨外,其它月份均下跌。9月成品油调价迎来年内最大跌幅,汽、柴油价格均跌至近三年来新低。
2024年成品油共经历了十九个调价窗口,呈现“七涨八跌四搁浅”的格局。涨跌互抵后,汽油价格累计下调215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下调0.16元/升,柴油价格累计下调205元/吨,折合升价累计下调0.19元/升。
1-9月全省成品油销售均价最高为4月21日9564.89元/吨,最低为9月29日8424.53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1140.36元/吨,最大跌幅11.92%。
(二)9月成品油批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受成品油调价政策兑现下调、供应整体维持宽松以及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攀升影响,9月成品油批零价格已降至年内新低。
从成本端看,2024年9月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创2021年12月以来新低,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跌至2023年5月以来最低点,距2024年7月初的高点,已累计下跌21%。成品油共经历了两次调价,均表现为下调,汽油累计下调465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50元/吨,均为年内最大跌幅。
从供应端看,随着炼厂炼油成本降低,效益有所好转,炼厂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9月无新增炼厂检修,且有炼厂提升开工负荷,市场供应整体小幅攀升。
从需求端看,市场旺季特征弱化,购销气氛不温不火,汽、柴油需求增量有限,成品油供需矛盾较难缓和。据调研3家样本企业显示,9月成品油出货量较8月下降2%。
(三)对10月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走势的研判
从原油走势看,国际原油价格实现“五连涨”,原本预计在本轮调整中搁浅的油价已进入上涨区域。
从供应走势看,炼厂开工率继续保持高位,预计年内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下发后,出口或进一步缓解成品油供应端压力。10月汽油出口计划量72.0万吨,环比增长73.5%,柴油出口计划量23.6万吨,环比下降42.4%。
从需求走势看,汽油消费获国庆长假的支撑,但假期结束后需求将有所下降,叠加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的影响,汽油整体需求表现将较往年下滑。10月是柴油传统需求旺季,叠加9月下旬经济强利好政策刺激,工矿、基础建设、房地产、物流等领域有望复苏,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柴油需求将加速释放。预计10月全省成品油批零价格将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四、化肥市场价格大稳小动,总体平稳偏弱运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
(一)1-9月全省化肥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1-9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大稳小动,总体平稳偏弱运行,9月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同比下跌。
1月肥价小幅下跌,成交清淡,下游企业多数按照自身需求情况以及对肥价的可接受度按需采购。市场供大于求,库存偏高。产量增加、出口暂时管控以及原燃料支撑作用减弱是化肥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春节期间化肥生产企业大都维持正常生产,库存高位,供应充裕。保供稳价政策落到实处、优惠措施出台是2月化肥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另外,农业需求按需采购,工业需求提升缓慢,化肥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化肥市场进入旺季,市场供销两旺,市场库存同比增长,肥价微跌。从湘南到湘北,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启动,农业用肥需求稳步提升,工业用肥不温不火;
4月肥价继续下跌,上半月化肥成交少量跟进,价格下跌至年内低点,下半月在出口政策松动引发市场对供应减少预期增强的影响下,价格止跌反弹,市场采购积极性提升;
5月肥价微涨,尿素期货价格上涨、化肥产量下降、农业夏季备肥、工业用肥旺季、生产成本攀升等因素是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6月肥价小幅上扬,化肥供应量呈增长趋势,市场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心态谨慎。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支撑化肥价格坚挺的主要原因;
7月肥价整体弱稳运行,交投氛围清淡,保持僵持整理为主。供应增加、需求分散是近期化肥市场的主要特征;
8月全省化肥市场表现大同小异,肥价整体呈现W型窄幅震荡走势,涨跌互现,同比去年呈下行趋势,呈现供应增长、采购观望、库存回升的特征;
9月肥价创年内新低,下游逢低补库,谨慎操作。秋季肥市场主要以氮肥、磷肥为主,钾肥、复合肥需求相对减少。
1-9月全省化肥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7日2986.91元/吨,最低为9月29日2772.68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214.23元/吨,最大跌幅7.17%。
(二)9月化肥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化肥供应小幅回升。今年化肥行业新增产能投放集中,多数肥企开工率保持高位。据调研5家样本企业显示,9月尿素日均产量呈逐步提升态势,化肥行业面临涨库趋势。另外,尿素出口受限,进一步加剧国内尿素市场的价格压力。今年1-7月,我国尿素出口仅22万吨,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二是化肥需求不温不火。秋季需求未能如期而至,旺季不旺,市场谨慎观望心理较浓,暂无储备意愿,基本以零散的刚需采购为主,整体出货不及去年同期。
三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尿素价格降至年内新低,化肥市场心态愈发谨慎。
(三)对10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一是供应充足。市场供应增加的预期依然较强,后期化肥企业将主供国内订单,出口放开的可能性小,化肥供应将以增加为主。据调研3家样本企业显示,国庆节后全省尿素产能利用率继续回升,达到85.5%,较节前提升3.64%,处于相对高位水平,化肥厂有库存积压现象。
二是秋肥延后。9、10月正值秋季肥消费旺季,但今年未见“金九”行情。随着延后的秋季肥需求集中释放和冬储启动,不排除10月化肥需求逐渐好转,对化肥行情形成支撑。
三是淡储灵活。目前国储政策已经发布,但按惯例年底至第二年3月才是集中储备期,因此淡储全面展开尚待时日。
四是成本上升。受9月下旬一系列重磅实质性利好政策出台影响,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传导至实体经济,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其中包括煤炭等能源大宗商品。
总之,成本上升对肥价具有一定支撑,叠加今年肥价一直低位运行,10月化肥走势将好于9月。但化肥市场供需矛盾仍存,且尿素出口暂无放开迹象,预计10月全省化肥市场价格将上涨,但涨幅有限。
五、水泥市场价格跌至5月探底后6月反弹,7、8月重回跌势,9月再次反弹
(一)1-9月全省水泥市场运行情况
2024年1-9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跌至5月探底后6月反弹,7、8月重回跌势,9月再次反弹。同比上涨。
1月水泥价格下跌,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房地产投资陆续停工或收尾,水泥需求总体清淡。水泥生产企业虽实行错峰生产,产量持续回落,但由于需求弱势,供需对冲后市场供应并不紧张;
2月受资金紧张、房地产开局疲软、基建工程投资开工启动缓慢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实际需求尚未跟进,市场需求量较往年同期偏弱,水泥价格承压下行;
3月水泥市场供需双弱,价格总体下跌;
4月水泥价格继续下跌,市场成交有所好转,行业景气度有所提升;
5月水泥价格继续下跌,总体呈现“需求萎缩、库存高位、竞争激烈、价格走低”的特征;
新国标落地实施后导致水泥行业生产成本上升、节能降碳政策趋严导致水泥行业供给侧收缩、宏观经济政策对水泥行业的支撑以及今年水泥价格持续走低行业盼涨情绪升温等因素,抵消了水泥市场需求弱势的影响,6月水泥市场价格上涨;
6月水泥行业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来转嫁成本压力,但水泥市场需求的下滑又使得价格上调难以落实完整。价格的核心主要是需求,由于水泥行业需求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7月价格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小幅回落;
8月水泥行业产销矛盾突出的问题犹存。今年1-8月水泥行业量价齐跌下普遍亏损,市场思涨心态较浓;
受水泥企业自主延长停窑时间、“金九”水泥行业消费旺季以及新国标实施后水泥生产成本增加影响,9月水泥市场价格偏强运行,累计上涨60元/吨。水泥需求虽有好转,但和往年同期相比差距较大。
1-9月全省水泥销售均价最高为1月7日341.94元/吨,最低价为5月12日295.18元/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价差46.76元/吨,最大跌幅13.67%。
(二)9月水泥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是供应收缩,市场库存下降。水泥行业严格执行错峰生产、追加错峰天数等措施,上半年错峰生产天数不少于110天,下半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以及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水泥企业多停窑,水泥库存持续下降。在“双碳双控”政策背景下,水泥行业保持较高的自律性,水泥市场供应端收缩预期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湖南省水泥产量4405.25万吨,同比下降12.21%,产量位居全国第12位,位数与1-7月持平,处于全国偏高水平。其中8月湖南省水泥产量602.7万吨,同比下降14.41%,产量位居全国第12位,位数与7月持平。
二是需求有所改善,但不明显。9月水泥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均进入年底赶工期施工旺季阶段,稳经济、促消费政策逐步发力,水泥需求呈现季节性好转。但受资金紧张影响,需求好转程度受到一定抑制。据调研5家样本企业显示,9月水泥出库量较8月增加15%,同比下降43.66%。
三是部分水泥企业亏损,旺季涨价意愿增强。
(三)对10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走势的研判
近期政策层面利好频出,一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密集出台利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有望为水泥行业基本面带来积极修复。二是9月湖南省发布《工业炉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水泥行业执行规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水泥行业有望继续加大错峰生产力度。三是水泥行业强化行业自律,有望避免恶性竞争。四是“银十”水泥传统旺季加持,水泥需求将向好。
总之,9、10月为水泥行业传统消费旺季,在一系列重磅利好经济复苏政策刺激下,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水泥行业基本面有望得到积极修复。全省基建项目持续托底,重点项目特别是水利项目稳步推进,下游资金到位率好转,水泥需求或有回补。预计10月全省水泥市场价格将量稳价涨。